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章旨 1-6纳曷米一家逃难到摩阿布;7-13纳曷米回家并劝两个儿媳各回娘家。14-22曷尔帕别离婆母,卢德传却随婆母到了白冷。
1当民长执政时,国内发生了饥荒。有一个人,带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从犹大白冷到摩阿布乡间去旅居。2这人名叫厄里默肋客,他的妻子名叫纳曷米,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名叫马赫隆,一个名叫基肋雍,都是犹大白冷厄弗辣塔人。他们到了摩阿布乡间,就寄居在那里。①3后来纳曷米的丈夫厄里默肋客死了,留下她和她的两个儿子。4他们都娶了摩阿布的女子为妻,一个名叫曷而帕,一个名叫卢德。他们在那里大约住了十年。5她的两个儿子玛赫隆和基肋雍后来也相继去世,那妇人就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丈夫所弃舍了。6她与她的两个儿媳从摩阿布乡间起程归家,因为她在摩阿布乡间听说天主垂顾了祂的百姓,赐给了他们食粮。②
7于是她和她的两个儿媳,离开寄居的地方,取道回犹大故乡去。8纳曷米对她的两个儿媳说:「你们去吧!各自回自己的娘家去吧!愿上主待你们仁慈,如同你们待了死者和我一样。9愿上主使你们在你们新夫的家里,各得安居。」于是她就吻了她们;她们便放声大哭,10向她说:「我们情愿同你回到你的民族中去。」11纳曷米答说:12「我的女儿们啊,你们回去吧!你们走吧!我老了,再不能嫁人;如说我尚有希望,今夜竟嫁人,也怀妊生子,13你们又岂能等待他们长大,持身守节不嫁人吗?我的女儿们啊!不要这样!有了你们我反更苦了,因为上主伸手与我作对。」③
14她们于是又放声大哭。曷尔帕吻了自己的婆婆,便回去了;卢德却仍依恋着她,不忍离去。15纳曷米向她说:「看!你的妯娌已回到她民族和她神祇那里去了,你也跟你妯娌回去吧!」16卢德答说:「你别逼我离开你,不跟你回去。你到那里去,我也到那里去;你住在那里,我也住在那里;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天主,就是我的天主;17你死在那里,我也死在那里,埋在那里;若不是死使我与你分离,愿上主如此对付我,更可加重。」18纳曷米见她执意要与自己同去,就再不劝阻她了。④19她们二人同行来到了白冷。她们一到了白冷,全城的人都为她们所惊动。妇女们惊问说:「这是纳曷米么?」20她向她们说:「你们不要叫我纳曷米,你们应叫我玛辣,因为全能者待我好苦!21我去时圆满,如今上主使我空空回来。上主既责罚我,全能者既然使我遭难,你们为什么还要叫我纳曷米呢?」22纳曷米同她的儿媳摩阿布女子卢德回来了,她由摩阿布乡间回来了。正在开始收大麦的时候,她们到了白冷。⑤
注 释
① 1-2在谁为民长时有了这次饥荒,史无明文,故不敢确定。依理推论,波哈次既是撒耳孟的儿子,撒耳孟又是辣哈布的丈夫(吗1:5苏2:3;6:22),波哈次至达味又只隔了三代,故此时期不得过早,亦不得过晚,大抵是在民长时期之中叶。犹大白冷乃吾主降生之地,冠以犹大,以别于则步隆地内之白冷(创35:19苏19:15民12:8)。摩阿布在若尔当河东(创19:37户31:13,20申2:9)。看来是特别肥沃的一个地方。参见依16耶38。厄弗辣塔乃白冷之旧名,因与厄弗辣因一名易相混乱,故后改称白冷。 ② 3-6依法律希伯来人不能与异族人结婚(出34:11,16申7:3)。