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传统思高版圣经(我们完成了)列表
·梅瑟五书序
·目录及凡例
·总 论
·参考书目
·创世纪引言
·创世纪
·出谷纪引言
·出谷纪
·肋未纪引言
·肋未纪
·户籍纪引言
·户籍纪
·申命纪引言
·申命纪
·附一 引用经书简字表
·附二 经内译名表
·附三 伊民旷野行程图及会幕
·旧约史书总论
·参考书目
·出版及史书序
·旧约史书上册 凡例及目录
·若苏厄书引言
·若苏厄书
·民长纪引言
·民长纪
·卢德传引言
·卢德传
·撒慕尔纪引言
·撒慕尔纪上
·撒慕尔纪下
·列王纪引言
·列王纪上
·列王纪下
·附一 引用经书简字表
·附二 经内译名表
·旧约史书下册
·旧约史书下卷序
·凡 例
·编年纪引言
·编年纪上
·编年纪下
·厄斯德拉引言
·厄斯德拉上
·厄斯德拉下(或称讷赫米雅)
·多俾亚传(拉丁通行本译文)
·友弟德传引言
·友弟德传
·玛加伯引言
·玛加伯上
·玛加伯下
·附一 引用经书简字表
·附录二 待添加
·智慧书
·目录
·旧约全书序
·自 序
·凡 例
·智慧书总论
·参考书目
·约伯传引言
·约伯传
·箴言引言
·箴言
·训道篇引言
·训道篇
·雅歌引言
·雅歌
·德训篇引言
·德训篇
·智慧篇引言
·智慧篇
·附一 引用经书简字表
·附二 经内译名表
·附三 经外译名表
·圣咏集
·目录
·
·凡 例
·圣咏集总论
·参考书目
·圣咏集卷一(1-41)
·圣咏集卷二(42-72)
·圣咏集卷三(73-89)
·圣咏集卷四(90-106)
·圣咏集卷五(107-150)
·先知书 上册
·目 录
·
·引 言
·​依撒意亚内集(1-39)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至第十二章 厄玛奴耳书
·第十三章至第二十三章 对外邦人所
·第二十四章至第二十七章 依撒意亚
·第二十八章至第三十五章 对犹大和
·第三十六章至第三十九章 承上起下
·依撒意亚外集 安慰书(40-66)
·第一编 (40-48)
·第一篇诗(40-41)惟独上主应许了
·第二篇诗(42:10-44:5)伊民虽充
·第三篇诗(44:6-46) 创造万物拯
·第四篇诗(47) 巴比伦的灭亡
·第五篇诗(48)藉居鲁士救赎选民的
·第二编
·第一篇诗(49-51:16) 忠信的上主
·第二篇诗(51:17-52:12) 充军者
·第三篇诗(42:1-7;52:13-53:1
·第四篇诗(54-55)熙雍的复兴
·第五篇诗(此处的内容移到第三编去
·第三编 (56-59 63-66)
·第一篇演说(56:1-8) 一视同仁的
·第二篇演说(56:9-57) 上主责罚
·第三篇演说(58) 斋戒而不遵守法律
·第四篇演说(59)伊撒尔原不堪蒙受
·第五篇诗(60-62)新熙雍的光荣
·凯旋歌与祈祷辞(63,64)
·结论(65-66)
·附地图三幅
·先知书 中册
·
·凡 例
·历史总论
·耶肋米亚引言
·耶肋米亚
·哀歌引言
·哀 歌
·巴路克引言
·巴路克
·厄则克耳引言
·厄则克耳
·附一 引用经书简字表
·附图
·先知书 下册
·目 录
·序言
·历史总论
·达尼尔引言
·达尼尔
·十二小先知书绪言
·欧瑟亚引言
·欧瑟亚
·岳厄尔引言
·岳厄尔
·亚毛斯引言
·亚毛斯
·亚北底亚斯引言
·亚北底亚斯
·约纳引言
·约纳
·米该亚引言
·米该亚
·纳鸿引言
·纳鸿
·哈巴谷引言
·哈巴谷
·索福尼亚引言
·索福尼亚
·哈盖引言
·哈盖
·匝加利亚引言
·匝加利亚
·玛拉基亚引言
·玛拉基亚
·附一 引用经书简字表
·附二 波斯阿革门朝代世系表
·附三 拉歌和色娄苛两朝代世系表
·附四 经内译名表
·写在最后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第二章至第十二章 厄玛奴耳书
第二章至第十二章 厄玛奴耳书
浏览次数:627 更新时间:2023-2-27
 
 

第二章至第十二章 厄玛奴耳书

要义 由第二章至第五章,中间包括着依撒意亚最先宣示的神谕,是他于约堂为王时(738-736?)所说的预言。本标题恐是这四章以前为一独立诗集的标题。本章有三个最重要的问题:(a2-5节言之由来,(b)经文的保存,(c)上主的日子。关于第一点,25所载的预言,亦见于米该亚41-4。或问:谁是这段文字的作者?是米该亚?是依撒意亚?或是这两位先知使用了一较古的神谕?有些唯理论学者根据自己的臆断一一天国的普遍性是充军后产生的观念,将这段预言归于公元前第五或第四世纪。我们对这种臆说无庸去反驳,因为已用科学方法证实,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臆度。至论这段预言的作者为谁的问题,我们跟随一般经师的主张,认为是依撒意亚,理由是:(一)这段预言的要义与依撒意亚的默西亚论(79-11)完全相符;(二)米该亚是在依撒意亚以后负起先知之责的,自然应说是米该亚引用了依撒意亚的预言,而不可说依撒意亚引用了米该亚的预言;(三)这段预言早于这两位先知,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根据现有的文献,不能予以证明。在依撒意亚以前,只有亚毛斯和欧瑟亚二先知充任天主的代言者。对他们的默西亚论,我们如果加以深切研究,决不能证明这段预言与他们的道理或他们当时的奥论有相符的地方,反之,却与依撒意亚的默西亚论及其时代的精神相吻合。至论本章经文的完整与否,我们坦白地承认本章的经文有些不稳妥的地方,622两节尤甚。第6节假使根据希腊译本予以订正,则全章便成为一贯的文章。第22节恐属于下章。关于「上主的日子」这个问题,亚毛斯先知虽已有所论述,但不如依撒意亚在本章内所说的完备。「上主的日子」与「天主的审判」是互相解释的。这对于选民和异族,是惩治的日子,洗涤的日子。先知在本章内提出「天主的日子」的道理,是愿藉此准备和解释2427章——所谓依撒意亚默示录内所宣布的公审判的道理。

章旨 本章为一篇诗,分为六首:1-3c:默西亚时代,熙雍山将是全世界宗教的中心,万民将聚集于熙雍山,接受上主的法律;3d-5上主将在熙雍山统治万邦,使万民享受和平。6-8节目前伊撒尔犯了罪,离弃雅威,归附了邪神;9-11伊民应该回心转意,否则,在上主的日子里难逃灭亡;12-16上主的日子将临于犹大,这个日子宛如冲过里巴嫩与巴商山而吹往西海的狂风。17-21节那一日选民将意识到敬奉邪神的害处。

1阿摩兹的儿子依撒意亚关于犹大和耶路撒冷所见的事情:①2到末日,上主的圣殿山必要坚定,且为诸山之冠,超出所有的丘陵,万民都汇集到它那里。3将有许多民族上去,说:来啊!我们登陟上主的山!往雅各伯天主的殿里去,祂要把祂的道路教导我们,我们将循行祂的途径。

因为法律将自熙雍颁布,天主的话将自耶路撒冷发表。4祂将审讯异邦,裁判众多民族;他们将把自已的刀剑铸成锄头,将自己的矛戟炼作鎌刀;所以民族与民族不再持刀攻击,他们也不再学习战斗。5雅各伯的宗族啊!来,我们在上主的光明中行走吧!②6是啊!上主抛弃了自己的百姓,雅各伯的宗族,因为他们有如培肋胁特人一样,充满了术士和占卡者,且与异族鼓掌称庆。7他们的地域充满了银子金子,他们的财宝不可估计;他们的地域充满了马匹,他们的战车不可胜数。8遍地都是偶像,人人崇拜自己的手工,即他们的手指所造的偶像。

9贱人屈膝,贵人下拜,所以上主,不得宽恕他们!③10至于你们,应该潜入岩穴,躲在土中,以避上主的威赫,和祂显赫的光辉。11目空一切的人必被抑制,性情高傲的人必被屈服:那一日,独有上主将受尊崇。④

12因为万军的上主必有一日,要临于所有傲慢者,高贵者和所有自大自负者;13又要临于里巴嫩的一切高大香柏树和巴商的一切樟树。14要临于一切高山和耸峙的丘陵,15一切高塔和一切坚固的城墙,16塔尔熹市的一切船只和一切美观的画舫。⑤

17贱者的傲慢必被屈伏,贵人的高骄必被抑制!那一日独有上主将受尊崇。18偶像必要完全灭迹。19当上主起来使地震撼的时候,你们应潜入岩洞,躲在土穴中!20那一日,上主起来使地震撼的时候,人因逃避祂的威吓和祂显赫的光辉,必将抛弃他们为崇拜而造的银像和金像,即鼹鼠和蝙蝠的像,21而隐藏在盘石的孔洞里,和岩石的穴窟中。⑥22你们不要依恃人,因为他的气息是在鼻孔里,他可算得什么?⑦

注 释

关于本章标题,参阅前章注一。「所见的事情」说明先知的「容受性」。天主使他看见一般人所不能见的事情,并将所见的事传达给人民。  2-5节是一段优美卓绝的预言。天主使依撒意亚预见祂的国将传遍普世,所有的民族将归化于这个国家,遵守祂的法律,循行祂的道路。「到末日」一句,即指默西亚时代。那时圣殿山将超越一切山岭,将成为昭彰天主光辉的圣地,万民将汇集于此,崇拜雅各伯的天主,坚守祂的法律。「因为法律将自熙雍颁布,天主的话自耶路撒冷发表」二句,似乎是先知用来责斥目前选民的,因为天主虽然恩待了他们,但他们背弃了他,反甚于外邦民族。按依撒意亚:熙雍是人类的宗教中心,因为那里是天主的居所,并在那里统治万民(42等节;242325629231923-252315-18)。默西亚亦将在那里为王(1110)。天主的法律、教训和正义将使异族互相亲善,停止战争。先知具体地提出默西亚时代的昇平,有如元祖背命前所享受的和平(创2章)。或问:默西亚降世以后,为何仍然遍地战争?我们的答复是:先知在这里所说的话,是象征的,是指示天主的义子心中所怀着的和平,即那超性的和平。耶稣降生成人,并未夺去人的自主权,假使人善用自己的自由,甘愿听从耶稣的道理,世界上就绝对没有战争,不致于兵慌马乱了。由此可知,和平应取决于人类的善意,假使人不愿和平,反而煽动战争,那末负战争之责的,应该是人,而不是天主。天主在世的国——圣教会——不遗余力地引导人类归依耶稣,运用种种方法鼓励人们互相亲善,消弭战争。最后,这段预言是巴贝耳塔倾倒的象征,巴贝耳塔是人类傲慢的表示,圣殿山——圣教会是天主慈爱的工程。骄纵能使人类分散,仁爱能使人类结为一体,属于一个父亲,服从同样的法律,享受同等的权利。  第六节是根据希腊译本和跟随许多学者而略加订正的。玛索辣经文作「上主啊!祢抛弃了祢的百姓,雅各伯的宗族……。」克撒讷博士(Dr. Kissane)根据希叙和塔尔古木等译本而译作:「你——雅各伯家族——舍弃了你避难的磐石!雅各伯的宗族的确相似培肋协特人,无异于外邦的子民,因为他们的地充满了术士和占卜者。」第六节经克氏订正以后,便可以连上接下豁然贯通了。先知虽邀请雅各伯家族在上主的光明中行走,可惜他们摒弃上主和祂的光明——法律,沾染了异族的恶习。如照共同和传统的译法(自然我们不敢偏离公意),第六节确实是一个突出的句子。雅各伯宗族之所以不肯在上主的光明中行走,是因为他的邪恶业已根深蒂固,对于天主的事,没有丝毫的感觉(69-10)。先知告诉我们,这种麻痹来自财宝的和庞大的军备,尤其来自偶像的崇拜(7-8节)。敬奉偶像的罪过,使他们陷于腐化,失去他们选民的地位,致使依撒意亚忿忿地说:「天主,祢不得宽恕他们!」  9-11节是先知描述上主的审判。上主的审判和上主的日子是互相联系而不能分离的。10-11节的经文欠妥,主要是意思是说,审判的日子一经到来,敬奉邪神的人和骄横者,因经不起天主的威吓,必要潜入岩穴,躲在土中,惟有天主备受尊崇。这些话虽含有劝勉的意味,但在先知心目中认为这个民族已无回头的希望与可能,故此仍继续描述上主的日子(12-18)。  所谓「上主的日子」,是天主注定而让先知预先知道的日子。在那一日,天主将威严地降临,惩治罪人,彰显自己的公义。民长时代,伊撒尔人因屡遭四周仇敌的迫害,所以人人切望上主的日子急速来临。因为只能在那一日,异邦的敌人才能遭受应处的惩罚。迨后,亚毛斯曾警戒伊民,那一日非但异邦的民族将受惩治,而且伊撒尔人也将受到天主的惩罚。依撒意亚在这里似乎将上主的日子,写成世界末日的公审判。在那一日,自然的产物,文化的结晶和所有狂傲的人类必将灭亡,惟有上主独享尊崇。关于上主的日子,参阅依136-1322515518114-18141-23241-5)。新约中每称之为耶稣基督的日子,参阅若64011241248格前1855格后1141610216得前52得后21-31025伯后310-13犹6节)。  上主的日子一到,人们意识到所敬奉的邪神一无所能,必将弃掷而藏在山洞和岩穴里。  本节大概属于下章,希腊译本缺,恐为后世补于经文的旁注。本节大意是说,人不但不能依恃邪神,而且亦不能仰赖懦弱无能的人,惟有天主才是困难中的避难所。

