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撒意亚的引言中,我们为容易解说依撒意亚的时代背景,曾将公元前第八世纪埃及和近东各国的史事陈述了一个大概(见依撒意亚引言第一章)。今为易于明瞭耶肋米亚和厄则克耳两位先知的时代背景,亦打算将一世纪半左右的历史,即自撒讷黑黎布(Sennacherib)围攻耶路撒冷(公元前701年)至居鲁士(Cyrus)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39年)的历史,简短地记述于下。
在这一百五十年中近东和埃及主要的大事是:亚述帝国沦亡(612—606年),新巴比伦帝国崛起,击败法郎讷苛(Neco605年),肃清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力斯坦的势力而独霸亚述;新巴比伦帝国灭亡(539年)和波斯帝国兴起(539—333年)。
无疑地,第八世纪的历史较之我们所要讲述的第七世纪以后的历史,尤为庞杂。因为这一世纪中,除亚述帝国外,在近东、美索不达米亚、赫蓝(Elam)、玛待(Media)等地域,尚有其他民族,如阿兰(Aram)联盟,乌辣突(Uratu)等民族。这些民族由于尚未完全隶属尼尼微(Nineveh),所以仍保持着独立;相反的,在第七、六、五、四这四个世纪中间,时常有一个大帝国统治近东各国。在此时期中,不论这帝国是亚述或巴比伦或波斯,而伊撒尔民族始终是这些大帝国的附庸。埃及为对抗亚述、巴比伦或波斯各帝国,时常企图占领巴力斯坦和叙利亚,但由于埃及的势力薄弱,不但不能保护巴力斯坦,而且数度为三大帝国所击败,称臣纳贡。为此,我们在陈述犹太民族的历史之前,必须要弄清楚:(一)亚述帝国末叶,即自撒讷黑黎布的围攻耶路撒冷至尼尼微毁灭的史事(公元前701—612年);(二)新巴比伦帝国自612年至攻陷巴比伦之年(539年)的兴衰史,以及(三)波斯帝国的兴起(自五五〇年至五二九年——居鲁士逝世)。我们希望将来在先知书下册,对犹太民族在波斯与希腊帝国(亚历山大Alexander所创立的希腊帝国,自333至212年)时代所遭遇的,再予以简单的叙述。
(甲)亚述帝国末叶简史(公元前701至612年)
自从亚述王撒讷黑黎布围攻耶路撒冷圣京遭受残败而退返巴比伦之后(公元前701年),又度过了二十年,在这一段时期中,亚述军队再没有进侵犹大。因之犹大与亚述帝国西南的其他国家,暂时获得了养精蓄锐的机会和半独立的状态。撒讷黑黎布平定了巴比伦二次的叛变之后(699—694),遂封自己的儿子阿秀纳丁松(Assur-nadinsum)为巴比伦王。约在六九六年撒讷黑黎布出兵讨伐基里基雅(Cilicia),擒获了该地反抗亚述的总督克鲁阿(Kirua)解往亚述,剥去他的皮肤,处以死刑。两年后(694年),撒讷黑黎布又率领大军攻击巴比伦。这次的战败可说是撒讷黑黎布在巴比伦为王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其时巴比伦人与赫蓝人结成同盟,赫蓝人进军攻下了亚述帝国的许多城市,掳去撒讷黑黎布在巴比伦为王的儿子阿秀纳丁松,占了亚述的尼普尔(Nippur),虽然亚述军队占了巴比伦的厄勒客(Erech)城,敌人却将亚述军队截成南北两段。撒讷黑黎布王这时的处境看来是非常的危险:自己的嗣子成了俘虏,亚述大部份已落在敌人手中,在巴比伦的亚述军队,又被阻于南部。若赫蓝国内不发生叛乱,赫蓝王加路市(Challus)不为赫蓝人所杀(693年),这次亚述帝国定然会崩溃的。赫蓝的内乱毕竟救了亚述。689年撒讷黑黎布又进攻巴比伦,在怒火中不但将巴比伦的珍物财宝抢掠一空,并且屠杀了城中的居民,将城中的宫阙、楼阁和神殿都予以破坏,又决阿辣突(Arathu)河堤,淹没了全城,因此希腊史家皆称他为「怒狂的亚述帝王」。