「卢德」一名,有「伴侣」的意义,她是玛赫隆的妻子(4:10)。纳曷米夫死子亡,只身无靠,久居在外,不能不思恋故乡;故在她得知上主垂顾自己的民族以后,就立即上道,速归故乡。 ③ 7-13这一段写得何其生动感人,真切可爱。「自己的娘家」,不说父家,是因为东方妇女与男人分开居住,女儿常与自己的母亲住在一起。参见撒下13注二。「纳曷米答说……莫非我……」纳曷米的心意,总在打算不要亏负她的两位年青媳妇的韶华,以为她们不愿离开自己,是希望日后能得到她们自己亡夫的一个兄弟为丈夫。卢德全篇的中心思想,在此已点破(创33:8申25:5,10)。「我的女儿们啊……有了你们……」意谓:女儿们!不要与我在一起,上主既与我们作对,你们决没好日期可过。我实在迫于不得已与你们分离,我的苦楚远在你们的苦楚以上,你们的前途尚有希望,我却已是个绝望的人。你们如跟我去,反更苦了我这绝望的人。 ④ 14-18七十贤士本,在「曷尔帕吻了自己的婆婆」一句后,增:「便回自己的家乡去了。」「……她的神祇……」指摩阿布民族所敬的神——革摩市。纳曷米此处是依照当时一般民族的思想说话,以为宗教随人地而异(撒上16:19)。卢德的答词,何其慷慨激昂。她因与伊撒尔人同居,认识了伊撒尔的天主,就不顾一切,投奔到祂的翼下(2:12)。怕她的婆母不信,就呼上主作证。「愿上主如此对付我,更可加重」,意谓:如我心不诚,不践所许,愿万能永在上主,如此罚我,「更可加重」。这与「上主永在」一句,同时伊民发誓时,所用的庄严誓词。 ⑤ 19-22妇女们惊问说:「这是纳曷米么?」纳曷米久居在外,经历多少忧患,昔日认识她的妇女们,一见她的容貌大为改变,就不胜惊讶,问她是不是纳曷米。「纳曷米」意谓甘甜可爱;「玛辣」意为酸苦无福。「……待我好苦,」我去时,夫在子存,如今单身归来,前途渺茫,身畔虽有一年青儿媳,是我的安慰,却也是我的苦楚。「正在开始收大麦的时候,」即四月之间,逾越节前后。参见撒下21:9出9:31,32肋23:10-14。天主上智使她们这时到了白冷,藉着田园的生活,完成了卢德的婚事。22节引起下章内所述的事——收麦。
第二章
章旨 1-7卢德往波哈次的田里去拾取麦穗;8-14波哈次百般善待她。15-23收割完毕,再回来与婆母住在一起。
1纳曷米的丈夫厄里默肋客家族中,有一个名叫波哈次的,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2摩阿布女子卢德对纳曷米说:「我愿到田地去拾麦穗,我在谁眼中得宠,就在他后面拾取麦穗。」纳曷米答应她说:「我女,你去吧!」3她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后面拾取麦穗。不意,她去拾取麦穗的田,正是厄里摩肋客族中人波哈次的田。4当时波哈次正从白冷来,向收割的人说:「上主与你们同在!」他们答应他说:「愿上主祝福你!」5波哈次问监督收割的仆人说:「那是谁家的女子?」6监督收割的仆人答说:「是那有摩阿布乡间与纳曷米归来的摩阿布女子。7她事先请求说过:让我在收割的人后面拾取麦穗。她来到这里,从早晨直到现在,常在这里没有回家片刻。」①