第三章

要义 前章已说过222节恐属于本章,而第四章的第一节亦应归于本章,如此本章便多了22241两节诗文。关于由22241中间的神谕,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本章着于何时?第二,本章是一篇上下一贯的诗呢,抑或由几首诗组成的呢?关于第一点,本章与前章一样,是约堂为王时的作品,因为两章的历史背景,全然相同。关于第二点,我们不同意于一般考订者将本章予以支解。假定这种分段,确是根据客观的考订,那末,这些考订家在考证上应有一致的见解;实际上单就是本章而论,有的考订家认为是由三段或四段组成的,有的考订家则主张是由五或六段七或八段联合而成的。我们却认为仅有3章节25节到41节,这三节可能不是在原来的地方。但因这三节极合本章意义,所以编辑者补之于此,作为一个适宜的结论。这三节似乎也是约堂时代的产物。本章的内容是陈述:上主为惩治作恶的人民,使他们陷于无政府的动乱状态,各阶层遭受灾难。在这些受难的人中,最不幸的最可耻的是耶路撒冷不端的妇女。动乱时,耶路撒冷彷佛变成了一个孀妇。前章指出了天主直接的惩治,本章指出天主间接的惩罚,换言之,天主暂容民众自相迫害,自相倾扎。前章所述的惩治,含有宗教意义且近于末世性质(Character  eschatologicus);本章提出的惩罚,是属于具体而含有政治性质的(Character politicus)。这或因约堂逝世后,犹大国内由两大政党(一亲亚述,一亲埃及)互相争取政权,自相残害所致。这正应验了依撒意亚的预言,在阿哈兹王朝尚未稳固之前,犹大便遭了这种灾难。

章旨 222-34无人能遏制犹大首领的流配;5-15首领流配异地后,国内骤起动乱。上主所以如此降罚,是因为贵者贱者都背弃了上主,不格守祂的法律;16-41那些自视太高的煕雍妇女,遭受耻辱,男丁遭受杀戮,留下的女子们,寻不到自己的配偶。

1因为,看啊!主,万军的上主,将夺去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倚靠和支持,【各种食粮的供应和水的供应】!2勇将和战士,判官和先知,术士和长老,3保长和显贵,谋士和机智的艺术家,巧言的雄辩家;4祂将使青年人作他们的首领,使婴孩管治他们;①5百姓将互相压迫,彼此相害,邻里相残,幼童欺辱老人,贱者虐待贵人。6那时,人要握住自己宗族里的弟兄说:「你有一件外衣,你可做我们的领袖,这废墟属于你手下吧!」7那一日,这人必要回答说:「我不意意做医生,我家里没有吃食,也没有外衣,不要立我作百姓的首领!」②8耶路撒冷倾覆了,犹大崩溃了,因为他们的舌头和行为都反对上主,激怒了祂光辉的眼目。③9他们的固执已在指责他们,像索多玛人一样揭示了自己的罪恶,毫不隐瞒;他们是有祸的,因为他们为自己招致了灾祸。④10羲义人的道路,是康庄的,因为他们必食自己行为的果实!11作恶的人必遭灾祸!因为将照他亲手所作的报复他。12至于我的百姓,督工的虐待他们,勒索者威胁他们。我的百姓啊!指导你的欺骗了你,使你误入歧途。⑤13上主起来辩论,立着审讯祂的百姓。⑥14上主要审判祂百姓的长老和领袖们:「你们侵占了我的葡萄园,穷人处勒索来的东西,都在你们家里。」15「你们为什么压迫我的百姓,丧尽穷人的脸面?」吾主,万军的上主这样说。⑦

16上主说:因为熙雍的女儿趾高气扬,走路则挺直颈项,媚眼惑人,步伐则装腔作势,履声铿锵。17吾主必使熙雍女子的头上生长毒疮,上主必揭露她们的耻辱。18那一日,吾主必要剥夺她们的妆饰:踝环、太阳环、月环、19耳环、手镯和面纱,20帽巾、脚链、领带、香盒、符箓、21戒指、鼻环、22礼服、长袍、披肩、围巾、23面罩、衬衫、头巾和夏衣。⑧24将有腥臭代替馨香,绳索代替腰带,秃头代替发髻誓,苦衣代替胸衣,烙痕代替美丽。25你的男丁,要伏于刀下,你的勇士,要死于战场!26她的城门将恸哭哀悼,她将凄凉地坐在地上。⑨

注 释

1-4节先知说明为什么不可依恃有权势者的理由。因为假定上主决意要惩治他们的罪恶,是没有人能阻止祂的。「倚靠和支持」指犹大各阶层的首领而言。「食粮的供应和水的供应」一句,想必是一句插入经文中的旁注。这些首领虽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但因实际上他们在人民中间极有势力,故此称他们为犹大的「倚靠和支持」。所谓非法的首领包括术士和巧言的雄辩家,天主将派遣青年和婴孩代替他们作首领,管治人。按4节「他」字,希伯来原文作「我」字,因为发言者为先知而非天主,故改之。这种骚扰动乱确是国家的不幸,故此科厄肋特(Qoheleth)说:「邦国啊!若你的君王是个一个幼童,……你就是有祸了!」(训1016)。上主何时夺去了犹大的倚靠和支持,依撒意亚仿佛是暗示阿哈兹的登极(参阅编下281-8)。按编年纪:阿哈兹年二十岁登极为王,由于他背弃天主,天主将他交于阿兰王手中,阿兰王掳去了他许多人民……。天主又将他交于伊撒尔王,而伊撒尔王对之大行屠杀。先知在约堂晚年将这种战乱预先警告人民,先知预视了阿哈兹登极后,国家将发生的混淆紊乱与灾祸,天主藉此灾祸使他先见到犹大将要遭的大难,即充军巴比伦。诚然,迨拿步高克服耶路撒冷时,「将所有的首领,所有的勇士……连所有的工匠和铁匠都掳去,只留下了国中最穷的老百姓」(列下24142512)。  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之下,欺辱,残酷,贫穷代替了法律,不论长老显贵皆成为诬陷的对象。没有人愿意出来作人民的首领。7节说:「我不愿意做医生」一句,即谓我不愿意做人民的管治者,参阅15-6  「激怒了祂光辉的眼目」,或应译作「激怒了祂的庄严。」「耶路撒冷倾覆了,犹太崩溃了」一句,究竟含有什潜意思?许多近代学者认为这句话仅是国家动乱的渲染,作为1-7节的结尾。有些古时的治经学者主张这句预言暗示罗马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的战役(公元七〇年);我们则认为是指拿步高为占领犹大,攻陷而毁坏耶路撒冷的事实(列下25章,公元前五八七年)。国家这次的灾难,完全由于人民的背弃天主,他们用口舌用恶行激起了天主的义怒。  他们的恶行与索多玛人一样(创1313),非但不遮掩他们的恶行,反而洋洋自得地向民众揭露了自己的罪恶。只要观察他们的外表,便知道这些恶人的乖戾。  10-12两节的「义人的道路」和「勒索者」两句话,系根据古译本订正的。前者玛索辣经文作:「你们应向义人祝福,」后者作「妇女们」。先知在这里无疑使用了智慧书的文体说出旧约的天理循环,对老百姓的遭遇,不胜悲悯。极力谴责所有的首领,因为他们不但虐待百姓,而且引领百姓走入迷途。  如将13节置于12节以前,文义更为通顺,近代的学者大都将13节移置12节前。  13-15节,上主奋起实施审判,尤其对首领们严加审讯,因为他们吞没了祂的葡萄园。即祂的百姓,雅各伯的家(51-7),他们由于横征暴敛成了巨富(58-12)。  16-23节,依撒意亚从首领作恶说到耶路撒冷贵妇们的淫荡、轻浮和奢华。她们与首领一样对国难负有重大的责任。可惜首领和长老们没有达味时代那样的道义(126),妇女也没有撒辣、黎贝加……等贤妇那样的忠贞。这一段在民族学上有着极大的价值,但先知的目的不是为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是在警告妇女们,她们的善或恶的行为,对社会影响至大,所以也应受天主严厉的审讯。所列女人的装饰品,按先知的意思,不能任意佩带,必须按照各人的地位,尤其应按天主的法律加以节制。这里提出的装饰品,共二十一种,但并非同时都要佩带的。「二十一」这个数字是有其深意的。根据智慧篇722-23:智慧是具有二十一种特长。在这里轻浮的妇女反而带了二十一种装饰品。关于这些装饰品的名目,许多是不能确定的。大致可分为:宝石类(18b-21节),衣服类(22-23a节)和首饰类(23b节)。「香盒」和「符箓」或指两种驱镇鬼神的秘诀。  25-26两节,先知眼见国家丧亡了许多青年壮丁,如同一个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孀妇,坐在地上哀悼悲伤(哀210)。

第四章

要义 除第一节属于前章外,2-6节这一段是一篇涉及默西亚的深奥预言,为依撒意亚在讲完天主审判之后,所宣布的福音:选民不能完全消灭,天主的审判不仅是一种惩治,也是一种罪的涤除。经过这次惩治和涤除而免于灭亡的民族,即本章所谓的「遗族」「残余的人民」,他们将被录于熙雍的生命册上,且被称为圣者;上主将住在他们中间,犹如昔日住在旷野的伊民中间一样。依撒意亚先知的卓越观念:「默西亚」、「残余民族」、「新熙雍的光辉」,都包容在这段精蕴的神谕里面。关于本章的写作时代,应在约堂在位之晚年,与2-3两章同。

章旨 关于第一节参阅前章注章旨;2-6节是记述上主由于默西亚的功勋而恢复熙雍的荣耀。

1那一日,七个女人将握住一个男人说:「我们吃自己的食粮,穿自己的衣服,只要你容许我们归你名下,为除去我们的耻辱。」①

2那一日,为伊撒尔遗族,上主的嫩芽,必是华美而荣耀的;地上的果实将是壮丽而光荣的。②3当时凡留在熙雍的,遗在耶路撒冷的,即录于耶路撒冷生命册上的每个人,必将称为圣者。③4就是吾主将藉公正的神,毁灭的神,洗净熙雍女儿的污秽,涤除耶路撒冷的血渍的时候;④5当时上主将在熙雍山全山与其集会之上,白日与云发烟,黑夜使有照耀的火焰。因为在所有光荣以上,更有一天盖。⑤6所有的帐幕,白日可作荫影以免炎暑,又可作庇护,以避狂风暴雨。⑥

注 释

本章记述耶路撒冷的许多男了,死于战场(325),致使女人多于男人,女人为避免所要遭受的耻辱——无后,宁愿与多妻的男子结合。参阅54430231137。旧约时代,尚无守贞的思想,迨至耶稣降生以后,才有了这种高尚的守贞观念。如童负圣母玛利亚等。  「那一日」即指上主涤除熙雍之罪污的那一日(4节)。「上主的嫩芽」及「地上的果实」两句有什么意义?关于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现代学者们认为是指默西亚世代的繁荣而言。灵魂上的恩泽虽亦包括在这繁荣里面,但无疑地先知用这两句话仅是指明那世代的物质享受。实际上物质的丰裕,根据先知们的预言便是默西亚世代的特征之一。参阅亚913221-25302331123426-303634916-17312318263-5283-510-12。现在的学者则否认「上主的嫩芽」句,直接指示默西亚,而认为仅属于并行诗体。按并行诗体可分为前后句,前句与后句,意义或类似或相对,或后者用以说明前句。(参阅圣咏集引言六)。根据并行体的规律,本节的「上主的嫩芽」与「地上的菓实」二句相对,由此可知「地上的菓实」绝不是指默西亚而言,更没有理由主张这句话直接指默西亚而言了。为此,有些学者将本节译作:「那时,上主所生的,必是华美而荣耀的,地上所产的将是壮丽而丰衍的。伊撒尔的残存者将因而受益。」不过我们认为历代和传统的解释更适于这神谕的精义和文气。「嫩芽」一词除本章外,亦见于耶2353315;匝38612。而学者们皆认为在这些地方的「嫩芽」一词,是指默西亚而言。按耶肋米亚:默西亚是上主所生长的;如此,假使依撒意亚称默西亚为「上主的嫩芽」,有何不可?「地上的菓实」句指「福地」,即巴力斯坦的菓实。按希伯来文,「地」字前有一冠词,所以可译为:「这地上的菓实。」照这样看来,先知说明了默西亚是藉天主的特殊能力而诞生,且生长在犹大地。「菓实」一词,圣经上有时是指人而言(哀2102841151),有时是指一民族的后裔(列下193091629);就语言学来讲,「菓实」亦可解作默西亚。假使我们注意上下文而拿「菓实」二字来对「嫩芽」,无疑地,「菓实」则是直接指默西亚而言。如此,则本节的大义应是:伊撒尔的残存者将因默西亚而蒙受恩惠。称默西亚为「上主的嫩芽」,因为祂的本性与天主有着特殊的关系,称祂为「地上的菓实」,因为按照天主的话,他将是达味的后裔,将生于犹大地。  3节经过惩治而残存的人,将称为圣者:这说明他们不再彷效先祖的罪行,却时时遵守天主的法律,专心翕合主旨。他们的得救,完全是天主的恩赐,将他们的名字录于耶路撒冷的生命册上。所蒙受的恩赐,是属超性的:录于生命册上的,不论是犹太人或异邦人,都能获得生存。本节内依撒意亚思想的特点:一是「残存者」(1020-21111116285等地方),一是默西亚京都(熙雍)的生命册。(参阅咏8766929;出3232121等处)。  4节说明天主为圣化自己的遗民所使用的方法。天主是用「公正的神」和「毁灭的神」,圣化了他们。所谓「公正的神,毁灭的神」即指充军而言(1231017481054)。诚然,充军是犹大人涤除污秽和湔洗血渍的方法。「熙雍女儿」句,玛索辣经文作「熙雍的女儿们」,今照并行体和许多考订家略加修改。  新的熙雍是默西亚国的京都,是上主最喜爱的地方。圣咏872——有人以为是依撒意亚所著——说:「祂(上主)喜爱熙雍城门胜过雅各伯一切的帐棚。」由于上主喜爱熙雍,所以时常住在那里,犹之昔日常藉云柱和火柱住在选民中间一样(出1321等智1017)。本节最末一句颇难解释,有人以为是个注脚,也有人主张是经文的残阙。据步达博士(BudaBiblica1939),本节最末一句的意思是说:天主如何爱慕熙雍——圣教会!祂非但住在那里,而且还要使新熙雍与默西亚结成神婚。参阅咏45章及雅歌)。「天盖」一词,原文作:「Huppah」,指新娘的裘褥或新婚卧榻或新婚帷帐。参阅咏195216116注。  先知在本节所列的比喻虽与前节不同,但意义并无二致:天主将保护自己的百姓,使他们脱离各种厄运。「炎暑、狂风、暴雨」三句,2545327等处皆指敌人的侵袭而言。