巴比伦城完全破坏之后,撒讷黑黎布遂专心致力于国家的内政,但后来他为他的妃子纳克雅(一名叫匝克雅Nakia=Zakia,恐为一犹太女子)所劝诱,在国家元老面前,立纳克雅的儿子厄撒哈冬(Esarhaddon)为太子,但这却激起了其他儿子们的忿恨,遂于六八一年年末,乘他们父亲于神殿敬拜神祇之际,将他杀死。参阅列下19:36注释。在石碑刻着的巴比伦编年史第三面记载:「忒贝特月(十月)二十日,亚述帝王撒讷黑黎布为自己的儿子所杀,撒讷黑黎布为亚述帝王凡二十二年,自忒贝特月二十日起,至阿达尔月(十二月)二日止,亚述发生内乱。阿达尔月二十八日他的儿子厄撒哈冬遂为亚述帝王。」按R号圆柱:厄撒哈冬确有几位兄弟起而谋反,至于谁或那几个兄弟被杀,由于文句不明,不得而知,参阅:旧约史书上册总论与颇耳(A. Pohl)所著的「Historia populi Israel,pag,24’et.31’」。
A 厄撒哈冬帝王(公元前681—669年)
撒讷黑黎布帝王被杀后,由于王位继承问题,国家发生了内讧,已为父王所立的继位者厄撒哈冬却远在外国南征北战,消息传来,他便迅速赶返尼尼微,在哈尼夏巴特(Hanigalbat)击溃叛军,救平了内乱。厄撒哈冬为人机警,作事英勇,在击败埃及之后,国势和威望遂与日俱增。他为取得巴比伦人的欢心,使召集工人将大水导入河渠,重修他先父所毁坏的巴比伦城,使大神祇厄撒琪耳(Esagil)的殿宇重复旧观,使流散的居民重新寄居城中,交还了他们的财产,并恩赐他们许多的特权。他自己拒受巴比伦人给他的「巴比伦帝王」的尊号,而仅以「巴比伦的太守」自称,人民对他所委任的第一位新巴比伦市长乌巴鲁(Ubaru)特别表示欢迎。国家恢复和平安宁之后,厄撒哈冬帝王为加强国防,再从事征讨,南征赫蓝,北讨基默黎(Cimmerians)民族,进军西方盟国,再藉这些盟国的人力物力,进攻埃及。
一向拒抗亚述帝国的赫蓝民族,于公元前六七五年突侵入巴比伦,攻下息帕尔城(Sippar)。洗劫之后,急速退返本国。同年他们的君王逝世,继位者乌尔塔雇(Urtaku)却改变政策,首先与亚述言和,归还被赫蓝军人所抢掠的神像。亚述帝国的东南邻邦从此相安无事。但是在北方却有劲敌崛起。基默黎——哥默尔(创10:3)和秀提雅民族(Scythians)犹如一股汜滥汹涌的洪流,所有的障碍都被它冲散,乌辣突国(Urartu)几乎不能抵受这股洪流,但她对抗的结果却使这股洪流分成东西二支:一股指向东方,一股流入西方。基默黎民族东部的将帅包围了玛待的城市克撒稣城(Kisassu)。厄撒哈冬在此危难之秋,为谋息事宁人计,遂将自己的女儿嫁于他们的君王巴塔突阿(Bartatua),但是玛待行省当时似乎已被吞并;这种政治性的联婚,所得的结果,仅能维系一时,决不会长久。厄撒哈冬以为这样可以专心攻击西方的敌军,但结果却不能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在西方曾对抗亚述的漆冬(Sidon)王阿贝得默耳卡特(Abd Melkart)亡命于基里基雅王散杜阿黎(Sanduari)。第二年(676年),厄撒哈冬将他们二人擒获,斩首示众。祚尔由于这次的教训,也收兵休战,与亚述讲和立约,获得了平等与独立,腓尼基和巴力斯坦的其他诸王,乃至希腊王皆感于祚尔所获的利益,也给亚述纳贡,按「破碎的号角柱」在给亚述进贡的西方国王中,也提及「犹大王默纳协」(参阅Pohl,op. cit. pag. 37’)。
亚述帝国西方最大的劲敌,要算是时时援助各民族对抗亚述的埃及国。厄撒哈冬决心要制胜她,但因地理关系,使他几乎陷于绝望。因为要征讨埃及必须经过北方,不惟路程遥远,且南方都是沙漠,进军更难,但厄撒哈冬并未因此罢休,于是他首先征讨阿剌伯沙漠的各部落,以作进军埃及的准备,以免遭遇侧面的袭击。终于在673年率领大军起程开往埃及。但同年二月亚述人为雇市(Cush)王提尔哈卡(Tirhaka)所挫败。厄撒哈冬并未失望,再次整军,671年七月遂击败雇市王,以致雇市军队溃不成军,退往埃及。亚述人赶程进军击溃了埃及大军,攻下门非斯(Memphis),将法郎提尔哈卡,他的子女和许多工艺人都解往亚述,掳获胜利品无算,因为不敢将埃及立为亚述行省,只好让各省在亚述人监视下由本地君主管理。厄撒哈冬虽没有进入雇市(爱提约丕雅)。但根据他的刻文,厄撒哈冬却自称为「埃及、帕忒洛斯和雇市的君王。」(参阅Pohl,op. cit.28,38.)。