8波哈次向卢德说:「我女!你听我的话,你不要到别人的田里去拾取,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同我们的使女在一起。9你看仆人们在那里收割,你就跟他们去,我已吩咐了收割的人,不要难为你,你渴了,可到水罐那里去喝仆人打来的水。」10卢德就俯首至第,叩拜他说:「我何故竟蒙你如此垂青,眷顾我这外方的女子?」11波哈次答应她说:「自你丈夫死后,你对你婆母所做的,并你如何离开了你的父母和家乡,来到这素不相识的民族中,人家都一一告诉了我。12愿上主报答你的功绩,愿你跑来投奔祂翼下的上主,伊撒尔的天主,所赐与你的报答是丰满的!」13卢德答说:「我主!我虽不是你婢女中的一个,竟在你眼里得宠,你安慰我,对你的婢女竟说出这样动心的话!」14她就坐在收割的人旁。波哈次递给她烘焙的麦穗。她吃了,也吃饱了,还有剩下的。②
15她起来再拾取麦穗。波哈次吩咐他的仆人说:「即便她在麦捆中拾取,你们也不要羞辱她;16并且要从麦捆中,为她抽出些来,留在地上让她拾取,不要叱责她。」17她在田间拾麦穗,直到晚上,将所拾的打了约有一「厄法」的大麦。18她背着回城里去了。叫她的婆母看她的收获;又将吃饭后剩下的东西,拿出来给了她。19她的婆母问她说:「你今天在哪里拾麦穗,在哪里作工?愿那体恤你的人得福!」她就告诉她婆母,自己在谁那里工作,并且说:「我今天在他那里工作的人,名叫波哈次。」20纳曷米对她的儿媳说:「愿这人蒙受上主的祝福,因为他没有忘却自己对生者死者所应有的慈爱。」纳曷米又向她说:「他是我们本族中的人,且是我们亲支中的一个。」21摩阿布的女子卢德接着说:「他对我说了:你常同我的仆人在一起,直到他们收完了我的庄稼。」22纳曷米向自己的儿媳卢德说:「我女,你更好跟着他的使女去吧!免得在别人的田里遭受难为。」23卢德就紧随着波哈次的使女拾麦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小麦,然后仍旧回来,与自己的婆母住在一起。③
注 释
① 1-7「我愿到田野去拾麦穗……」卢德一到白冷,就设法解决她与婆母的生活问题,不辞勤劳,不耻贱役。穷人到人家的田里去拾麦穗,原是他们的权利,在法律上明文规定要伊撒尔的地主,优待当地的穷人和外方人。参见肋19:9;23:22;申21:19,21。不过得多得少,就要看地主和收割的人的慷慨大方了。(参见10节。)上主的手引她到了一人的田里,在那里她不但得了意外的收获,还找到了自己安身的地方。「上主与你们同在,」「愿上主祝福你,」这两句话是宗教的问候祝福语,另外在收割时,如彼此见面,就应当如此祝福(咏29:7,8)。圣教会日后在自己的礼仪内,也借用了这两句话。「没有回家片刻」一句,原文意义不明,各译文也不一致。希腊译本作:「没有休息片刻」。有些学者译作:「只限制坐在凉棚旁休息片刻。」 ② 8-14波哈次如此好待卢德,卢德受宠若惊,就倒身下拜。此为东方人习行的礼节(创18:2-4;33:6撒上25:23,41)。波哈次大抵从监督收割人的口里(6,7两节),得知了卢德对她的婆母所行的事。「素不相识……」,原文作:「昨天前天还不相识……。」「翼下」是诗人爱用的词句(参见咏19:8;36:8;57:2;63:8;91:4),以飞禽翼护幼雏的情状,来象征天主的护佑(申32:11玛23:37)。「烘焙的麦穗」,至今尚是巴力斯坦一带农夫中意的食品(肋2:14)。「还有剩下的」,是她故意留下以享婆母的(18节)。 ③ 「……将所拾的打了」,以便携带。一「厄法」约合我国三斗余。(参见肋14章七注。)这样的收获,是卢德勤劳的结果,也是波哈次乐善好施的赐与。纳曷米见了她的收获,就不胜惊讶,问他在谁家田里工作,愿那厚待她的人受上主的祝福,「因为他没有……」。纳曷米一听见波哈次,就说:「这人是我们的亲族」;立即想到他对于自己的义务,愿利用这良好的时机,来完全她对卢德所怀的心愿,所以对她说:「我女!你更好跟着他的使女出去吧!……」收割大麦后,三星期内就开始收割小麦。本章末节又如上章节,引起下章所述之事——打麦。