第五章

要义 本章的预言是用寓言体写成的,是圣经中最美的预言诗之一,包括:葡萄园的比喻(1-7),对伊民的控诉(8-25)和惩治即将来临(26-30)的三篇预言诗。有些近代学者,不知为什么竟将本章视为是由几段不同的断编残简而组成的。实际上,本章似乎是一篇完整而联贯的诗。葡萄园的比喻里面,先知揭穿了选民的忘恩负义,这比喻的末句说,「祂(上主)原希望正义,竟是流血;祂原希望公平,却是冤声!」在这一章的控诉里,先知用论据证实了这个断语:选民既然背弃了上主,上主也预告了他们要受的罪罚。在这段控诉里,章句或有轶亡,前后或有错漏,预言或有不易理解处(30节);但是本章由于卓越的经义,简洁和生动,给予读者极大的鼓励。至于那些轶亡、错漏和不易理解的地方,我们尽力在注解里加以说明。至于写作的时代,是在约堂王晚年,或写于叙利亚伊撒尔与犹大交战之前(公元前七三五年)。虽然依撒意亚暗示亚述人将为伊撒尔人的惩治者(26-30),但是没有提出亚述人的名字。假使先知说出这预言是在阿哈兹求救于亚述人以后,那末无疑地先知绝不会讳言这些未来惩治者的名字。参阅依撒意亚公元前七三五年以后所说的预言:71718等处)。

章旨 1-7节葡萄园的寓言诗,共分三首:1-23-5b5c-7,每一首有五句。8-25一段包括六首,每一首的开始,冠以「祸哉」句。(中间一「祸哉」句或已轶亡。)这一大段是先知对黑暗社会的诅咒:8-10责备巨富们的剥削,11-17显宦首要的穷奢极侈,18-19嘲弄者的淡漠,20恶人的是非颠倒,21自作聪明者的据傲,22-23法官的腐化;;24-25两节是说百姓既如此蔑视上主的法律,绝逃不出天主的惩治,26-30上主即派另一民族来惩治祂的百姓。

1我要讴歌我的良友,我要唱我的良友论及祂葡萄园的诗歌:①我的良友有一座葡萄园,位于肥沃的山岗上;②2祂翻掘了它,除去了石块,栽上了精选的葡萄树,园中筑了一座守望台,又凿了一个榨酒池:祂原希望将来能结良好的葡萄,但是生出来的却是野葡萄。③3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犹大人啊!现在请你们在我与我葡萄园之间,举行审判。④4我为我的葡萄园所能做的,还有什么没有做到?我原希望它结良好的葡萄,为什么却结了野葡萄?5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我将怎样对待我的葡萄园:我必撤去它的篱芭,让它变成荒芜;拆毁它的围墙,使它被人蹂躏。⑤6我要使他变成荒地,不再修剪,不再挖掘,在那里必长满荆棘和蒺藜;并且我要命令云彩不再在它上面落雨。⑥7因为伊撒尔家就是万军上主的葡萄园,而犹大人即是祂极爱的嫩苗。祂原希望正义,竟是流血;祂原希望公平,却是冤声!⑦

8祸哉!你们这些房屋毗连房屋,田地接连田地,至无空地,而你们单独住在那地城内的人!9因此万军的上主发了誓,使我亲耳听到:那许多房屋,虽然高大华丽,必将成为废墟,没有人居住:10因为十亩葡萄园将只出产一「巴特」酒,一「曷默尔」种子,要出产一「厄法」谷。⑧

11祸哉!你们这些早晨起来纵饮醇酒,晚上沉湎于酒的人!12你们宴会时有酒、有琴瑟、竖琴、手鼓、和管笛伴奏,但不重视上主的化工,也不留意祂手的创作:⑨13故此,我的百姓因缺乏知识走向流徒。他们的显贵将饿毙,他们的民众将渴死。14故此,阴府要张大咽喉,张开无限的大口,他们的显贵,他们的群众和那些喧哗宴乐的人们,都要落在里面。15贱者将自卑屈服,贵者将低首下心,傲慢者的眼睛必将失神。⑩16万军的上主,将因正义而受尊崇,至圣的天主,必因公平而显为圣者。17羔羊要在那里吃草,有如在自己的草场上一样,荒田要为肥公羊吃尽。

18祸哉!你们这些用牛犊的缰绳引来邪恶,用牛车的绳索勾出罪孽的人,19说:愿祂赶快,愿祂的工作迅速完成,好使我们看见;愿伊撒尔圣者的决策尽速执行,好使我们知道!

20祸哉!你们这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甘,以甘为苦的人!

21祸哉!你们这些自视为聪明和自以为通达的人!

22祸哉!你们这些勇于饮酒和有力调和醇酒,23受贿释放罪人,夺取义人之义的人!24因此,有如禾稭焚于火中,枯草烧于烈焰,他们的根必要糜烂,他们的嫩芽,必要如尘埃一般的飞散,因为他们藐视了万军上主的法律,侮慢了伊撒尔圣者的教诲。25所以上主的震怒向这百姓发作了,并向他们伸出自己的手打击他们;山岳为之震撼,他们的尸体有如街道上的粪土:然而祂的震怒并未因此而消逝,祂的手仍然伸着。26上主要竖起一面旗帜以招远方的民族,祂将由大地的四极号召他们,他们将疾趋前来。27他们中没有困倦的,没有蹉跌的,没有假寐𥧌的,也没有睡眠的。他们的腰带没有解除,他们的鞋带也没有破断。28他们的箭矢是锐利的,他们的弓弩已张开;他们的马蹄如坚石,他们的车轮有如旋风。29他们怒吼如狮子,他们的啸鸣如母狮,他们咆哮攫食,携之而去,没有人能挽救。30那一日,上主必向他们海啸般的怒号,祂要俯视大地,看哪!尽是黑暗痛苦,光明蔽于密云中变成了晦暗。

 

注 释

先知在咏唱他的良友,为葡萄园所作的诗歌的开端,仅作了他良友的发言人,迨至诗歌中段,先知自己逐渐隐匿起来,代之登场的却是他的良友(3节),立即说到祂对这葡萄园所作的一切,寄于葡萄园的希望和所有的失败。学者们认为这首诗歌是依撒意亚在秋季盛会时,当着来自耶路撒冷和郊野的民众前,所宣读的。至论谁是先知的良友,诗歌的开头,没有提出,仅由先知的诗词中里发现了,就是上主。有些学者将第一节略加修改而译作:「我要歌颂我的良友,我要讴唱我论及祂葡萄园的爱歌。」「葡萄园」一词,圣经屡次用来指示伊撒尔民族(耶221892133-41)。依撒意亚在314也用这「葡萄园」一词来指示选民。  「在肥沃的山岗上」句亦可作「在肥沃的山隅」。意思是说:上主在一个肥沃的土地上,即在巴力斯坦种植了自己的葡萄园。参阅咏8016  本节中先知用比喻来说明上主如何喜爱祂自己的百姓。为他们应作的,都尽力地作了,目的是希望这葡萄园结出上等的葡萄。古时的圣经学者们极力解释本节含有寓意的词句,根据这些学者的意见:所谓「翻掘」,意谓天神们的照料,「除去了石块」,表示天主由葡萄园即伊撒尔族民族中铲除了邪神、罪恶和一切有碍于敬拜天主的恶习。「栽上精选的葡萄树」,意谓天主使选民中出了许多圣贤。「筑了一座守望台」,即指天主使撒罗满建筑了圣殿。有些教父们将这葡萄园的寓意适用在每位信徒的灵魂上,这些解释虽然有益于神修,但毕竟不是属于圣经原意的。「守望台」想必是指示圣殿,但与18所谓的「茅舍」所含的意义不同。至于其他的次要比喻,仅能说是泛指天主对伊民的特殊照顾。  本节是先知的良友亲口所说的话,邀请民众审断这葡萄园忘恩负义的罪,犹之昔日使达味承认自己的罪恶一样(撒下121-5)。  上主在一怒之下,使宣布了这忘恩的葡萄园的定谳。这定谳包括消极与积极两种:消极的是:「撤去它的篱芭,让它变为荒芜,」「拆毁它的围墙,让它被人践踏」;积极的是:上主不再使人去修剪它,挖掘它,甚至不使云彩在它上面落雨。  天旱不雨在巴力斯坦算是最严重的灾患(亚47列上171)。  「伊撒尔家」包括雅各伯后裔的十二支派。他们被称为上主的「葡萄园」。但是犹大支派因为将出一位默西亚,所以被视为上主的「嫩芽」。整个伊撒尔家即北国与犹大都未能使上主满意,上主原希望有正义,谁料他们反而造成了流血;祂原渴望公平,讵知他们反而招致了冤声。本节是葡萄园寓言的结论,亦即先知们神学的精粹处。天主的恩宠原需人的合作,假使人不能与天主的召叫一致,反而为所欲为,那末至公正的天主不能不加以惩治,在下面先知列数选民的几种负义的罪恶。  8-10一段是各种犯重罪者的第一灾祸。第九节系按希腊译本略加订正的。伊民中间贪婪的巨富,侵吞贫民的产业,使之成为他们的奴隶。这种积恶,因为是破坏圣约和法律的,所以激起了上主的震怒(肋258-13271-112717列上2116),对伊民加以极刑:使高大华丽的楼宇,变成废墟,使丰饶的肥田和葡萄园仅能收获播种的十分之一。这种灾祸与13节所谓「流徙」的意义是相连的。  11-12,所谓骄傲的酗酒者,「不重视上主的化工,不留意祂手的创作,」意谓他们不顾虑即将临于他们的审判和流刑。参阅19节;1012282138566  「阴府」被写成一个饕餮的怪物,它将是纵欲者与奢华者的坟墓。1516两节恐为一注脚或有错简的可能。我们认为17节应与14节相连。  本节为14节所描绘的正面:显贵与群众被阴府吞噬之后,田地会变成一片荒野,城市将成为牲畜的草场。本节系按希腊译本订正的。  18节的寓意颇与14所载者同,先知指出不重视天主化工的人们(12节),已变成了罪恶的奴隶,如那些拉车的牛一样,引出不可幸免的灾祸。「牛犊的缰绳」一句,是根据现代学者加以订正的,玛索辣经文作:「虚伪的线绳」。希伯来文的「虚伪」「牛犊」二词易于相混,故产生了这种异文,就并行体言译为「牛犊」更觉切合。  本节记载前节作恶之人,对先知屡次所宣布的「上主的日子」和伊撒尔圣者的法令,不予置信,更不相信罪恶的报应,他们竟敢向先知,甚至向上主挑战,用讥刺的口吻,称上主为伊撒尔的圣者,并且说:祂(上主)降罚的日子何时才能来临?伊撒尔圣者的决策,为何尚未尽速实施呢(耶1715伯后34 有如谦虚是灵魂的光亮,同样骄傲是灵魂的黑暗,本节里先知责斥你们这些借口作恶,混淆伦理和颠倒是非的骄傲人。  21节大意是攻击那些自命不凡的政治家,参阅289291430110311  22节所载,与1112两节相同,所不同者只是在那里所说酣酒的人是任性放纵的典型,在这里却将他们视为不公平和贫婪的官吏,他们没有力量负起自己的责任。参阅箴314  本节是上述六种「祸哉」(8-23)的结论。上面提出来的罪人,既藐视了上主的法律,又侮慢了伊撒尔的圣者,他们的结局,如同灰烬,如同腐烂的草木,必归于尽。  有些学者将本节置于104之后,也有些学者为使经义通顺,将本节或移前或转后。我们则认为本节原文脱漏,而应归下段(25-30),因此,无须删改或移动。最末六节是一篇关于亚述侵略的预言。「上主的震怒必向这百姓发作」句,暗示伊撒尔国的灭亡(公元前七二二年)。「山岳为之震撼」句,恐是先知用以描绘他自己对地震所感受的印象。  26-27两节内,先知没有提出这民族的名字,但显明地是指亚述的军队。在他们的心目中,原是来扩张他们的帝国,实际上却是天主用来惩治伊撒尔民族的。  30节经文欠妥,古译本亦各不同,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译文。本节内先知指出了侵略的凄惨,伊撒尔民族大起骚动,有如上主审判之日即将来临的一般。

第六章

要义 本章是旧约时代所有的显著异象之一,文句绮丽尔雅。是记述先知于胡齐雅王逝世之年(七四〇),在圣殿祈祷时亲眼看见了天主。天主有如宇宙的帝王威严地坐在宝座上,接受「色辣芬」的崇拜,高唱:「圣哉!圣哉!圣哉!」先知立在这尊严威赫的天主之前,意识到他自己和全国民的罪孽,因而自谦自卑,心中惴惴不安,一位「色辣芬」前来拔除了他的罪恶,由此,依撒意亚奉召作了天主的代言人。天主预先告诉依撒意亚,他的使命,将遭失败,他所宣讲的道理益使伊民固执于恶,所以先知宁愿天主的惩罚及早临于他们。无疑地,本章如耶14-101327一样,是记述依撒意亚的蒙召。编辑者为何未将之列于依撒意亚预言集之首,作为预言全集的序文呢?理由或许是1-5章是早年撰述的,或者本章是作为厄玛奴耳书(7-12章)的一个导言,也或者因为本章与78两章一样,是用散文写的,故被收集在一处。实际上,也许先知先写了他在约堂晚年所宣布的神谕,以后才写约堂继位以前,即胡齐雅逝世那年,自己的蒙召和所见的异象。这些问题如果与先知由异象所感受的影响来比较,确实不能成为重要问题。最重要的是依撒意亚由于这异象而特具的神学。天主的圣洁,非但是依撒意亚使命的灵魂,而且也是他神学的源泉和中心。参阅引言1章七节。

章旨 1-4节依撒意亚看见上主。5-8节依撒意亚蒙受罪孽的清涤。9-13节依撒意亚受命为天主的先知和他使命的结果。

1胡齐雅王逝世那年,我曾看见吾主坐在崇高的御座上,祂的衣裙拖曳满殿。①2「色辣芬」侍立在祂左右,各有六个翅膀,两个盖住他们脸,两个盖着他们的脚,两个用以飞翔。②3他们互相高呼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的上主!祂的荣耀充满大地!」③4由于叫喊者的声音,门限基石为之震撼,房屋也充满了烟雾。④

5我遂说:「祸哉我乎!我必丧亡,因为我是个唇舌不净的人,住在唇舌不净的人民中间,又亲眼见了君王,万军的上主!」⑤6当时一个「色辣芬」飞到我面前,用钳子从祭坛上取了一块红炭,7接触我的嘴,说:「你看,这炭接触了你的嘴,你的邪恶已经消除,你的罪孽已获赦免!」⑥8我又听见吾主的声音说:「我将派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回答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吧!」⑦

9祂说:「你去,对这民族说:你们听是听,但不明白;你们看是看,但不理解。10使这民族的心陷于迟钝,使他们的耳朵聋聩,使他们的眼睛晦盲,免得他们眼见,耳闻,心里觉悟而悔改,获得痊愈。」⑧11我追问说:「吾主!直到几时呢?」祂回答说:「直到城邑变成废墟,没人居住,房屋无人,田地荒芜。」12上主必将人民迁移远方,在这区内将有许多空地。⑨13虽只留下十分之一,还将被消灭;就如松脂树和樟树在伐倒后,尚留有余干:圣善的苗裔将由这余干产生。⑩