厄撒哈冬在时,他的太子早死,继承权原应属于霞玛市松昆(Samas-sum-ukin)。但由于阿秀巴尼帕耳(Ashurbanipal)为人聪慧,精通文字和数学,在父君厄撒哈冬面前逐渐获得了特宠,厄撒哈冬召开大会,宣布阿秀巴尼帕耳为其太子和继位者,因此激起了许多妒忌,厄撒哈冬迫于无奈,只得将自己的帝国划分为二,宣布阿秀巴尼帕耳为亚述王,而霞玛市松昆为巴比伦王。厄撒哈冬以武力镇压了缙绅因不满他这种冒然的措施所发生的政变。在这些紊乱之时,又传闻三个埃及王的叛变,厄撒哈冬遂又率军出征,不幸中途染病,与世长辞,时在公元前669年11月。
B 阿秀巴尼帕耳(公元前669—626年)
阿秀巴尼帕耳在父王逝世一月之后,遂即位为王。对于继承问题,彷佛没有任何困难发生,这应归功于他的祖母纳克雅,因为他曾严命所有的官员矢死效忠阿秀巴尼帕耳,并将一切有反动嫌疑的人均处死刑。阿秀巴尼帕耳由于局势的迫切,只好追认他的兄弟霞玛市松昆在巴比伦的王权,实际上,霞玛市松昆始终隶属亚述巴尼柏耳,因为巴比伦南部是亚述的行省,巴比伦北部——霞玛市松昆辖区亦由阿秀巴尼帕耳任军事的最高统率。
阿秀巴尼帕耳禀赋超卓,且爱好文学、学术和数理等,而不喜爱战争。然而,一旦有事出征,却也是一位英勇的战士,一位雄才大略的统帅,堪称亚述最大的帝王,亚述末叶最显赫的君主。在尼尼微所建立的图书馆,不但记载了亚述的国史和文化,而且也把古代近东各民族的生活情形介绍给我们。关于这位帝王的事迹近代所发掘的古物顿多,所以他的事迹特别清楚详细,恐怕比之中世纪君王的事迹更为明晰。下面我们列举他为亚述帝王时所作的重要事业:
(一)六六九年亚述进军埃及,并未因帝王厄撒哈冬的中途逝世而中止,并且得叙利亚和近东之助侵入埃及,但是善待了仆撒默提苛——他以后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六朝代。669和662年,亚述帝国二次进侵埃及,大事劫掠,据获战利品不可胜数。
(二)由于亚美尼亚诸王的再起,基默黎及秀提雅相继成了亚述的联国。
(三)自655年至650年,亚述不断与赫蓝交战,终于克服赫蓝,将赫蓝首都秀商完全予以破坏。赫蓝终于灭亡。亚述得了胜利,但是这种胜利却给亚述帝国带来了危机。因为赫蓝的灭亡使亚述失去了可以阻止玛待和波斯民族侵入为患的前卫和保障。
(四)阿秀巴尼帕耳制胜阿剌伯游牧民族和达默协克。
(五)阿秀巴尼帕耳虽然不愿与巴比伦交战,但因为他的弟兄巴比伦王霞玛市松昆,虽拥有自己的辖境,实事上是隶属阿秀巴尼帕耳权下的,霞玛市松昆不能忍受这一点,所以暗中秣马厉兵,修筑防御工事,同时与许多邻国团结起来,一起攻击亚述,但结果为阿秀巴尼帕耳所击败,他的弟兄霞玛市松昆自焚于火中。这次战役不但使整个美索不达米亚蒙受破灭,且也耗尽了胜利者亚述的势力,以致后来未经久战,即为蛮族所制胜。
阿秀巴尼帕耳逝世后,他的儿子阿秀提拉尼(Assur-etil-ilani)即位为亚述王,至619年,凡七年。于此时期内,腓尼基和巴力斯坦等行省相继脱离亚述而独立。阿秀提拉尼逝世后,他的弟兄欣霞依市孔(Sin-sar-iskun)即位。他虽然聪明超卓,但亦无法整顿颓废的国势。巴比伦王纳波颇拉撒尔尔(Nabopolassar)和玛待王基雅撒勒(Kya-xares),互订盟约,使秀提雅脱离亚述之后,便联合进军攻打尼尼微,至612年尼尼微被攻陷——按所有文献所载,这是第一次。埃及帝国虽一向对抗亚述,但不满巴比伦和玛待两帝国势力的扩张,遂派军援助亚述,但结果徒使自己的军队遭遇溃败。亚述最后的一位君王阿秀巴里特(Assur-uballit),在尼尼微陷落之后,带领少数的残余部队逃往哈兰,企图在该处重新建立新亚述帝国。但是二年后(610年),巴比伦王纳波颇拉撒尔进攻叙利亚,占领了哈兰。四年后(606年),阿秀巴里特终于被杀。于是,举世惊恐而降服的亚述帝国便沦于灭亡。
(乙)新巴比伦的兴衰史(公元前626年—538年)
(A)纳波颇拉撒尔(公元前626至605年)
亚述的国势于阿秀巴尼帕耳在时,已趋于衰微,逐渐不能控制远方的属国。埃及王仆撒默提苛二世(Psametik Ⅱ)亦逐渐脱离亚述而独立,成为亚述人的最大敌国。其时亚述东方的两大敌国加紧侵犯亚述:一是由各部落联合成的玛待民族,二是印度日尔曼系的秀提雅民族。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亚述王厄撒哈冬为相安无事计曾将自己的女儿嫁与玛待王,这仅苟延残喘于一时,但最大危急并没有因此消除。此时巴比伦王纳波颇拉撒尔的势力也逐渐伸往南北。巴比伦人是不喜作战的民族,遂将统领大军,指挥作战的大权,交于玛待人。亚述亡后,纳波颇拉撒尔占据了最肥沃的地区,赫蓝占据底格里斯河东地区,而玛待王则控制亚述旧地,美索不达米亚和小亚细亚的一部。以后玛待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巴比伦王的太子拿步高,以维系两国之间的友好。