第三章
章旨 1-6纳曷米计划成全卢德与波哈次的婚事;7-13卢德夜访波哈次;14-18卢德回家报告婆母。
1她的婆母纳曷米向她说:「我女!我不愿为你找个地方,使你安身吗?2如今你同他的使女常在一起的波哈次,不是我们的亲族吗?看啊!他今夜要在场上簸大麦,3你去沐浴,抹油,披上你的外衣,下到场上去,唯不要使人认出你来,直待他吃喝完了。4到了他睡觉的时候,你须认清他睡觉的地方;然后就去掀开他脚上的外衣,卧在那里,他会告诉你,你所应作的事。」5卢德回答她说:「你所嘱咐我的,我必依照遵行。」6她便下到打禾场上,作了她婆母所吩咐她的事。①
7波哈次吃了,喝了,心中舒畅,就走到麦堆旁睡下了。卢德暗暗地去掀开了他脚上的外衣倒卧在那里。8正在半夜,那人遂被惊起,往前屈身一看,见一个女人睡在他的脚旁,9便问说:「你是谁?」她答说:「我是你的婢女卢德,你伸开你的衣襟,覆在你婢女身上吧!因为你是我的亲族。」10波哈次说:「我女!你是上主所祝福的!你所施的仁恩,后者实胜于前者,以致于贫富的少年,你都没有跟随。11我女!如今你不用害怕,凡你向我所说的,我都愿为你做到,因为我本城的人,都知道你是一位贤德的妇女。12固然,我是你的亲族,然而还有一位,比我更近,13今夜你睡在这里,明早如他愿意,尽亲族的本分赎你,那很好!如果他不愿意,我便赎你,上主永在!你尽管安心睡到天明」。②
14她就在他的脚旁睡到天明。在人能彼此辨识以前,她就起来了。波哈次说:「不要叫人知道有妇人到场上来了;」15他又接着说:「伸开你所披的外衣,双手拿住!」她就拿着,波哈次量了六斗大麦给她,放在她肩上,她背着回到城里去了。16她到了她婆母那里婆母就问说:「我女!事情怎样?」卢德就向她述说那人对她所作的一切;17并说:「他还给了我这六斗大麦,因为他向我说:你不要空手回去见你的婆母。」18纳曷米说:「我女!你等着吧!直到你知道这事究有什么结果,因为这人除非今日把这事办成,是不会安心的。」③
注 释
① 1-6「找个地方,使你安息吗?」纳曷米到此说出了她对媳妇久怀的心愿。婚姻的目的,原是使人心有所寄托。「今夜……」犹大山地一带,入晚由海面吹来海风,农人用此海风簸麦。纳曷米给卢德出的主意,实在有点特别,然而也有她的理由:纳曷米以波哈次为自己最近的亲族,依当时风俗娶卢德,给死者立嗣;纳曷米看来是一位敬畏天主的妇女,她出的主意,外面虽奇特,内中却没有什么相反天主的法律,或使波哈次违犯正义的事;她与卢德同居十余年;知道她的本性,并由卢德和别人的口中,知道波哈次的为人,所以就坦白地给卢德出了这样奇特的主意。「外衣」,入夜可以用来遮身(出2:25,26)。「掀开他脚上的外衣……」巴力斯坦一带,至今犹然,如场上存有要簸的庄稼,地主就睡在场上,以防盗窃。用具很简单,和衣就地而卧,再用大衣将自己的脚部盖住,以免夜露。 ② 7-13「你伸开你的衣襟……」,衣襟原文作「羽翼」。卢德用这句话,委婉地向波哈次提出来求婚的事(则16:8)。卢德既知亲支对自己的义务,又知波哈次十分喜爱她,就毫不犹豫地说明了她的来意。前数节描写卢德的为人,这几节状述波哈次的品性。波哈次见她如此忠良,不求自己的幸福,只求承行上主的圣意;夫在,对夫矢忠,夫死,为他求婚立嗣,所以说她所施的恩惠,后者(给死者生子立嗣4:14,15)关于前者(对于死者和婆婆的孝爱1:8;2:11),称她为贤德的妇女,对她更敬爱不已。她既向他老实说明了自己的心愿,波哈次又何能辜负她的一片至诚,所以就在更近的亲族不愿赎她的条件下,慨然应允了她的要求。