注 释

胡齐雅约于公元前七四〇年或七三八年逝世。即在那一年,依撒意亚在圣殿里亲眼见了天主。由「祂的衣裙拖曳满殿」句,可以忖测天主宛如一位身穿龙袍的帝王。有些教父们认为「衣裙」是指掩蔽天主鉴临的云彩(出13214034-44)。就全文看来,似乎依撒意亚只敢静观天主的衣裙,不敢嘱目天主的本体;就心理上来说,在现世要面对面地看见天主,是不可能的事,不过瞩目「色辣芬」和静聆他们的歌声而已。  「色辣芬」的记载,圣经里面只有这里提及。除有六个翅膀外,他们的形象与人完全相同。他们侍立天主左右,且也协助人承行天主的旨意。神体原是人眼所不能见的,先知们所以能够看见,是因为「色辣芬」借了人形出现的。就语言学来说,「色辣芬」(Seraphim)一词,意谓「燃烧」「炽热」的生物。按厄则克耳:上主的宝座是在「革鲁宾」身上,按依撒意亚则上主的宝座是由「色辣芬」护卫的。「革鲁演」彷佛是至圣上主的使者,而「色辣芬」是至高上主的侍卫。「侍立祂左右」一句,系近希腊译本订正的,原文则作:「侍立祂上面。」一对翅膀掩蔽他们的脸,表示崇拜臣服;一对翅膀遮盖他们的脚(即下身),表示谦虚卑下;一对翅膀翩翩飞行,表示迅速执行天主的命令。  先知们每次看见异象时,必能聆到一种奇异的言语。这次依撤意亚也没有例外,不但看见了天主和「色辣芬」,而且也听到了「色辣芬」的三重颂(Trisagion)和天主说话的声音。「色辣芬」歌颂天主的圣德和荣耀;天主的本体就是圣德,圣德形于外时,便成了祂的荣耀。天主的圣德代表祂唯一的至上的与完备的齐全。因为祂是至圣之主,所以极度憎恶不义。  「烟雾」象征上主的在临(Praesentia)(则1041419158  天主的在临,往往使人意识到自己罪孽的可憎而惶恐。在旧约时代,人人相信,看见天主的人必致丧亡(民192130201322)。现在依撒意亚便遇到这种情况:他不但自觉是一个罪人,且以为亲眼看见天主,不能再活,同时也意识到百姓的罪恶。大概依撒意亚希望能与「色辣芬」一起讴歌上主,但自觉自己和百姓的唇舌不净,怎能参与「色辣芬」歌颂上主的圣德 一位「色辣芬」用一块烧红的炭接触依撒意亚的嘴,是一种象征行为(Actio symbolica)。火是清洁和圣德的象征,这说明依撒意亚的罪孽已完全涤除了。  上主于派遣使者之前曾咨问祂的天庭说:「谁肯为我们去呢?」(参阅咏8972219)。古时的学者认为「我们」二字暗示天主圣三的奥迹,如3节的三重颂(Trisagion)和创126天主造人时所说的「我们」。天主的照顾在旧约内特为此留下了许多迹象,好使将来的人能相信天主圣三的道理。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不能否认的,但以上面所引的圣经,为指示天主圣三道理的张本,我们却不敢苟同。「我在这里,请派遣我吧!」一句,说明依撒意亚的罪已蒙赦免,成了天主的仆人,自愿地勇敢地在天主面前毛遂自荐,不像梅瑟和耶肋米亚一样拒绝接受任命。依撒意亚所见的天主的荣耀,加强了他接受天主使命的勇敢,使他一生不懈。  9-10两节说明两种事实:一是先知将成为天主的发言人,但是他的努力一无所成;二是天主容许选民对依撤意亚所讲的道理,充耳不闻,盲目无视。如此,祂所注定的审判能早日来临,实施审判之后,祂所要赐予的救恩的时代,亦能及早开始。「免得他们眼睛看见……悔改,获得痊愈」,照字面讲,似乎是天主有意使伊民陷于痲痹而藉口予以惩治;其实呢,是希伯来人心理上最简单的观念。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天主所容忍的与所要求的事情,丝毫没有区别,更不能辨别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往往将人事全归于天主。根据这种原则,便容易解释本节了。伊民愈听依撒意亚的宣讲,他们的心愈是顽固。听与不听,原属人的自主,天主绝不强迫或消除人的自主之权。但是全知的天主预先知道这种顽固的结局,所以完全告诉了依撒意亚。日后伊民不拘如何遭受了天罚,天主的知识全无损伤人的自主。新约的作者每将依撒意亚的这些话,适用在耶稣同时代的犹太人身上(玛131441212392826118)。  11-12节,由先知问话的语气上,可以知道先知很希望天主及早结束公义的期限,对伊民施以仁慈。天主的答语,好像是说,伊民的硬心,将继续至民族被毁灭或被掳才止。  本节按仆洛克市(Procksch)是依撒意亚书最难解释的一节。许多希腊译本的抄本将本节删掉。其他古译本亦各有不同,今随从现代的学者,根据依撒意亚的主要观念,加以订正。审判的日子过去之后,纵有十分之一的人生存,最后亦被消灭。被伐例的树,土中尚留残余,由这残余将产生圣善的苗裔(721021等节)。

 

 

第七章

要义 由第7章至12章这一大段,简直可称为一部「厄玛奴耳书」,因为在这段圣经里,厄玛奴耳占了最大的篇幅。厄玛奴耳乃是默西亚的许多名称中之一。含有「天主与我们同在」的意思。是天主永久保卫祂百姓的别号。这个名称在圣经里面,仅提及三次,两次见于依撒意亚(71488;参阅810),一次见于玛窦福音(123)。厄玛奴耳书所载的预言,非产生于同一个时期。7196一段,大概写于伊撒尔和阿兰联军玫击犹大之时(公元前七三五年);97104一段或许写于公元前七三五年以前。10512章一段,有些学者认为是写于撒玛黎雅灭亡以后(公元前七二二年),有些学者主张是撒讷黑黎布侵略犹大时的作品(公元前七〇一年)。本章是一篇整体的?抑或是由两篇合成的神谕?我们以为本章是一篇整体的,并且是先知于公元前七三五年宣布的神谕,但也有人主张是由两篇(1-910-25)组成的。下面我们对这篇神谕的历史由来,略加陈述,使读者更进一步明瞭它内容的重要。约堂王逝世后(七三六年),他的儿子阿哈兹即位不久,伊撒尔王培卡黑和阿兰王勒斤便呼吁他合力对抗亚述的同盟国,因为阿哈兹拒绝了他们的呼吁,他们遂派联军攻击阿哈兹,侵入犹大国境,企图攻占耶京,俘囚阿哈兹,而另立塔贝耳的儿子为犹大王。在此大军压境之际,阿哈兹、他的朝臣和他的国民,无不战战兢兢,仓皇无措。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阿哈兹要迅速地向亚述求救了。实际上,阿哈兹一面向亚述求救,一面在耶路撒冷城郊,修筑工事,防御来犯的敌军,等待亚述的援军。依撒意亚由于对上主极度坚实的信心,对阿哈兹的这个政策,非常不满,他认为一个与上主缔结盟约的民族,绝对不该在上主以外呼吁邻国的援救。并且具有政治天才的依撒意亚,很清楚地看出野心勃勃的亚述,这次派出援军,意在奴隶犹大人民。犹大这次如能保守中立,让伊撒尔和阿兰的联军对抗亚述的联合部队,将来亚述联盟国必遭败北。在犹大虽要遭受许多骚乱,但仍能保持国家的独立。依撒意亚满心希望拯救国家,拯救君王——达味的苗裔,但结果,依撒意亚忆起上主对他所说的话(6910),而体验到自己无能为力了。

章旨 1-9依撒意亚劝勉阿哈兹依靠上主。10-17宣布厄玛奴耳的预言。18-25预言犹大的被侵,犹大民族的被歼和犹大的荒凉。

1当胡齐雅的孙子,约堂的儿子阿哈兹为犹大王时,阿兰王勒斤和伊撒尔王勒玛肋雅的儿子培卡黑,上来攻打耶路撒冷,但是他们不能攻佔她。①2有人报告达味家说:「阿兰已经驻扎在厄弗辣因!」君王与人民都心中震惊,有如风中摇动的树木。②3上主于是对依撒意亚说:「你和你的儿子协阿尔雅秀布出去迎接阿哈兹,他在上池的水沟的尽处,即漂工田间的大道上。③4你要对他说:你必须审慎,保持镇定,不必畏惧,不要对那两个冒烟的火炬所留的残火,即勒斤、阿兰和勒玛肋雅之子的狂怒,而沮丧气妥。④5虽然阿兰、厄弗辣因和勒玛肋雅的儿子同谋,迫害你说:6我们上犹大去,进扰她,侵佔她归属我们,并在她中间立塔贝耳的儿子为君王。⑤7但是吾主上主说:这事件不能有,亦不能发生!8因为阿兰的首都是达默协克,达默协克的首领是勒斤;9厄弗辣困的首都是撒玛黎雅,撒玛黎雅的首领是勒玛肋雅的儿子。8b【六年或五年以后,阿兰将被消灭,厄弗辣因势将衰败。】9b假使你们不肯相信,你们将不能久存。」⑥10上主又对阿哈兹说道:11「你向上主你的天主要求一个记号,或求诸阴府深处或求自诸天高处!」12阿哈兹回答说:「我不愿意请求,不愿意试探上主。」⑦13依撒意亚说:「达味的宗族啊!你们聆听罢!你们使人厌恶还不够吗?怎么还使我的天主厌恶呢!⑧14因此吾主要亲自给你们一个记号:看哪!将有一位贞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厄玛奴耳。⑨15直到他知道弃恶择善时为止,惟吃奶油和蜂蜜。⑩16因为在这孩子尚未知道弃恶择善以前,你所疾恨的两个君王的国土必将荒废。17上主必使患难的日子临于你、你的百姓和你的父家,自厄弗辣因叛离犹大那一天所未有过的,即亚述王加祸的日子。

18那一日,上主要唤来埃及河口的蝇和亚述境内的蜂。19它们将要前来,一起落在荒谷、岩穴,以及一切荆棘篱笆和一切水沟上。20那一日,吾主要用由大河彼岸借来的剃刀,即亚述王,削去头和脚上的毛发,胡须也必要剪掉。21到那一日,人仅能豢养一只牛犊和两只母山羊。22但因出奶甚丰,人将以奶油为食,因而境内所有的遗民,必须吃奶油和蜂蜜。23到那一日,先前所有产葡萄千株值银一千的地方,必将丛生荆棘和蒺藜。24人往那里去必须携带弓箭,因为遍地都是荆棘和蒺藜。25用锄头开垦的山地,没有人敢进去,因为那里有荆棘和蒺藜,成牛场和羊群蹂躏的地区。」