亚述最末的帝王阿秀巴里特王在哈兰附近战败后(610年),埃及王讷苛(Neco)若派兵援助他的盟国,必假道巴力斯坦,但犹大王约熹雅(Josiah)在默基多(Megiddo)不许他经过,然犹大仍为埃及击败,约熹雅死于这次战役中,犹大遂变为埃及的属国。然而埃及王及阿秀巴里特始终无法制胜玛待和巴比伦联军。纳波颇拉撒尔欲恢复亚述时西部的主权,遂派太子拿步高西征,在巴力斯坦击溃埃及大军,完全控制了巴力斯坦,但在胜利者要进入埃及之际,却传来他父亲在巴比伦逝世的噩耗,拿步高即刻班师回国,继承王位。
(B)拿步高帝王(公元前605至562年)
这位巴比伦帝王中最卓绝的拿步高,使已衰微的国势又快复了以前的势力和声威。他极力模仿古代哈慕辣彼帝王(Hammurabi)的功业,实际上也成功了。他最大的成功,不是他的显赫战绩,而是政治的优良和治国的贤明。所以巴比伦的许多刻文上,几乎找不到他的战绩,相反地,却都是他政治、建筑和制定新法律的记述和褒扬。圣经上讲到这位帝王出征的惟一史源是他与犹大国的战役(列下24:12)。
拿步高即位之初,巴力斯坦原相安无事,后约于公元前600年,轻浮的约雅金王不顾先知耶肋米亚的忠告,而叛离了巴比伦,拒绝纳贡。拿步高这时可能是由于国政不能脱身,仅命令哈孟和摩阿布等游牧民族攻击犹大。犹大也抵抗了这些攻击,但三年后(597年),拿步高亲率大军围攻耶路撒冷而予以占领。约雅金于京都陷落前三月逝世——死因不明,故王的继位者耶苛讷雅(Jeconiah)与他的母亲出城投降。巴比伦帝王遂将君王、他的母亲、王室、缙绅和工匠,一律带往巴比伦;被掳的人中,尚有年青的先知厄则克耳,日后他在被掳的人中执行了他先知的任务,同年拿步高遂立漆德克雅为犹大王。
公元前588年拿步高二次进军巴力斯坦,围攻耶路撒冷。埃及王曾派兵于巴力斯坦,欲解圣城之围,因此使巴比伦军队一时中止围困耶路撒冷,在击败埃及援军以后,耶路撒冷终被巴比伦军队所占领,掳去无数的居民,完全破坏了京城和圣殿(列下25章;耶52章)。
公元前569年拿步高的远征埃及,正与耶肋米亚和厄则克耳二先知的预言相吻合(参阅耶46:25;则30:10以下等节)。
拿步高晚年,国泰民安,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公元前562年,这位举世闻名的帝王便与世长辞。但在他为王时期,已开始有许多不利于新巴比伦的征兆。虽然在他逝世后,帝国的安全仍未遇到任何威胁。拿步高逝世后,他的儿子阿默耳玛尔杜克(Amel-Marduk)(按列下25:27-30耶52:31-34作厄威耳默洛达客(Evil-merodach)即位为王(公元前561年)。他即位仅两年,便为他的内弟讷黎草里撒尔(Neriglissar也许是按耶39:3作帝王的将帅之一讷尔戞耳撒勒色尔Nergal-Sharazer)所杀,篡位称王(公元前560年)。关于上述两个帝王,都没有重要的记述。其后他的儿子拉巴息玛尔杜克(Labashi-Marduk)即位(公元前556年)。这里的记载虽然简略,亦足以说明帝国已到了衰微的时期。当纳波尼杜(Nabonidus)即位时(公元前554年),新巴比伦帝国在表面上仍平靖无事,不过这位帝王的志趣,不在于政治而在于考古,所以他将国家大事,委任他的长子贝耳霞鲁组尔(Bel Shar-úzur或Belshazar)治理,他自己却隐居阿剌伯斐理兹(Arabia felix)的旷野忒玛(Thema)致力研究西南的古迹。因他从事考古,不管国政,纵使国家有庞大的部队,新巴比伦帝国,已由她的极盛时期而渐趋衰落。纳波尼杜为王不几年,安散(Anzan)王,玛待王阿斯提雅革(Astyages)的属臣居鲁士(Cyrus)即起而叛变。这不但威胁巴比伦,而且也将危害埃及和里狄雅王国(Lydia)。三个帝国虽结成一个坚强的阵线,以图阻止居鲁士势力的扩张,但结果三个联盟国,相继为居鲁士所征服,巴比伦城陷落于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帝国凡八十八年遂亡。