「你尽管……」,叫她安心睡到天明,是不愿她冒深夜独自返家的危险。 ③ 14-18「妇人」,当然是指的卢德。波哈次是一位细心的人,不能不顾及卢德和自己的名誉。另外在这光景中,他更有义务顾及卢德的身分,因为卢德是为他冒险而来。所以在黎明以前,就叫她赶快回去,怕由这次夜访生出嫌疑来。「六斗大麦,」原上作:「六大麦」,无定量名,大抵指当时普通所称的量名「色阿」(Seah),即三分之一「厄法」,约十二公升。六「色阿」大麦,约七十二公升,合我国六斗余。「她背着回到城里去了」,原文作:「他到城里去了」,指波哈次文义亦通。他把大麦放在卢德身上后,自己就上城里去了。「因为这人除非……」纳曷米真是一位富有人生经验的老太太,听了媳妇所说的话,就知事必有成,所以劝她的媳妇安心等待事情的发展。
第四章
章旨 1-12波哈次在城门旁商讨卢德的婚事。13-17波哈次娶卢德。18-22达味的祖谱。
1波哈次走上城门,坐在那里。可巧,波哈次所说的那位亲族,正从那里经过,他对他说:「某兄!请过来,坐一坐!」他就过来,坐下了。2波哈次由城内的长老中,邀请了十位,对他们说:「请你们在这里坐一坐!」他们就都坐下了。3波哈次对那亲族说:「从摩阿布地方回来的纳曷米,现今愿意卖我们兄弟厄里默肋客的一块田。4我现今当着在坐的,及民众的长老前,向你说明,请你细听:若你愿意赎,就赎;若你不愿意赎,请告诉我,叫我好知道,因为除你应赎之外,就是我了。」他答说:「我赎。」5波哈次接着说:「你从纳曷米手中买田的那一天,也应赎娶亡者的妻,即摩阿布妇女卢德,好给死者在嗣业上留名。」6那位亲族答说:「我不能为我自己赎了,免得我的产业受害,你为你自己赎我所应赎的吧!我是不能赎了。」①7从前在伊撒尔中,对于买田和交易,有这样的一个风俗:为确证何事,人就脱下自己的鞋,交给自己的近人:这在伊撒尔中,算为权利交换的凭证。8那位亲族对波哈次说:「你为你自己买吧!」他就脱下了自己的鞋。9波哈次对长老所有的民众说:「今天你们作证,我从纳曷米手中,买了属于厄里默肋客及基肋雍与玛赫隆的一切产业;10玛赫隆的妻,摩阿布妇女卢德,我也赎来作我的妻子,好给死者留名,继承他的产业,不叫死者的名字,在自己的兄弟和故乡的门户中,湮没失传。今日你们在此作证!」11坐在城门旁的民众和长老都答应说:「我们作证!愿上主使者走进你家的妇女,像似那两位曾建立了伊撒尔家庭的辣黑耳和肋阿。愿上主在厄弗辣塔大显德能,使你在白冷得享盛名;12又愿上主使由这少妇给你生的子孙所形成的家庭,恰如塔玛尔给犹大所生的帕勒兹的家庭。」②
13波哈次娶了卢德,她成了他的妻子。他走近了她,上主赐她怀妊,生了一个儿子。14妇女们对纳曷米说:「愿上主受颂扬,因为祂不忍使你今日缺少亲族,使在伊撒尔中有人称呼他的名字。15他是你心灵的安慰,是你老年的依靠,因为他是爱你的儿媳所生的;这样的儿媳,于你竟胜过七个儿子。」16纳曷米接过婴儿来,抱在怀里,做了他的保母。17临近的妇女给他起名说:「得了儿子;她们给他起名叫曷贝得;他就是达味的父亲依霞依的父亲。」③
18以下是帕勒兹的世代:帕勒兹生赫责龙,19赫责龙生兰,兰生哈米纳达布,20哈米纳达布生纳赫雄,纳赫雄生撒耳孟,21撒耳孟生波哈次,波哈次生曷贝得,22曷贝得生依霞依,依霞依生达味。④
注 释