注 释

这段史事发生于公元前七三五年。伊撒尔王和阿兰之所以不能攻克耶路撒冷,是因为提革拉特丕肋色尔已开始向培肋协特进军,二国只得迅速往北撤退。参阅引言第一章第一节:亚述帝国)。  厄弗辣因为北国——伊撒尔国最强的一个支派,所以厄弗辣因(家)往往代表北国。参阅981113173283417等处。  依撒意亚的儿子协阿尔雅秀布,是一个具有象征的名号,意谓「剩余的将要归回。」这句话似乎暗示了犹大国未来的命运:人民将遭受剪灭,但是还有一部份幸免的残余。由此看来,这孩子的名号,有两种含意:一是惩治的,一是怜悯的。这又与依撒意亚的使命完全吻合,也就是说,依撒意亚非但传达天主行将实施的惩治,且也宣布所要赐予的慈悲。「漂工田……」位于耶路撒冷城北,阿哈兹预料伊撒尔与阿兰王即将前来围城,便注意耶路撒冷饮水的供应,不致被围后断绝饮料。  上主藉依撒意亚口传给阿哈兹的神谕(4-9),有两种作用:一是给阿哈兹以鼓励,二是警告他,必须怀有虔诚的信心,相信这两个敌人,有如火炬的余烬,是会瞬息熄灭的。(参阅注2)。  「塔贝耳」其人,无从查考,但定然是一个反亚述的人,立他为犹大王,无疑地将有利于对抗亚述的联军。「塔贝耳」为阿辣美语,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他是勒斤的父亲或他的一个亲戚,但不能证明这说法是对的。在这里另一件应注意的事,是依撒意亚始终未提出伊撒尔王的真实名号:培卡黑,仅称他为「勒玛肋雅的儿子」。先知这样说法,大概是因为培卡黑不是一位合法的继承者,却是一个篡夺者(列下1525)。  79节,经文欠妥,学者们通常将8节下半删掉,我们则将「六十五年」改为「六年或五年」。且因并行体的关系,把9节上半移到8节下半之前,这样经文益觉通顺。天主曾向达味誓许说:「你的家庭和国度在我面前,永远存在,你的宝座也永远坚定不移」(撒下716)。现在达味王朝正处于厄运的当儿,天主便实践祂的诺言说:「这件事不能有,亦不能发生。」但是天主对阿哈兹与其家人,亦有所要求,就是他们的倚恃心:假使你们不肯相信,你们将不能久存。敌人的阴谋,终必失败,更不能兼并犹大,惟须固守自己的疆土。阿兰应该安于自己的国都(达默协克),应有自己的君王(勒斤);厄弗辣因即伊撒尔国亦应止于自己的国都(撒玛黎雅),应有自己的君王(培卡黑),换言之,这两个国家不应向外拓展自己的势力,并且这两个国家在天主面前已是恶贯满盈,阿兰势将瞬息间(六或五年内)遭受灭亡,厄弗辣因亦将被蚕食:事实上,阿兰在公元前七三二年为亚述所吞并,成为亚述帝国的行省之一,伊撒尔国由于亚述将加里肋亚省与若尔当河东岸地区划入自己的版图,疆土也日渐缩小,所能统治的仅余京都撒玛黎雅与其四郊。迨至公元前七二二年,连这仅余的京华亦为亚述消灭了。参阅引言第一章一节:亚述帝国。  依撒意亚说了直至8节的预言以后,曾劝勉君王和人民应全心依赖天主,因为不如此,或犹豫不定,将不能执行天主的命令,同时亦不能获得祂神奇的援助。然后先知为增强君王的信心,叫他要求上主一个记号。这事件发生在通往漂工田的大道上呢(3节),抑或发生在另一天和另一地点?我们无从得知,但根据10节「上主又……说道」的「又」字,似乎暗示1025节的预言,是在另一天和另一个地方说的。假使我们认为本章是由两段预言合成的,那么也应该主张在这两段预言之间是隔着一段时间的。依撒意亚所提及的「记号」,明显地,是一个神迹,先知知道君王不拘要求什么神迹,天主定会答允的,所以先知企图以记号的方法,来诱导他放弃向亚述求救的愚拙政策,但是君王却以「不应试探天主」为借口(申616),拒绝了向天主要求任何记号。阿哈兹一如许多无信心或信心懦弱的人们,竟然看帝国的救援,胜于天主无形的救助!  先知听了阿哈兹的答语,知道君王没有信心,君王的族人也都像他一样,所以对这些达味的不肖的苗裔大加谴责。在这谴责里,先知宣告了阿哈兹家和犹大国应受的惩治(17节),同时庄重地预言了拯救犹大的正确的记号:换言之,先知以天主的名号——厄玛奴耳,应许了天主的救恩。拯救犹大的不是亚述帝国,而是天主自己,祂的救援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的。这救恩与厄玛奴耳是有密切联系的。  为明暸本节(14)的奥意,必须先知道:记号、厄玛奴耳和贞女这三个名词的涵义。(甲)所谓记号:第一、是表示特别意义与辨识的媒介。(参阅创11441591217)。第二、记号也是未来事件的一种保证。第三、记号又是天主所行的神迹以证明某事实的正确。参阅出4867-3838722)。依撒意亚在此所说的记号,系一种超自然的记号。由上下文看来,先知告诉阿哈兹一件奇妙的事,言词严肃而庄重,使我们意识到他所宣布的,是一种重要的事件。或问:先知所提出的记号,为百姓是一种慰藉?或是一种恐吓?关于这点,我们认为这个记号,是富于慰藉成分的。根据心理状态,也能证明这记号的慰藉性,好像说:阿哈兹的家!你们虽轻视上主的照顾,向异方的帝国求救,但上主对你们仍是亲切的,忠实的,祂将亲自向自己的百姓施以救恩!你们看!将有一位童女怀孕生子,她给他起名叫厄玛奴耳。厄玛奴耳,即「天主与我们同在」的意思。假使天主与我们在一起,我们即无所畏惧。天主于宇宙间,普遍的存在,为我们是一种恩宠:故此说记号主要地是慰籍的说明。(乙)厄玛奴耳到底是谁?根据依撒意亚的意思,厄玛奴耳无疑地就是默西亚,是少年的默西亚,是孩提时期的默西亚。先知在88将厄玛奴耳写成犹大的君王,而在95将厄玛奴耳写成一个婴孩:「有一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这两个地方皆以714,即厄玛奴耳的预言,为必然有的基础,否则,8895便成为突如其来的句子。我们也便无从得知,这位号称犹大君王的厄玛奴耳(88)是谁,为我们诞生的婴孩(95)又是谁。但是一般学者都承认91-6一段,是先知对默西亚的本性和使命的阐明。假使本章所论及的小孩是默西亚,又是714所称的厄玛奴耳,那末厄玛奴耳当然就是默西亚了,并且这个具有吉兆的名号,一如95「强有力的天主」的名号,也暗示着默西亚。(丙)「贞女」究竟指的是谁?「贞女」一词,希伯来文作,「哈耳玛」(Alma),就言语学而言,是指一位及待字的少妇。根据圣经上的用法,「哈耳玛」则指一位尚未结婚而贞操璧全的少女,即在室的处女。希腊、叙利亚和拉丁通行本的译者,由于对圣经的用法和本章的文义,经过一番考究,将「哈耳玛」译作「贞女」。这位贞女是厄玛奴耳的母亲。对于这位贞女,先知非常严正地端肃地描述了她的怀孕,她的生子,且由她名其子为厄玛奴耳。这段圣经内,并末暗示出厄玛奴耳的父亲。这说明他(厄玛奴耳)单是一位贞女的儿子,他的母亲在生产以后仍是一个贞女,否则,怎能称为一个神迹?先知的郑重的言词,又何所指?依撒意亚告诉阿哈兹的记号,远胜阿哈兹所能想象的奇迹。这记号是由一位贞女诞生的厄玛奴耳,即默西亚。(参阅米53)这记号又指明,默西亚的母亲是一位贞女。当圣史玛窦写童贞女玛利亚产生耶稣的一段史事时,因圣神的默感,说明这段史事恰正应验了依撒意亚先知的这段预言(玛123)。  厄玛奴耳诞生后,直到能辨别善恶时为止,「惟吃奶油和蜂蜜」。这说明厄玛奴耳是生在一片荒凉地区,经过敌人蹂躏的地带,没有农产物,只有牧场的产品:奶油和蜂蜜。这种解释似乎是以22节的经文为依据的,也有许多学者主张:「奶油和蜂蜜」一句,并非指残酷的厄运,而是指国家祥瑞的先兆,严格地讲来,是指厄玛奴耳奇异的幼年。他所吃的食品,一如他的诞生,同是令人惊奇的事。宗教比较学家惯用这话来肯定,厄玛奴耳生于贞女,所吃的食品及他含有吉兆的名号(71495),是属于神性的人物。我们不否认「奶油和蜂蜜」可能是指一个盛世,不过由本章的上下文看来,似乎是指一个荒凉的时期。「弃恶择善时」一句,可能是指厄玛奴耳在三岁或四岁时,也有人主张是指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不过由于84记载着:「因为在这孩子——玛赫尔霞拉耳哈市巴次——知道喊:「我父」「我母之时……」,似乎这两个地方的意义相同,所以我们以为厄玛奴耳「弃恶择善时」,应是在三岁或四岁时。  厄玛奴耳还在幼年的时候,两个王子的国土——阿兰和厄弗辣因,必将荒废。诚然,依撒意亚说这预言之后三四年,阿兰国即灭亡,以后伊撒尔亦为敌国所蚕食(见注7)。或问:假使厄玛奴耳真的是默西亚,或更好说:假使厄玛奴耳就是耶稣基督(玛123),如何能在他幼年时,那两个国家——阿兰和伊撒尔已被消灭了呢?换言之,默西亚是在七百多年以后诞生的,先知如何能将他与自己同时的事件混为一谈呢?我们在肯定的答复以前,必先假定先知的背景所有的涵义。所谓「先知的背景」,就是天主使先知瞬息间看见的景象。这些景象,有的是属于先知同时代的,有的是属于几世纪以后的,但先知却辨别不出那事要发生在十年,百年或千年以后。先知因天主的光照眺望这些异象时,其心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景象的确实性。他知道天主使他所看见的景象,都是万般真确的。因此先知预言他所见的异象时,有时用过去时态(Praeteritum propheticum),有些极远将要生的事件,都当作目前发生的事件描述。再者,默西亚在先知们眼里,尤其在依撒意亚眼里,乃是人类历史的引导者(94-6),虽然祂尚未降世成人,但祂却已指导着万民的行为,尤其支配着选民的命运和历史,因为祂原是存在于祂百姓之内的。如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依撒意亚为什么将犹大国的被救与厄玛奴耳的诞生连在一起谈的理由了。厄玛奴耳是存在于选民之间的,先知看见贞女产生了他,这是天主使他见的异象,并且这异象是有确实性的,远胜肉眼所见的任何状况。所以依撒意亚说,当厄玛奴耳到达区别善恶的年龄时,犹太必获救援,但因为阿哈兹不投靠天主,只依恃亚述帝国,亚述大军必来侵袭犹大。这样可以知道厄玛奴耳的记号,有两种性质:

一种是慰籍的(两个敌国大军败退),一种是惩治的(亚述帝国率军进攻)。

有些近代学者将这段预言作成下列的方式:假使那位贞女现在怀孕,产生厄玛奴耳,只要等待二三年,即婴孩到达分别是非的时期,两个王子的国土必将荒废,犹大地必将遭遇你目前所倚恃的亚述帝国的迫害。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与这段深奥的预言极相符合。其他学者的解释,不是毫无理由地删改,就是否认预言的存在,更可笑的,是将这端预言的重要性,估计得过低。他们对这端预言的解释是这样:(一)所谓「贞女」即是先知说这预言时,所有怀孕的妇女,她们二三年以后就会看见天主的救恩。所以她们所生的儿子,皆能称为厄玛奴耳,因为事实上天主已证明,祂不但没有离弃自己的百姓,反而时常存在于百姓中(DahmLodsGuthe...)。这种解释抹煞了88所载的事实,而又否认厄玛奴耳就是95所载的默西亚。显明地,这与唯理派学者主张依撒意亚书为残卷的臆说(Hypothesis fragmentorum)正相符合。抹煞预言的奥义,虽能合于唯理派的哲学,但与天主超然支配人类历史的哲学,正是背道而驰。况且由上下文来讲,先知只认识一个「哈耳玛」和一个厄玛奴耳。因此,许多公教学者和非公教学者起而反对上述的主张。

(二)根据古代和近代的犹太学者:所谓「贞女」就是阿哈兹的正室或他的一个妾侍。厄玛奴耳恐是希则克雅(阿哈兹之子),或妾侍所生的诸子之一;又有些学者主张:「贞女」就是依撒意亚的妻子,而厄玛奴耳是先知的儿子。以上这些主张都是毫无根据的臆说,因为:(1)依撒意亚说这预言时,希则克雅已经78岁了;(2)阿哈兹的正室不能称为「贞女」或「少妇」;(3)假使厄玛奴耳是阿哈兹的儿子,或其中妾侍的一个庶生子,则与依撒意亚在95所说的婴孩毫无关系;但由上下文看,厄玛奴耳与95节的婴孩,必须是一个人,就是默西亚。(4)除上述的理由以外,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这种臆说鄙陋而浮浅,与这深奥而高超的预言,全然不相吻合。

(三)宗教比较学家,虽然一致主张:厄玛奴耳就是默西亚,他的母亲是一位未字人的贞女,但他们却否认厄玛奴耳与历史的一切关系,他们以默西亚论为一种神话。由于他们所持的理由,非属于纯正的圣经学,而仅是哲学上的臆断,所以我们不拟在此予以辩驳。此外尚有关于厄玛奴耳预言的解释,以其缺乏权威,这里一概从略。  根据以上所述,本节包括厄玛奴耳的记号所表示的灾祸。这些灾祸,将临于君王、王室和国民。这是天主因阿哈兹没有信心所实施的惩罚。亚述帝国便是天主用以惩治犹大的工具(105)。达味王国之分为南北(公元前九二九年),已是一种大不幸,但这次要遭受的灾祸,尤甚于公元前九二九年的分裂(列上12章及注释,编下1011两章)。  18-19两节是预言巴力斯坦将成为两大帝国的战场,蝇象征埃及,蜂即指亚述大军。蜂在申14411812及荷马的诗词中皆指悍敌而言。欧93对巴力斯坦将遭的战祸,亦有所记载。  20-25节是记述亚述如一把剃刀,天主将用以刮光巴力斯坦,使这肥沃的地带变为荒凉,农业旷废,人烟稀少,遍地丛生荆棘和蒺藜,到处都是牛羊和野兽,所以人们只有放牧牛羊,以奶油和蜂蜜来糊口,预言非常清晰。至论这个预言要实现于何时,最适宜的时期,似乎应是撒讷黑黎布大施侵略之时,即公元前七〇一年。参阅引言第一章一节。

第八章

要义 根据普通的见解,本章包括一个象征行为(1-4)和两个神谕(5-1516-22)。23节属于下章的神谕,象征行为和神谕都发生在达默协克沦陷之前(公元前七三二年)。因为按14节:伊撒尔家那时尚未灭亡,所以先知在公元前七二二年以前,即撒玛黎雅灭亡以前,宣布了这两个神谕。但是按4节,达默协克尚未被亚述攻克,因此我们可以逻辑地推知本章与前章的内容尽属叙利亚厄弗辣因战争(Syro-EphraimiteWar)时期。确定地说这战役是在七三二年以前,约略地说是在七三五或七三四年间。先知觉察王室对他的话表示怀疑,便转向民众,在他们面前行了一个象征行为。可惜民众充耳不闻,因此先知罢休,只去教训门生。本章经文阙漏不全,学者们各自校订,我们在可能范围内,尽量保全原文,将主要的异文刊于注解内,并加以讨论。

章旨 1-4节是记述先知以一个象征行为,将前章神谕的大意,昭告民众。5-15一段是说,上主由于人民轻视了祂的掌管(熹罗亚的水),遂使大河的水(亚述)淹没犹大,不过异邦的战胜是暂时的,犹大地乃属于厄玛奴耳。厄玛奴耳不能让自己的地域完全被敌人毁灭,祂是「与我们同在的天主」,祂是保护我们的天主。无奈民众依顺君王,忘掉了天主,先知劝勉自己的门人要始终效忠于天主,如此始能蒙受祂的保佑。16-18好的时候终将来临,19-20只要拔除一切的妄信左道。21-22妄信左道是天主降罚的由来。23节归下章。

1上主对我说:「你拿一块大板,照人的书法在上面写:玛赫尔霞拉耳哈市巴次。」①2我为我邀请了两个忠直的证人,即司祭乌黎雅和耶巴勒革雅的儿子则加勒雅。②3于是我走近了女先知,她便怀孕生了儿子。上主对我说:「你给他起名叫玛赫尔霞拉耳哈市巴次。4因为在这孩子会喊:「我父」「我母」之前,达默协克的财富和撒玛黎雅的刦赃已为亚述王所夺去。③

5上主又晓谕我说:6「因为这民族厌弃了缓缓徐流的熹罗亚水,他们必将在勒斤和勒玛肋雅之子面前消散。」④7因此看哪!吾主必使淘涌澎湃的河水,即亚述王和他所有的军队来攻击他们,他必将弥漫一切河渠,汎滥一切河岸;8又将流入犹大,涨溢淹没,高达她的颈项。厄玛奴耳啊!他展开他的两翼,将掩覆祢广阔的疆土!9众民啊!觉悟罢!你们必遭受惊扰,大地的四极啊!聆听罢!任凭你们怎样束腰,终必遭受惊扰!任凭你们怎样束腰,终必遭受惊扰!10你们虽然策划,亦必落空;你们虽然言定,亦不实现,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⑤11当上主以祂强有力的手握住我,警惕我勿走这民族的道路时,这样对我说:12「这民族称为盟誓的,你们不得称之为盟誓!他们畏惧的,你们不必畏惧,也不必战兢!13万军的上主,你们惟独以祂为圣;愿祂是你们当敬畏的,是你们当恐惧的。14祂为你们将是一座圣所,不是一块绊脚石;然而将是伊撒尔两家失足的暗礁,是耶路撒冷居民的罗网和陷阱。15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将失足跌倒而折伤,陷于圈套而被捕。」⑥