(丙)波斯帝国的兴起(公元前550—529年)
纳波尼杜纪年(Ⅱ1-4)载:阿斯提雅革「进军攻击安散王居鲁士……依市突默雇(即阿斯提雅革)的军队哗变,他为部队所擒,交于居鲁士。」居鲁士的征服巴比伦,完全是巴比伦的人民离心哗变的结果,这位新统治者的政治,处处表现了开明的措施,这由他准许充军的犹太人恢复自由,再能归国的措施上,可以证明。他的活动大半专注于肃清边陲的反动,以求他新帝国的统一和巩固。出征巴比伦自是建立帝国的首要部份,如此居鲁士所控制的帝国包括了从极东直至爱琴海(Mare Aegeum),从亚美尼亚直至巴力斯坦的广大地带。居鲁士政纲在政治与宗教上比之以前其他的统治者有着极显著的差别:他以安抚与他为敌的民族,代替以前对战败国施行压迫的政策;他以保持各民族传统的宗教,来代替强迫敬奉以前战胜者的神祇的措施;他以准许以前帝国的俘虏归回本国来代替遣散人民削弱地方势力的政策。他对属国臣民的这种安抚和宽大,已明证他是世界上最开明的统治者。波斯国对东方的不断远征,有许多不同的记载,但因为不适于本书的目的,所以这里从略。对于这远征的任务,居鲁士帝王委任继他位的儿子坎拜栖兹(Cambyses)。根据赫洛多托(Herodotus),居鲁士死在攻击居于襄海(Mare Caspium)东岸居民玛撒革忒(Massagetae)的战役中(公元前529年)。关于波斯帝国以后的史事将于先知书下册再加叙述。
(甲)默纳协和哈孟二王(公元前693-638年)
A 默纳协王(公元前693—639年)
(一)宗教情形:伊民宗教上的败坏多是受了外来的影响。默纳协王是完全依附亚述的。这由于默纳协供给亚述物资以攻击埃及的事实上可以证明。在政治上如此,在宗教上又何尝不如此。因为亚述的历代帝王常多命其属国,向亚述的大神祇献祭,此外人民(尤其城市的居民)多是信仰自由的拥护者,为此以前希则克雅王(Hezekiah)所废除的古老神殿,又恢复了旧观。
默纳协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列下21:1),他似乎是受了曾为希则克雅王所制止的反雅威党徒的影响,所以不但「丘坛」恢复了旧观,而且到处修建巴哈耳祭坛,在圣殿庭院内修筑了许多丘坛以崇拜「天上万象」(Religio astraliscum cultu Ishtar列下21:5);同时又采纳了亚述的多神敬礼:如崇拜太阳(则8:16-18),月亮(耶8:2),天后(耶7章8章44:11);在圣殿内供奉阿协辣女神(Asherah)。巫术和关亡等又到处流行,君王也杀掉自己的儿子以祭神祇,寺院内的淫行也盛极一时。按索福尼亚先知对这种宗教的情形亦有所记述(索1:4-6),此外服装上亦受到亚述人的影响(索1:8),所以以前秘密和隐伏的陋习,现在都公开地予以承认和拥护。凡有人起而反对(可能为先知依撒意亚),势必遭受杀身之祸(参阅列下21:16)。
(二)君王的被俘和忏悔:根据编下33:11-20君王曾被掳往巴比伦。由于他的祈祷和忏悔而获得自由,又成为笃爱上主的人。关于这个史事及默纳协王被亚述人掳去的史事,列王纪都记载,参阅编下33章注3。
当巴比伦王霞玛市松昆(Samas-sum-kin)联合所有由赫蓝至爱提约丕雅(雇市)的国王,立盟攻击他的弟兄阿秀巴尼帕耳时(公元前652年),默纳协可能也叛离阿秀巴尼帕耳的统治。实际上巴力斯坦和叙利亚的多数国王都参加了这次同盟,至少默纳协有此嫌疑,所以也被掳往巴比伦。但是阿秀巴尼帕耳却恩待了他,恢复了他的自由。一方面亚述帝王愿意藉此可以争取友邦,另一方面亚述王希望犹大将来成为亚述攻击埃及的有力跳板和前卫。这由默纳协归国后(在亚述提示下)修建了防御工事,以对抗埃及(编下33:14)的事件可以证明。
默纳协虔诚归向上主,可以说就是这次被掳的结果。所以默纳协获释归国后,除对外邦的神像及上主殿内的木偶,加以拆除外,又重修了上主的祭坛(编下31:14-17),可惜他这种宗教的革新,未能发生多大的善果。
B 哈孟王(公元前639—638年)