①1-6「走上城门」,足见白冷城是建在一小山上(3:3,6)。昔日人民常在城门旁举行集会,处决案件(创23:10申16:18;25:7训10:15)。「十位」,为重大的事件,常应有十位人在场作证(申25:7-9撒上25:5撒下18:15)。「兄弟」,意谓亲属。「现今愿意卖……」是说纳曷米已卖了她丈夫的田,今愿亲属替她赎买,就无异再出卖自己的田地。关于伊民地产出卖的法律,参见肋25:10-28。在希伯来民族中,妇女没有继承任何产业的权利(户36:1-10),夫在归夫,夫死归子。如无子嗣,本族较近的亲属,应设法续妻,给亡者立嗣继业,免得一家之名中途灭亡。波哈次本应娶纳曷米,但纳曷米已年老(1:12),故改娶卢德。「免得我的产业受害……」,他说这话,是因为他已有妻有子,不愿再娶卢德,增加自己的负担,分享她的妻子和儿女所享的幸福和产业;而且他不愿白花钱,赎买这块终究不归自己的田,因为这块田终究归卢德由他所得的头胎男儿。这头胎男儿在法律上视为卢德前夫的儿子,应继承前夫的产业,所以他说:「我不愿意赎买了,免得我的产业受害。」 ② 2-12第七节是第八节的注脚。「从前」有这样的风俗,现在还存在。这句话绝不是证明卢德传出世较晚,因为同样的话亦见于申2:10民1:10。此处所述与申25:9所有相似的习俗,并非是一件事,参见咏60:10。辣黑耳同肋阿,是雅各伯——后改名伊撒尔——的两妻子。她们给雅各伯生了十二个儿子,即后来十二支派的祖先。(在法律上,凡婢女由主母的丈夫所生的儿子,亦视为主母的儿子,参见创29:16-30:14)。伊撒尔民族——家庭,完全是由这两个妇女所建立的。希伯来语「儿子」一字的语根,即来自「建造」,意谓家庭是由儿子造成的。「大显德能……」即谓赐此妇女多生子女,使你因她所生的子女而得享盛名。追念先祖(因为帕勒兹是波哈次直系的先祖),触景生情(犹大与波哈次与寡妇结婚,都是给死者立嗣,)使在场的人不能不想起昔日犹大与塔玛尔的事(创38)。 ③ 13-17「七个儿子」,意谓许多儿子(撒上1:8)。卢德得子,使失子失慰的纳曷米有了安慰和希望。「抱在怀里……」表示她以为自己的儿子(创30:3;48:12-16户11:12):民众也公然承认他是纳曷米的儿子(17节)。「他就是达味的父亲依霞依的父亲,」作者以这一句话结束卢德的历史,说明他写卢德的目的。 ④ 18-参见编上2:10-12玛1:3-6。赫责龙,参见创46:12户26:21;兰,参见编上2:9玛1:3;哈米纳达布与纳赫雄,刹那间出6:23户1:7;撒耳孟,参见编上2:11,51,54玛1:5;依霞依,参见撒上16:1-13。
附 注
兄弟立嗣律(Lex leviratus)
卢德传全书的中心思想与出发点,是「兄弟立嗣律」,其详情见于申25:5-10,其义务本只限于同堂嫡亲的兄弟,后推而广之,涉及本族任何较近的亲族。义务的大小与先后,由血亲之远近而定。有此义务的人,原文呼为「哥厄耳」(Goel),本书译为「亲族」或「亲友」。「哥厄耳」执行自己义务的举动,原文作「戛阿耳」(Gahal动词),即「哥厄耳」一字之语根,本书译为「赎买」(对物)或「赎娶」(对人)。
在一些情景中,如一本主涉及自己本族人的权利或义务时,圣经上常称之为「哥厄耳」。主要的情形有四:赎回本族因穷困而卖自己为奴的亲属的(肋25:47-49);替本家亲属报血仇的(户35:19-21);替本族亲属赎卖地产的(肋25:25);娶本族无子嗣而亡者的妻,给亡者立嗣的(创38:8申25:5)。卢德与波哈次所处的环境,属后二者(3:4-9;4:4-6)。按理波哈次应娶纳曷米,给厄里默肋客生子立嗣,但因纳曷米已年老,故改娶卢德。然卢德所生的儿子,却认为是纳曷米的儿子。参见卢4:14-17。
「兄弟立嗣律」的目的,是为避免一家族的灭亡,并为保持遗产分配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