16我要把证件扎束,把教诲封缄,授给我的门人。至于我,17我要仰望那位现在转面不顾雅各伯家的上主,我要等待祂。⑦18看哪!我和上主赏给我的孩子们,在伊撒尔中间成了标识和预兆:这原是出于居在熙雍山上的万军的上主!⑧

19人或对你们说:你们可询问那些喃喃细语的巫觋和术士!百姓能不能求问他们的神?为活人的利益询问幽魂?20你们应该说:必须寻求上主的法律和证据!假设不照这话答复,你们便如那不见曙光的人一样。

21人将受着痛苦和饥饿经过此地;他由于饥饿将发暴怒,诅咒他的君王和他的天主,仰天叹息。22迨俯视下地,看哪!尽是昏黯恐怖,苦恼和幽暗!23黑暗毕竟要被驱除!⑨

注 释

依撒意亚一如哈巴谷先知(哈22),受命写下一个寓意的名号,所谓「照人的书法」,就是说要用通用的字体,将这四个名词,写在一个悬在广场或圣殿墙上的大板上,使民众可以诵读。「玛赫尔、霞拉耳、哈市、巴次」四个名词,意为「迅疾劫夺,急速攫取」。这个孩子的名号是预示未来的侵略者,提革拉特丕肋色尔。这个名号使民众憧憬着天主即将实施的惩罚。依撒意亚长子的名号协阿尔雅秀布,是天主仁慈的预兆,他次子的名号玛赫尔霞拉耳哈市巴次,是天主公义的预兆。先知的这两个孩子的名号指出了依撒意亚的使命。  先知根据申1761915两个地方,在书写时邀请了两个证人。乌黎雅,大概就是列下1610所述的司祭乌黎雅;则加勒雅,似乎就是阿哈兹的岳父(编下291)。  依撒意亚没有讳言他生了玛赫尔霞拉耳哈市巴次,但是对于厄玛奴耳始终没有暗示他的生父,仅提出了他童真的母亲。根据最正确的推算,先知的次子是生于公元前七三四年,两年以后,即孩子能喊「我父我母之前」(公元前七三二年),阿兰和撒玛黎雅的财富被亚述所劫走。  本节略加修改。6-8节,大意是说选民嫌弃了天主的眷顾,公义的天主藉着亚述敌军,对他们施行惩治。熹罗亚的水是来自圣殿山的圣泉,先知用以指为天主恒常照顾祂子民的象征。又以亚述帝国比做幼发拉的河或展开两翼掩覆犹大全境的惊鸟。为此先知哀求厄玛奴耳说:「厄玛奴耳啊!他伸展的两翼,将掩盖祢广阔的疆土!」由此可知厄玛奴耳是犹大的君王。然而当时为犹大君王的是阿哈兹(7章)。先知如何称厄玛奴耳是犹大君主呢?惟一的理由,是厄玛奴耳为出于达味后裔中的默西亚。犹大地域属于厄玛奴耳,不是因为祂生长在那里,是因为祂是犹大的君王,这样犹大自然是祂的所有地了;再者142252793等处,皆称犹大为上主的地域,假使它也被称为厄玛奴耳的疆土,这单单由于厄玛奴耳不是一个凡人,而是默西亚,很显明地,厄玛奴耳——默西亚就是君王了(95)。  先知在9-10两节内预示天国的命运。亚述象征未来天国的敌人。他们策动叛变,图谋作乱,群起对抗上主和祂的默西亚(咏21-2)。先知警告他们说:「任凭你们怎样束腰!……终必遭受惊扰!」因为我们有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厄玛奴耳便是天主救护的保证人。  1115节是依撒意亚昭告自己门人的一段劝语。14节系按希腊和拉丁通行本所订正的。「当上主以祂强有力的手握着我……时」,意谓:当上主使我看见异象的时候,或当上主格外感发我的时候。先知向门人所说的话,反映出犹大在阿兰和伊撒尔合击之下,所呈显的不安和对亚述帝国的依恃。天主否决了他们与亚述所缔结的盟约。一个单独与天主结了盟约的民族,如何能背弃上主而投靠一个异邦的帝国呢?虽然民众大都走了这条路线,但是虔诚的信徒,只须敬奉和依靠上主。上主为信徒们将是一座圣所,即一个避难所;相反地,为无信仰的人,将是一块绊脚石。选民中间将有许多人失足被捕。圣伯多禄将这端道理适贴在教友们身上(伯前31419)。新约的作者引述依撒意亚这端预言,说明犹太人的顽硬,不认耶稣为默西亚,因此吾主耶稣竟成了他们的绊脚石。参阅路2342014214244932伯前28等处。  先知所说的预言,是一种证据,也是一种教诲。他特别吩咐自己的门人应该为这些预言作证,当这些预言应验的时候,证明天主曾籍依撒意亚的口预先说了这些事。一方面依撒意亚内心异常凄楚,是因为上主已经转过脸去,不再垂顾雅各伯的家(申113433513144241324等处);另一方面心中充满希望,因为上主预言了将有一位贞女产生厄玛奴耳,因此他耐心地等待上主的救恩。  「依撒意亚」这名号的意义,是「上主赐以救恩」,他又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起名「剩余的将要归回」(协阿尔雅秀布),和「迅疾劫夺,急速攫取」(玛赫尔霞拉耳哈市巴次)。这三个名号都含有极深妙的意义,也是依敬意亚神学的核心。  1922节,经文残阙,学者各自任意修改,今根据古译本予以校订。22节颇觉费解,下半句似为一注脚,大意是说:依撒意亚警戒自己的门人,切勿堕入无信者的圈套,假如有人问及为什么不行法术或询问幽魂时,应该为天主作证人,训导那些没有信仰的人寻求天主的法律和证据。假如连门人也不能接近信仰,那末他们一如那些行法术的人们,不能获覩曙光(1920)。先知的门人曾竭尽自己的力量劝导了民众,无奈那些恶人,既然没有听从依撒意亚所说的话(69),对他门人的劝导,自然更不肯服从。故此犹大地域逃不了天主的惩罚。21节是描写不听上主警告的人,在荒凉之地漂泊时所受的灾难。22节是说明荒凉之地的灾情;最末「黑暗毕竟要被驱除」一句,是说明黑暗中毕竟有一线曙光。

第九章

要义 823b104一段,包括两段经文:一段是预言(823b-96),一段是先知的警语(97-104)。前者是预言厄玛奴耳的诞生,后者是北国(伊撒尔)将遭受的惩治。对于著作时代:前者似写于叙利亚厄弗辣因战争内。后者的写作时期却不可稽考。这是因为不能确切知道先知的警告是指过去或未来的事件。先知在本章内所用的「过去式」(Tempus praeteritum)特别的多。因此,先知所提出的似乎已是过去的事件。但是有等学者认为应将这「过去式」改为「预言的过去时态」(Praeteritum propheticum),作「将来式」(Tempus futurum)解释。由上所述,对于先知警告的写作时代,有两个意见:主张先知指未来事件的学者,认为先知的警告是写于先知任职的初年(约在公元前七三五年),换言之,即在叙利亚厄弗辣因战争之前;主张依撒意亚指过去事件的学者,以为先知的警告应在北国败亡之后(约在公元前七二一年前后)。我们认为第一个意见更觉确切。这个警告是向北国——伊撒尔所提出的,与向南国——犹大所提出的警告(31-41),恰相对立。这两个警告指出了两国的命运,陈明了天主实施于百姓的惩罚,并保留了预言的本质。这里附带提出525-30叠句的问题。由于525:「然而祂的震怒,并未因此而消逝,祂的手仍然伸着。」一句,亦见于本章111620三节和104节。所以有些学者以为525-30一段原属本章。至于这一段置于什么地方,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见地。但学者们通常将这一段的第一节(25)置于104节以后,不过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问题的困难,所以我们仍保留着经文的原来位置。参见5章注19

章旨 823b-96预言默西亚的光明:823b-91目前遭难的加里肋亞必将获得光荣;23由于上主制服了压迫者,人民必将踊跃欢欣。4-6上主所派遣的默西亚将以高深莫测的智慧,掌治万民,并赐以幸福与和平,永远作万民的厄玛奴耳。7-11上主已注定要谴责厄弗辣因的骄傲,一如昔日允许敌人再次侵入伊撒尔。12-16由于伊撒尔执迷不悟,许多达官显宦,许多人民都要罹难而丧命。17-20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斗争。101-4先知警戒犹大的首领。由于他们滥用职权,压迫子民,绝对难逃天主的惩治。

823b昔日遭受灾难的,必将免于昏暗。往昔上主曾使则步隆和纳斐塔里地域受了侮辱,但以后却使沿海之路,若尔当河东岸,外方的加里肋亚获得了光荣。①91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一道皓光,那寄居死亡黑影之地的人们,光已射在他们身上。②

2祢使庆祝扩大,欢乐加强:他们在祢面前欢乐,有如人收获时的欢乐,又如人分赃时的愉快;③3因为祢折断了他们所负的重轭和他们肩上的横木,祢又打折了他们压迫者的短棍,如同在米德杨那天一样;④

4因为战士穿着发响的军靴和染满血迹的战袍,祂必将付之一炬,作为火焰的燃料。5因为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王权负在祂的肩上,祂的名字要叫:神奇的谋士,强有力的天主,永远之父,和平之王。⑤6祂的王权是伟大的,祂的和平是无限的;祂将坐于达味的御座与其王国之上,以正义与公平巩固之,保持之,从现在直到永远:万军上主的热诚必将完成这事。⑥

7吾主发出了一句相反雅各伯的话,这话临于伊撒尔。⑦8全民众,即厄弗辣困和撒玛黎雅的居民,终必领悟,因为他们自负地,心高气傲地说:9假使砖瓦坠毁了,我们必用方石再建;假使桑树伐倒了,我们将代栽以香柏!⑧10所以上主将兴起勒斤的对手攻击他,且怂恿他的仇敌:⑨11东有阿兰,西有培肋协特,他们必张口并吞伊撒尔;然而祂的震怒并未因此而消逝,祂的手仍然伸着。

12但民众仍没有归依打击他们的天主,仍不寻求万军的上主。13因此上主要在一天之内,砍断伊撒尔的首尾、桠枝和芦苇。14【长者和尊者为首,传授谎言的先知是尾。】⑩15诚然,领导这民族的人入了歧途,受他们引导的人,沦于癫狂。16因此吾主不喜爱祂的少年,不抚恤祂的孤儿和祂的孀妇,因为他们都是亵渎的,行恶的,并且每人的口出言放荡;然而祂的震怒并未因此而消逝,祂的手仍然伸着。

17罪恶犹如燃烧的火焰,焚毁荆棘和蒺藜,使丛林撩起大火,烟柱因此旋转上冲。18由于万军上主的愤怒,地域将被烧毁,百姓成为火焰的柴薪,无人抚恤自己的弟兄。19向右攫食的,仍旧遭受饥饿;向左抢掠的,依然无以果腹,各吃自已近人的肉:20默纳协兼并厄弗辣因,厄弗辣因吞灭默纳协,二者又合力残害犹大;然而祂的震怒并未因此而消逝,祂的手仍然伸着。