年仅二十二岁的青年哈孟,对于宗教,一如他父亲未回头前所行者(列下21:19)。即位第二年,便死于自己的叛臣手里,激愤的国民将叛臣杀掉,立他八岁的儿子约熹雅为犹大王。
(乙)约熹雅王朝(公元前639-608年)参阅列下22:1-23:30;编下34:45
(一)宗教改革:约熹雅八岁时登极为王(公元前638年)。根据编下34:3,约熹雅即位八年以后,便开始归向上主(公元前631年);即位十年(627年)拆除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一切高丘、神像和木偶(参阅列下23:4-20)。
这时期约与阿秀巴尼帕耳帝王的逝世同时。那时亚述帝国已经瓦解,所以亚述帝国在宗教敬礼方面的潜势力亦开始减退。当宗教改革扩展至伊撒尔(撒玛黎雅)时,约熹雅王在政治上已宣布独立,并将亚述的属省撒玛黎雅并入犹大版图。所以这个宗教改革运动为铲除异教敬礼延续了数年(按列下23:4-20一段史事应列于列下22:3-23:3一段史事之前)。公元前622年,约熹雅在清除圣殿的机会上,「大司祭希耳克雅发见了法律书」或「上主藉梅瑟所颁布的法律书」(列下22:8;编下34:14)。法律书的发见,更激起了百姓归向上主的情绪,所以在很短时间以后,在逾越节日隆重地重新与上主立订了盟约。这样,622年人民又恢复了以前对上主的崇拜,并从那时起,直至约熹雅逝世,似乎对上主保持了虔敬。这也就是犹大国宗教上辉煌的时代。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公元前626年至621年,先知耶肋米亚宣布了许多预言,但是从那时直到608年,先知再没有宣布任何预言。所以约熹雅如此热心的宗教改革,耶肋米亚是没有任何理由表示怨尤或加以反对的;更何况,根据11:1-18;17:19-27两处的记载,彷佛显示耶肋米亚与约熹雅共同引导百姓与上主立约和守安息日的事。
(二)约熹雅王逝世:亚述帝国最末的一位帝王阿秀巴里特(Assur-uballit),一个短时期曾退居哈兰,但是610年哈兰城被攻陷,不得已又逃亡埃及,而与埃及重订盟约。在埃及是讷苛第二继仆撒默提苛第二为王(610—595年)。讷苛第二援助亚述王以共同夺回哈兰城为目的,但是为进行这次远征,必须假道巴力斯坦,约熹雅便乘机出兵默基多(Megiddo)以截击埃及王讷苛(608年)。约熹雅即因这次的蛮勇冒险,而丧掉了自己的性命。(耶22:10;编下32:22等)。
(丙)犹大最后几位君王及耶路撒冷的被围攻
A 约阿哈次(公元前608年)参阅列下23:31-35编下36:2-4耶22:10-12
此时在犹大国有两个党派:其一为亲亚述埃及派,其二为亲巴比伦派。按约熹雅的长子厄肋雅金(Eliakim;亦即约雅金Jehoiakim,列下23:34)曾支持过亲亚述派的人。这些亲亚述党派企图在埃及的仆撒默提苛领导下协助犹大的同盟国对抗巴比伦;但是就当时的情形而言,反对党——亲巴比伦派似乎是占优势的,因为人民没有立厄肋雅金为王而是立了亲巴比伦的兄弟约阿哈次(Jehoahaz,即霞隆Shallum)为犹大王。约阿哈次仍继续他父亲的政策,为此即位三月后为讷苛所废,立了他的弟兄厄肋雅金,将约阿哈次掳往埃及(则19:4)。根据戞得编年(Chronica Gadd)我们可以确知埃及军队与亚述大军,于「塔慕兹」月(四月Tammuz)会合,渡过幼发拉的河,开始攻哈兰城。两月后,即「尼路耳」月(Elul)纳波颇拉撒尔王亲率大军,前来解救哈兰城。由于戞得编年上有几行模形文字残缺,不能确定谁是这次战役的胜利者,但是根据列下23:33和编下36:2两个地方,我们知道,讷苛三月后已经在黎贝拉(Ribla),这证明讷苛已被巴比伦大军所击溃。讷苛赶程去围攻哈兰城,是在默基多战役之后,所以埃及王由于情势的急迫不容许他在犹大立亲埃及的君王,现在远征归来,才选立了自己中意的犹大王(公元前608年)。
B 约雅金王(Jehoiakim,公元前608—598年)参阅列下23:36;24:7编下36:5-8耶22:13-19
(一)政治背景:埃及王讷苛既立了约雅金为王,约雅金自然要向讷苛称臣纳贡。讷苛和约雅金之间的友谊,由讷苛引渡逃亡埃及的先知乌黎雅回犹大的一段史事(耶26:22-23),可以证明。当时纳波颇拉撒尔已准备攻击叙利亚和埃及。约雅金第三年(公元前606年),纳波颇拉撒尔的儿子拿步高侵入叙利亚,攻下耶路撒冷,将许多显贵包括达尼尔,都掳往巴比伦(606年第一次充军,参阅达1:1)。拿步高以后再进军埃及国境(605年),击败埃及王,【从那时起,埃及王不敢再离开本国出征】(列下24:7)。所以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力斯坦的主权,因法郎的这次惨败丧失(参阅耶46:2)。因此,犹大王变成了巴比伦的属臣。当时纳波颇拉撒尔王已去世,拿步高遂即位为巴比伦王(公元前605—561年)。约雅金进贡三年(605—603年),但以后又叛离了巴比伦王(列下24:1)。拿步高却没有进军征讨犹大,这或者是因为拿步高忙于其他战役,无暇兼顾,所以只派遣自己的藩属如厄东、摩阿布和哈孟各属国来侵扰犹大,迫使犹大归顺。但约雅金竟然抵抗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五年)。
编下36:6记载:约雅金为拿步高击败,被掳往巴比伦。按耶22:19【人要埋葬他如埋驴一般,将他拖出,掷于耶路撒冷门外。】(参耶36:30)。由此可看出,拿步高已起程攻击尚在顽抗的约雅金并包围了耶路撒冷。当敌军即将临近时,约雅金或出于自愿或由于人民的激愤——他的不公正和残忍曾激起众忿——献出京都,巴比伦王制胜他而想解往巴比伦。但是在监禁或途中逝世。由于他的尸体被抛掷,所以他没有得到托骨之所(耶36:30)。关于他所遭遇到的凄惨和失体的结局,编年纪和列王纪的作者,都保持了缄默。
(二)约雅金的性格:不论是列下24:3-4或耶26:10-19;26:20-24;22:13-19都记载约雅金是一个蛮横、凶狠、残忍并好流人血的暴君。
C 耶苛讷雅王(公元前597年)参阅列下24:8-17编下36:9-10耶22:24-30
约雅金逝世后,拿步高尚未确知犹大的新君耶苛讷雅对巴比伦是否顺服,遂派兵围攻耶路撒冷圣城。三月后,耶苛讷雅为自己的安全计,与太后并人民投降了巴比伦王。圣殿和宫室内的珍宝都成了胜利者的掠夺物。君王与太后,王侯与显贵,巨富与工匠等人都被掳往巴比伦(公元前597年三月或四月)。按列下24:12作「巴比伦王拿步高在位第八年」,但耶52:28却作第七年,这是因为列王纪作者根据希伯来的计算法,把即位之年计算在内。编年纪下36:10作「岁末」。拿步高王的第七年是由598年四月二十六日到597年五月十二日。在这些被掳的人群中也有先知厄则克耳。他们都被集中在革巴尔(Chebar)河岸,即尼普尔城(Nippur)附近卡巴鲁河旁(Canalis Kabaru prope urbem Nippur)。
D 耶路撒冷城的毁灭
(一)漆德克雅王(Zedekiah,公元前597—586年)参阅列下24:18-25:7编下36:10-21耶52:1-11
拿步高既掳去耶苛讷雅,遂立约阿哈次(Jehoahaz)的弟兄,耶苛讷雅的叔父玛塔讷雅(Mattaniah)为犹大王,并改其名为:漆德克雅。那漆德克雅年仅二十一岁。嘉德克雅登极于597年尼散月一日(四月十二日)之后。
漆德克雅的个性虽不算坏,但是过于懦弱无勇,加之,所有德乎众望的知识阶层都已被掳,而新近入朝的一般人士多为不学无术之徒,不懂国政,因此把国家的大事弄得每况愈下。先知厄则克耳曾具体地描述国家的情状说:整国人民陷于不义,首领们都成了「攫取的猛狮」,司祭们蔑视法律,官员们宛如一群「攫取的豺狼」,假先知们所见虚伪,所言妄诞(则22:23-31)。先知厄则克耳又叙述了耶路撒冷在在都是邪神崇拜(则8:11),崇拜天后木偶(则8:3),在圣殿内敬拜各种昆虫(则8:10),妇女哭悼塔慕次神(则8:14),崇拜太阳(则8:16)。厄则克耳又看见上主的光荣离开圣殿(则10:11),天使将火倾于城上(则10:19),伊撒尔人对先知们大加诟辱(则12:21;8:12),假先知们(则13:1-16),和女先知们(则13:17-23)诱导百姓趋于邪恶:为此上主必藉刀剑、饥馑、猛兽和瘟疫惩罚耶路撒冷(则14:21;参阅耶23章27:15-16;29:21-23)。