注 释

亚述军队使厄玛奴耳的地域变成荒芜和黑暗。当先知在异象里见到这种凄惨的景象时,曾呼求厄玛奴耳(89),并且静待上主的救恩(817)。诚然,上主允了他的呼求,使他预见厄玛奴耳的诞生和使命。以前遭受灾难最惨的要算伊撒尔的东北地区。厄玛奴耳诞生以后,这地区首先获得厄玛奴耳的光明。圣史玛窦将这预言适用于加里肋亚地域(416)。因为吾主耶稣在这地域开始宣布自己的福音。至于则步隆和纳斐塔里地区,参见苏1910-1632-39。「外方人的加里肋亚」囊括了则步隆、纳斐塔里二辖区和若尔当东岸的偏北地带。这地名的由来,是因为那里的居民多为外方人,而伊撒尔人仅占极少数。参见加上5章注6。「沿海之路」句,是指由达默协克经加里肋亚北端,绕过默龙湖而达地中海的大路。这条沿海路线,中世纪的史家称之为「十字军路」(Viacruce signatorum)。根据朋刚(Bom Kamp):本节所提出的地埋名字,是暗示伊撒尔国于公元前七三四年被亚述所占领的地域,但这意见不能确定是对的。按列下1519:提革拉特丕肋色尔在默纳恒为王时(约在公元前七三九年)已侵入北国;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往昔上主曾使则步隆和纳斐塔里地域受辱」的事,和列下1519所载者是同一事件。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主要地是指被敌人摧残的人民(823),其次是指犹大居民,因为按本章6节,厄玛奴耳是达味的后裔,祂将以正义和公平治理这味的王国。这些人民受尽兵焚、饥饿、流徙和放逐的痛苦,就像住在黑暗之地或死亡的阴影下一样。但是有一道皓光为他们升起,这是默西亚的光辉,上主不再转过脸去,不顾雅各伯家(817),反而向祂们显露祂内在的慈悲。圣经上屡次用「光明」作为「解除束缚」的象征(18810199781829等处。)  「祢使庆祝扩大」句,按现在玛索辣经文作:「祢使国民增多,又使他们加倍欢乐。」今略加修改。意思是说:天主使百姓由反辱而尊荣,由黑暗而光明,由忧患而忻乐,由奴隶而主人,由兵焚而获致和平(1-4节)。因此先知不禁赞叹天父的慈爱。被默西亚的光照临的人,将在上主面前欢乐(申1271426),有如人收获时(咏481266),分赃时的欢乐(3323b5312520119162)。  从本节可以见到那道皓光所实施的解救力量,同时也可以明暸国民欢乐的由来。天主如同昔日在米德杨一样(民7章),亲自解救了自己的百姓。按民长时代,伊民曾遭受米德杨人的压迫,天主却藉基德红解救了他们。现在天主同样地藉默西亚来解救受着亚述压迫的选民。先知在3节述及国民欢乐的的第一个原因以外,又在4-5两节以巧妙的累进方式,说明其他两个欢乐原因:(一)因为战争的物质必将毁灭,(二)因为和平的君王已经诞生。这是国民欢乐的最大因素。345三节,先知都用「因为」开头,先知这样作,是愿意以世俗的实惠,引导读者向往施予永福的上主。本节的意思是说,不但作战的武器(24),将付之一炬,就是兵士身上的日用品,如军靴和战袍等,亦将成为余烬。  一如上述,百姓欢乐的最大因素,是一个婴儿的诞生。「一道皓光」,「光明」都是由祂而来。这个婴儿是谁,他有什么使命,他的名号竟有多少,关于这几个问题,我们在下面的分别解释之。本节所说为我们诞生的婴儿,是一位贞女的儿子(714),即厄玛奴耳。假使不是厄玛奴耳的话,我们无法明暸先知何以会在此突然提出他的诞生来。先知如此简单地说出这婴儿的诞生,是因为他以前(714)预言过:「将有一位贞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厄玛奴耳!」「为我们……给了我们」一句,无疑地,先知在这里是以伊撒尔民众的名义说话的,按他道理的普遍性,他是一般蒙受救恩者的代表,况且厄玛奴耳一名含有「天主与我们同在」的意思。默西亚按照先知的话,是具有人性的,他是一个「婴孩」,一个「儿子」,又是天主赐给蒙受救恩者的一个最大的恩惠;祂原来就是君王,「王权负在祂的肩上」一句,就是一个显著的说明。关于祂有多少名号的问题,自古至今,一直没有弄清楚。圣热罗尼莫和现代的学者,如左勒耳(Zorell),哥外南提(Governanti)等,主张厄玛奴耳有六个名号,而译为:「祂的名字要叫:神奇者,谋士,天主,强有力者,永远之父,和平之王。」希腊七十贤士译本作:「祂的名号要叫:伟大策划的使者,因为我将给诸王带来和平,给他带来健康。」这种译法似乎过于奇特,但确是根据玛索辣经文而译的。在所根据的经文上,大概有着错漏的地方。阿桂拉忒敖多齐敖息玛苛皆作六个名号。但在慎审考虑之后,由于希伯来并行体裁的关系,我们认为厄玛奴耳只有四个名号。「神奇的谋士」按瓦加黎(Vaccari):是说具有深谋远虑的策士。厄玛奴耳坐在达味宝座上的君王默西亚,祂具有智慧与超见,又因为祂有天主的强力,因此祂又名为「强有力的天主」(10211173218)。依撒意亚没有直接说默西亚是天主(这端道理如厄玛奴耳的名称一样仅属于暗示性),却说祂(默西亚)具有由天主来的卓越的神力,甚或没有谁能制服祂(112等节;米54128)。「永远之父」,意思是说,默西亚是祂自己信徒的父亲,常以父亲的慈爱善待信仰自己的人们。「和平之王」这个名号,表示默西亚赐予人们的和平,是真正的和平,是世界既不能赐予,亦不能夺取的和平。生于耶稣以后的人们,读到这些话,定然会联想到吾主耶稣对斐理伯所说的:「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若149)。  本节是按希、拉、叙三种译本略加订正的。玛索辣经文大致相同,但在词句的构造上,稍为繁重。厄玛奴耳是达味的后裔,自从祂坐上达味的御座之日起,直到永远,赐予和平,以正义与公平来兴建、巩固自己的国家。万军上主的热诚,即祂对其圣名所怀的独占欲,必将完成这伟大的工作。参见匝11482。新约的作者意识到依撒意亚的这端深邃的预言,完全应验在耶稣身上。耶稣就是那照临万民的奇异之光(路2321479812915123546等)。祂是万王之王,万君之君(默1916)。耶稣的神国一天比一天扩大,且永远常存(格前1525-29)。祂赐给自己的国民超乎人性而任何人不能夺取的和平。  「雅各伯……伊撒尔」,在此指北国而言。天主所发的言,即等于天主决意执行的事。  本节恐是一支民间的歌谣,说明了厄弗辣因的傲气。  本节的「勒斤」一名欠妥,有的学者将「勒斤」略去。有的学者改用希腊通行本的异文「熙雍山的对手」。而现代的许多学者则将「勒斤」改为「他的对手」。由于没有确实的证据,我们只好保留玛索辣经文(masoretictext)。就字面来讲,勒斤的敌人是亚述人,亚述原先是叙利亚的敌人——勒斤是叙利亚的君王(71),日后由于伊撒尔参加对抗亚述的同盟国,勒斤的仇敌自然也变成伊撒尔的仇敌。照这样说来,11节:阿兰与培肋协特攻击伊撒尔的战役,只能指先前的事,不能暗示目前的战争。参见列下1516两章。目前的仇敌,即是亚述帝国,亚述虽已开始侵袭伊撒尔,但尚未至于上主所预定的地步,正如7节所说:「祂的震怒并未因此而消逝,祂的手仍然伸着!」  12-14节一段,先知暗示伊撒尔所遭受的突然袭击。然而不能详细指出这个袭击的时代,或许是指公元前七三四年亚述侵入伊撒尔北部的事迹。14节应是「桠枝和芦苇」一句的注脚。  1516两节大概是指南国——犹大,而非指伊撒尔——北国。犹大既然犯了伊撒尔所犯的罪,天主特惩治他们,一如惩治北国国民。因为依撒意亚居于耶路撒冷,故此「这民族」三字应该是指犹大人民。  先知由惩戒犹大(1516两节),又转向伊撒尔——北国。由于国内罪恶蔓延遍地,如冲天的烈火,燎原的大火。天主的义怒加于他们身上,使他们受到挫折,国家发生内讧。20节便是国家内讧的情形。至于先知所指的是那一椿事件,不得而知,可能是指北国因政治而起的纷争与屠杀(欧73等节)。

第十章

要义 根据前章要义所述,本章14节,应归于前章。现在要问的是534一段,是一个完整的预言?抑或是由几个预言组成的?这个完整的或组合的预言是何时的作品?这预言的重要性在那里?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姑且抛开许多学者的意见不谈),我们认为本章(5-34节),可以分做三段:5-1920-2728-34。关于写作的时代,第一段(5-19)写于撒玛黎雅亡国之后,或因9节的加尔革米市域名,是写于公元前七一七年之后。按加尔革米市为赫特帝国的首都,七一七年为亚述王撒尔贡所占领。迨赫特灭亡后,全境划为亚述帝国的行省。第二段(20-27)可能是阿哈兹时期的作品。第三段(8-34)是写于撒玛黎雅亡国之后。因为这三段所写的都是有关亚述的文字,所以由先知自己或他的门人集在一处。本章的重要性,完全基于依撒意亚的历史哲学。根据依撒意亚:天主利用万国——也用那些不信仰祂的国家,来实现扩展自己神国的计划和惩治人类的罪恶。人的行为是自由的,天主却利用人的自由行动,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端高深莫测的大道理,日后为圣奥斯定的名著〈论天主之城〉(De Civitate Dei)的蓝本。

章旨 1-4见前章章旨。5-7上主的意旨和亚述的阴谋。8-11亚述的骄矜自负。12先知预言天主给予亚述的惩治。13-15亚述的蛮横与自大。16-19先知预言他的光荣终于消散。20-27亚述加于犹大的灾祸,是暂时的,留下的国民将归顺他们的天主。28-34亚述的大军虽然浩浩荡荡,围困了耶路撒冷,但天主的手会突然打击他们。

1祸哉,那些立不义的法律和写危害文章的人!2就是枉屈小民,不予公断,剥削我穷民的权利,攘夺寡妇和劫掠孤儿的人。3于惩罚之日,灭亡由远而近的时候,你们将如何应付?你们将向谁求助?你们的财宝将弃于何地?4唯有屈伏在被俘之中,偃仆在被杀之下;然而祂的震怒并未因此而消逝,祂的手仍然伸着。①

5唉!亚述是我义怒的木棒,是这震怒之日的棍杖。6我要派遣她攻击一个邪恶的百姓,我委任她攻击我所愤恨的民族,掳掠劫夺,并且蹂躏他们,有如街上的粪土。7但是她没有这样想,她心里也没有这样计划,只图肆意破坏,剿灭不少的民族。②

8因为她说:我的首领们不都是君王吗?③9加耳诺不是与加尔革米市一样吗?哈玛特不是与阿尔帕得一样吗?撒玛黎雅不是与达默协克一样吗?10我的手既然征服了这些王国,难道犹太的偶像会成功吗?它们能保卫耶路撒冷吗?④11我如何对待了撒玛黎雅与其偶像,我不能照样对待耶路撒冷和她的神像吗?⑤

12迨至吾主在熙雍山和耶路撒冷完成了祂的一切工作时,祂必要惩罚亚述王心高气傲的功绩,与其目空一切的骄傲。⑥

13因为他曾说::我凭我的手力完成了这一切,因为我是聪明的;凭着我的智慧,我撤除了各族的界限,掳掠了他们的财宝,有如一强有力者倾覆了居高位的人。14我的手夺取了列国的财富,有如取诸窝巢;我兼并大地,有如拾取遗卵,没有谁敢鼓翼或张口噪鸣的。⑦15斧头如何能对用它砍伐的人自豪?锯如何能向用它的人自夸?好比竿杖打击那举起它的人,木棍反抗那非木的人!⑧

16因此吾主万军的天主将使她肥者变瘦,她的威武将代以炽燃,如同烈火一般。17伊撒尔的光,将是亚述的火,伊撒尔的圣者将变为烈焰,一日之内将烧尽她的荆棘和蒺藜。18她的丛林与其田园的华丽,必将彻底毁灭,她将如病者,日渐瘦弱。19她的丛林所余无几,一个儿童都能计算。

20到那一日,伊撒尔的遗民和雅各伯家的逃亡者,不再依恃打击他们的人,却诚心依赖上主,伊撒尔的圣者。⑨21遗民必将归依,雅各伯的遗民必将归依强有力的天主!22伊撒尔啊!你的百姓虽然多如海沙,惟其中残存者终将归化:决定的灭亡,是充溢着公义的。⑩23因为吾主,万军的上主必在大地上执行毁灭和断定的事。24因此吾主,万军的上主这样说:居于熙雍的百姓啊!不用畏惧亚述,虽然她像埃及人一样用木棍痛击你,拿起棍杖敲打你,25瞬息间我的愤懑即将终止,我将迁怒而消灭他们。26万军的上主将挥动刑鞭,鞭挞他们,有如昔日在曷勒布磐石打击米德扬一样,高举棍杖打击他们,有如在海中打击埃及一样。27迨至那日,她的重负将由你肩上卸下,她的重辄将由你颈上解除。27c破坏者来自撒玛黎雅:

28敌人来到阿雅特,经过米革龙,将他们的辎重贮存在米革玛斯。29他们穿过要隘,夜宿革巴黑。辣玛惊慌了,撒乌耳的基贝哈逃走了。30巴特戞林啊!你们应大声疾呼,拉依市啊!你们应该倾听!哈纳托特啊!你们应该答复他们!31玛德默纳奔散了,革平的居民逃避了。32这一日,敌人驻扎诺布,向熙雍女儿山,耶路撒冷的山岗招手。33看啊!吾主,万军的上主将用斧钺砍断枝条,伐去高出的枝干:居高位者必将降黜。34祂将用铁斧砍伐丛林,里巴嫩山林必将零落有如过熟的小麦。

注 释

恶贯满盈的官宦,将遭受的灾祸,不知是何所指。玛索辣经文只有「惟有屈伏在被俘者中,偃仆在被杀者下」一句,即请他们或将被俘流徙异国,或将遭受屠杀。这句话的原文,固然不甚清晰,但是学者的订正亦多属断章取义,我们认为仍须保留原文更较切实。  5节下半句大都译为:「他们手中所持的是我忿怒的棍杖。」有的人将「他们手中所持的」句略去,而译为:「是我忿怒的棍杖。」今按克撒讷(Kissane)予以订正。这里应注意的是,天主不但藉亚述惩治伊撒尔人民,而且也藉他们降罚那些激怒上主的人民。「掳掠」、「劫夺」、「蹂躏」、「破坏」、「剿灭」五个词句,描绘了亚述大军的残酷和毒辣(1314)。  亚述的许多首领,都是被亚述王所制服的王子,因而亚述王自称为「王中之王」(则267)。  依撒意亚在这里设想亚述王撒尔贡的妄自尊大。由于亚述二十年来一连串的胜利,使他骄矜自负。提革拉特丕肋色尔于公元前七四〇年占领阿尔帕得,七三八年占领加耳诺,七三二年占据达默协克。散尔贡于七二二年占领撒玛黎雅,七二〇年占领哈玛特,七一七年占领加尔革米市。10节经文欠妥,古译本各异,因而学者们各有自己的译文,本译文则系根据克撒讷和一些近代学者而订正的。按飞协尔(Fischer)与登讷斐得(Dennefeld)等人则译为:「有如我的手征服了这些王国,虽然他们的偶像多过耶路撒冷的偶像。」  本节给予依撒意亚一个发言的机会,撒尔贡的话,与亚述王的元帅官宦对希则克雅王所说的话颇相似,充满了狂妄倨傲。(参阅36章;列下1817-37编下329-20。)  「祂必要惩罚」的「祂」字,玛索辣经文作「我」字,指示上主亲自发言,不过这种造句法不甚相宜,文义亦感不太通顺。今根据希腊通行本和大多数的学者改译为「祂」字。上主在熙雍山和耶路撒冷所要完成的工作,即所谓涤罪的惩罚(44):惩罚犹大(2821294),拔除民族的罪恶。  1314两节是亚述王的矜夸自豪,他夸耀他的策略皆出于他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又自视为一只巨大的惊鸟,将其他的王国看作被占据的鸟巢。这种狂语,与祚尔(提洛王)自豪的话颇相类似(见23章)。  15节大意与7节同,亚述只不过是上主手中的棍杖,但他竟将所有的战绩都归于自己,先知揭露了他们的愚蠢,并警告他们,惩罚势将加于他们(16-19节):天主将使肥者变瘦,使他们的田园和山林焚于烈火。  「到那一日」,亦即亚述屠杀伊民之后,而遭受天主惩罚的那一日。犹大几乎完全灭绝于上主的审判,只有少数人将归向上主,不再像阿哈兹一样去依恃打击他们的敌人。  伊撒尔百姓虽然多如海沙,但由于即将遭受惩治——决定的灭亡,所剩的人数确实微乎其微了。这少数的遗民,必将忠于上主,归顺于祂。伊撒尔所受的天罚,彰显了天主的公义,对选民显示了祂的仁慈,对亚述人揭示了祂的义愤。天主对待亚述,一如对待米德杨的首领(民725),和沉溺于大海的埃及人(出1426)。  2734节:是亚述军队进攻耶路撒冷的叙事诗,描写敌人步步逼近,圣城几乎被敌人攻克的情形。27-34节一段内,有些地方系根据现代考订家予以修正的。所提的地名,除米革龙(Migron),拉依市(Laish),巴特戞林(Bath-Gallim),革平(Gebim)和玛德默纳(Madnenah)等处,不可考据外,其余的都是指示敌人由东北方面进攻的路线。敌人驻军于诺布时,自以为已攻克了圣城——耶路撒冷,便向她招手,表示侮慢。但是上主却像砍树枝,伐树干似的,突然降罚了敌军。这是预言亚述王撒讷黑黎布围攻耶路撒冷的一段史事。参阅37章。

 

 

 

第十一章

要义 亚述像一株耸立的大树,被天主伐倒了,再没有复兴的希望(103334)。选民虽然也像被砍断的树木,但是由于天主的决定,这个被砍断的躯干(选民),将成为万民救恩的施与者,绝对不会灭亡,她有复兴和荣耀的希望。选民的复兴完全有赖于依霞依树干上生出的「嫩枝」,换言之,即有赖于由达味后裔而出的默西亚。7章内先知说默西亚是天主保护选民的保证人,因而称之为厄玛奴耳。9章内先知说明了厄玛奴耳的使命,本章内又说明厄玛奴耳如何禀受天主的神,执行自己的职务。当他诞生时,背离的选民,必将归服祂,重新成一民族——天主的圣民,与上主重新缔结新约。归顺上主的,不仅限于飘泊流离的伊撒尔人,且也包括列国的异族。因为祂将是万民的旗帜,祂驻节之地,将辉煌无比。根据11节,默西亚将召集选民和异族,使之皈依天主,并使他们藉自己的功勋获得救恩。这是依撒意亚书最常见的思想(见568)。在若望福音里,有这样的几句话:「盖法预言了耶稣将为自己的民族而死,诚实,他不仅为这一民族,而且也是为使那些离散了的天主的子女而死,使他们合而为一。」(若1151-52)。天主的这种崇高工作,使先知大受感动。在这感动的情绪中,又写了一篇诚挚的感恩歌(12章)。就以上关于本章内容的论据,可以明白1112两章有着密切关系的,可作为厄玛奴耳书(7-12章)的绪言和结论。有些现代考订家将这1112两章分成许多片断,并否认是依撒意亚的手笔。然而这些考订家意见的分歧,却使我们怀疑他们没有客观的论证。我们经过了审慎的考虑,仍找不出适当的理由,使我们可怀疑11章不是依撒意亚的作品;至论12章,我们以为也是这位大先知的手笔。然而由于语气的异同,可能是由依撒意亚的门生日后所补充的。至于这两章的著作期,殊难确定。有些人以为:111-9是写于阿哈兹时代。10-16节写于充军时期或以后。有些人以为:11章是著于撒玛黎雅亡国之后(公元前七二二年),而12章或许是由先知的门人于充军期间所补录的一篇。

章旨 1-5新熙雍的君王,是依霞依的后裔,充满上主的神,是至善至义的默西亚。6-9新熙雍的居民在厄玛奴耳指导下,和平相处。10-16到处离散的伊民和异方民族都要归向天主。

1由依霞依的树干将生出一个嫩枝,由它的根上,将发出一个幼芽。①2将要住在他内的上主之神,是智慧和聪敏的神,超见和刚毅的神,明达和敬畏上主的神。②3他将以敬畏上主为快慰,③他必不照他眼见的施行审讯,不依他耳闻的执行判断。4他将以正义审讯微贱者,以公理判断世上的谦卑者,以他口中的棍杖打击暴戾者,用他唇边的气息诛戮阴恶者。④5正义将是他腰间的束带,忠直将是他胁下的佩带。⑤

6豺狼将与羔羊共处,虎豹将与小山羊同宿;牛犊、幼狮和肥畜一同居住,一个幼童将看守着牠们。7牛和熊将一起放牧,牠们的幼雏⑥将一同伏卧,狮子吃草与牛一样。8乳儿将游戏于蝮蛇的洞窟,断乳的幼童将手按毒蛇的穴口。⑥9在我的整个圣山上,人不致受损伤,也不致于丧亡,因为上主的智识充乎大地,有如水弥漫了海洋。⑦

10那一日,依霞依的根子,将是万民的旗帜,列邦必将归附他;他驻节之地,将是辉煌的。⑧11迨至那一日,吾主将二次举起自己的手,赎回他百姓的残存者,即存留于亚述、埃及、帕特洛斯、雇市、赫蓝、熹讷哈尔、哈玛特和海岛上者。12他将向列邦高举旗帜,召集伊撒尔的流徙者,由大地四极聚集犹大的离散者。⑨13厄弗辣因的嫉妒必将止息,犹大的仇视势必消灭;厄弗辣因不再忌恨犹大,犹大亦不再敌视厄弗辣因。14但他们将向海岸侵袭培肋胁特的山地,一起掳掠东方的子民。厄东和摩阿布将受他们的统治,哈孟子民将隶属于他们的权下,⑩15上主将使埃及海湾全然涸竭,【将藉自己嘘气的威力】朝大河挥手,击之成为七个支流,使人穿着鞋即可渡过。16为他百姓中的遗民,即为在亚述国所留下者,将有一条大道,如同伊撒尔当日由埃及出来一样。

注 释

依霞依是达味的父亲。先知不但说默西亚是达味的后裔,还说他将是生于微贱的达味王室的一位。「嫩枝」「幼芽」不是生于一棵茂盛的树,而是生于一个被砍倒的树干。亚述这株大树将完全消灭,由依霞依的树干反而生出选民和万民的君王。  本节内,先知说明默西亚之所以能善尽厥职,是因为他禀赋了天主之神。「天主之神」,在此不是指天主圣三的第三位,仅是指天主的养育、庇护和照顾万物的神力。旧约时代,天主没有将自己内在的生活揭示于人,「永生天主的启示」(Revelatio Deiviventis)是由耶稣揭示人类的。基督信徒读到了先知的这些话,一定可以明暸它的深意;无疑地,也会知道「天主之神」,是指天主圣三的第三位,这是凭藉福音的光,能理解这句话的深义,但旧约时代的人们仅能意识到「天主之神」是指示天主的神力而已。先知以六个名词来形容存于默西亚之内的「天主之神」,藉此也说明了「天主之神」赋于默西亚灵魂上的特征,换言之,天主之神将藉着默西亚完成祂的工程,因为默西亚将是伊民和万民的君王(10-16)。天主之神赋予他六种神恩,使其能善尽厥职:「明智」和「聪敏」包括默西亚对天主隐奥的实体的洞烛和鉴别善恶的机智。「超见和刚毅的神」,说明默西亚执行王权有着明晰的决断和刚强,相当于厄玛奴耳的「神奇的谋士」和「强有力的天主」(95)的两个名号。「明达和敬畏上主的神」,亦即所谓「智慧的肇端」,虔敬和笃信。因此我们可以说,默西亚整个的生活受着天主的支配。或问:「天主之神」是六种神恩?抑或是七种神恩?根据希伯来文,无疑地是六种,但希腊和拉丁通行本将「敬畏」一词,分作「敬畏」和「孝爱」,则是七种了。或问:圣教会所谓「圣神七恩」的道理,就没有根据了吗?说没有根据,仅是表面的,治经学者认为「敬畏」一词,实际上包括着「孝爱」。伐加黎博士跟着圣厄弗稜(St. Ephrem)以为「天主之神」本身就是一种主要的,甚或基本的恩赐(Donum Centrale vel si mavis fundamentale)。伐氏又以圣殿中的灯台来比拟这七种恩赐,按出2531-37:灯台的躯干和枝叉,都是纯金制的,灯台两侧有六个枝叉,灯台上制有七盏灯位。有如一座灯台有七盏灯,两侧的六盏都是主要灯干的附属物:这样「天主之神」是主要的恩赐,其余六种都是由这主要的恩赐而来的。天主圣言降生为人,充盈着恩宠和真理……从他丰满的泉源里,我们都领受了恩宠,而且恩上加恩(若114-16)。只要信徒生活在耶稣内,必能领受天主圣神和圣神的各种恩宠。  「祂将以敬畏上主为快慰」一句,经文欠妥,大意是说:默西亚对于天主时时表现诚心悦服。诚然,这句话在新约中屡次应验在耶稣身上,他不但以执行天主的旨意为自己的食粮,而且还完全承行了天父的旨意,藉圣神的感应,顺听了天父的命令,全然翁合了天父的旨意。  「不依眼见的施行审讯……。」第三节下半句说明默西亚的智慧和聪敏的审判。第四节特别提出他凭藉刚毅的神,对微贱者和谦卑者加以庇佑。「打击暴戾者」,现存的玛索辣经文作:「打击大地」,今改。按若望默示录1915节亦有类似的语法,就是说默西亚的判断具有自然的执行效能,他的定谳是极公平的,正义的。  「正义」「忠直」是默西亚执行王权的标准,按圣保禄:信徒应「以真理作束腰的腰带,以公正作护胸的坚甲」(弗614)。  6-8节一段,先知描述默西亚以正义和忠直获得治国的效果——伟大的和平。为说明这个和平,先知提及了原祖犯罪前在地堂里所享的和平(创2章)。默西亚来时,将有同样的现象,无疑地,这象征默西亚赐予具有善意者的和平,也许暗示世界末日将有的景象。那时将有新的天地,因为「受造物正在引领远瞩天主众子的显现,因为受造物隶属于虚幻……但受造物仍然企望能解脱败俗的束缚,获享天主子女自由的光荣。我们知道,一切的受造物直到现在,同在悲叹劬劳」(罗819-22)。应该注意的是,依撒意亚预言的大意,为罗马大诗人味吉尔(Virgil)收入他的第四首牧歌里。  「整个圣山」即熙雍山。这圣山,根据这段经文的深意,象征默西亚的国度,这国度的界限就是大地的自然界限,因为天主的智慧,将于默西亚降生时,充盈大地。因此在熙雍圣山,即在天主的国内,人们没有彼此加害的事端,没有破坏的情形,恢复了世界和人类的原始和平。  天主在世的国内,默西亚必将树立有如一面旗帜。战场上一树起旗帜,军队即群趋聚集。默西亚降生在世,不但选民要归向他,就是天下万民也要聚集到他那里。「他驻节之地将是辉煌的」,因为他是充满天主之神的厄玛奴耳。古代治经学者将「旗帜」一词,解作吾主耶稣肩负的十字架,故此将「他驻节之地」解成「他的坟墓」。这种解释虽足动人,但毕竟不是圣经的涵义。  11-12两节,先知预言在默西亚时代,天主将赎回散居世界各地的伊撒尔人。依撒意亚先知一如欧瑟亚(欧11511)和匝加利亚(匝1010)两位先知,将伊民的敌国:埃及和亚述视为伊民的流放之地。帕特洛斯(Pataros)和雇市(Cush)为埃及属地;赫蓝(Elam),熹讷哈尔(Sennar)和哈玛特(Hammath)在亚述辖区(创101417)。「海岛」指地中海东方的群岛和意大利的南部。「残存的人」,在这里不是指经过天主的审判而余下的遗民,而是指放逐期后散居世界各处的犹太教民(Diaspora)。天主昔日由埃及人的暴虐下救出自己的子民,同样在默西亚时代再次举起手来,赎回自己的百姓。13节说明犹大与厄弗辣因以前的互相嫉妒,互相仇视,在此时会完全消失,成为一个团结的民族(耶31831634233715-289112235)。  这个团结的民族,如在达味时代,将如一只凶猛的鸷鸟攫搏他们四周的敌人:培肋协特,游牧之民(东方子民),厄东人和哈孟人,终于制胜了他们,使他们做了自己的藩属。有人或问:默西亚的统治,既是和平的(6-9),为什么团结的伊撒尔在默西亚时代,还要穷兵黩武,讨伐他们的仇敌?默西亚降生以后,散居世界各地的伊撒尔,实际上并没有统一,也没有接受默西亚,这该怎样解释?首先我们该注意,先知们是以过去的事来说明未来的事,比如依撒意亚为说明统一的伊撒尔将有的威信和光荣,乃将达味王朝所作的大事来比拟(撒上171827章;撒下10章等)。其次,许多预言是有条件的,假定条件没有满全,预言是无法应验的;再次,几段预言的应验与否虽然由于人的自主,按字面的意义似乎没有应验,但是假使我们仔细研究圣子降生的奥迹,不能不承认天主将自己的爱子赏给了我们。这个恩赐千万倍地超越了我们所能希望的,和先知们所想象的。降生的默西亚不但是达味的后裔,也是天主的圣子。吾主耶稣的国度(圣教会),虽然建立在世上,但不属于这个世界,她仅是天国的预备。这个国度的超然组织,不在外表,而在乎信友与降生的天主圣子的密切结合,形成圣保禄所说的「基督的妙身」。  1516两节,先知陈述天主为使自己的遗民从容地由放逐之地归回福地,将撤除各种障碍,重行领导百姓脱离埃及时所显的神迹。「埃及海湾」即指埃及与西乃半岛分界的红海。上主将使红海再度涸竭,一如梅瑟时代。但因遗民不但放逐于埃及,并且流徙于亚述(11节),故此上主涸竭了红海,也要在亚述施展祂的威能,救回自己的百姓。「大河」即幼发拉的河。「分成七个支流」,是说河水分散,给人容易渡过。

第十二章

要义 参看前章的要义

章旨 12蒙受救恩的人,应该称谢上主,一如昔日渡过红海的伊民。3-6在外邦民族中,也当歌颂光荣救主,宣扬祂的圣德。

1那一日,你将说:上主!我要称颂祢,祢虽然生过我的气,但祢的怒气已经止息了,并且祢还抚慰了我。①2看哪!天主是我的救援,我要依靠祂,毫无畏惧,因为上主是我的力量,我的歌颂:祂成了我的救援。

3你们要愉快地从救援的泉源里汲水。②4那一日,你们必要说:应该称颂上主,呼号祂的圣名!应将祂所作的宣告万民,应记住祂的圣名是崇高的。5请歌颂上主!因为祂行了显赫的事,这事应该遍传天下!6熙雍的居民啊!你们应该欢呼喜庆,因为伊撒尔的圣者在你们中间是伟大的。③

注 释

「那一日」,即指上主赎回自己百姓的那天。先知在这里似乎以教诲的口气,劝勉蒙救的人,尽力称谢施救恩的圣者。「我要称颂你」一句中的「我」字,表示那些被默西亚救赎的民族。  「救援的泉源」,即指默西亚赐予人类丰满的救恩。拉丁通行本作:「从救主的泉源」,更较具体化。这种译法,虽与字面意义不符,但与本章诗歌的涵义极相符合。  根据依撒意亚的神学观点,熙雍是默西亚国度的京都,伊撒尔的圣者住在那里,显扬自己的光荣。这样,熙雍为崇敬天主的人和默西亚的信徒,成了恩宠的泉源。诗人在咏877论到熙雍说:「那里的百姓欢忻鼓舞的时候,要歌唱说:我的泉源都在你内!」


上一篇:第一章 绪言
下一篇:第十三章至第二十三章 对外邦人所宣示的神谕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