(二)政治背景:漆德克雅最初尚能忠于巴比伦王,但是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了政治党派,最激烈而有力的要算亲埃及派。加之,约在594年又有一个推翻巴比伦的运动(耶27:29),摩阿布、厄东、哈孟、祚尔和漆冬各国外交使节齐集耶路撒冷,迫使漆德克雅同意和参加联盟以对抗巴比伦人(耶27:3)。但是先知耶肋米亚如昔日依撒意亚一样,却坚持反对。先知将绳索和横轭负于颈项,藉此预示犹大人势必这样肩负巴比伦人的重轭(耶27:5-7)。耶肋米亚反对假先知哈纳讷雅(Hananiah)所言拿步高即将败亡的谬论,并对哈纳讷雅说:由于你宣传悖逆上主的话,今年你必要死去。先知的预言应验了,二月后哈纳讷雅果然去世了(耶28:16)。
由于这件事和耶肋米亚的极力反对,漆德克雅被说服了,遂派遣使者去见巴比伦(耶20章),向他表示忠心。耶肋米亚则藉使节团以上主的名义致书被掳的人民,训勉他们忠于巴比伦王,预防假先知的虚妄(耶29:1-14)。耶肋米亚这次胜利了,且解救了耶路撒冷。
(三)出兵的动机:敌视巴比伦人的情绪,在犹大的将领和官员中间日渐高涨。公元前五九五年埃及王讷苛第二逝世,仆撒默提苛第二即位(595—589年)。他即位的第四年出兵巴力斯坦,可能是为增加犹大人反抗巴比伦的敌忾;但不论怎样,漆德克雅随从埃及王背叛了巴比伦(耶17:15-17)。他这次加入联军多半受了朝臣的胁迫,但是埃及援军赶来之前,拿步高已率领大军迅速赶至,在黎贝拉(Riblah)设立总部攻击腓尼基各城,派遣自己的大将讷步匝辣当(Nebuzaradan)攻击耶路撒冷。他在短期内几乎占领了所有的城池,剩余的城市仅有拉基市(Lachish)、哈则卡(Azekah)和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被围始于漆德克雅第九年十月十日(列下25:1;则24:1),即公元前588年正月十五日(安息日)。在被围的耶路撒冷城中,君王和所有的人们感受了如此大的恐怖,遂相互立约,释放所有希伯来人的男女奴隶(耶34:8-22)。
(四)埃及援军及其溃败:当巴比伦人围城之际,埃及王仆撒默提苛第二的继位者曷斐辣(Hophra)率领大军兼程来解耶路撒冷之围(则30:20)。巴比伦人遂中止围城,击败了埃及军队(耶32章;34:21;37:3-10)。漆德克雅暗中派人征询耶肋米亚有关耶路撒冷城的未来命运,先知的答复是:这城必陷于敌军之手(耶37:3-8)。
(五)耶路撒冷城的陷落:耶肋米亚对耶路撒冷的预言,都一一应验了。埃及援军首先被巴比伦大军击溃,巴比伦人立即继续攻城。埃及援军对耶路撒冷既无能为力,被围的城中处充满了恐惶和饥馑(哀1:19;2:11-12,20;4:3,4,10)。
耶肋米亚劝君王投降敌军的计划也归于失败(耶38:17-26),因为兵权不在君王的手中,而是在他的官员中,所以君王不敢提议投降。结果二年半后,即漆德克雅十一年四月九日(公元前586年六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城墙被攻破了。漆德克雅与诸战士见城被敌兵突破,遂于夜间与诸战士逃往耶黎曷,但被追兵捕获,带至黎贝拉总部拿步高前。巴比伦王将他的儿子与犹大高官贵人尽行戮杀,并挖去漆德克雅的双目,拘以桎梏,解往巴比伦(耶39:2-7列下25:2-7)。
(六)京都的破坏:拿步高彷佛对于攻陷后的京城,躇踌了一个时期,不知如何措施,但是在三十一天抢掠一空之后,终于下令将京城焚烧了。「讷步匝辣当放火烧了上主的殿,皇宫和耶路撒冷的一切建筑完全付之一炬,跟随卫队长的加色丁人的部队又将耶路撒冷四周的城墙予以破坏。」(列下25:9-10按讷步匝辣当至耶路撒冷时为公元前586年六月二十六日或二十七日,焚烧圣殿,是586年七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即安息日)。
居民和逃兵都被掳去,只余下国中穷苦的农夫和园丁(列下25:12),所有有权势的人和富豪们都被巴比伦王判以死刑。被掳的人数,无从得知,余下的人亦不在少数,但是因为所有的显官贵人被掳去,城墙和堡垒被破坏,犹大宗教的中心——圣殿被焚毁,所以犹大国体已完全瓦解。
(七)最后的尝试:拿步高在全部军事和政治胜利之后,为避免一切行政上不必要的麻烦,遂派一位本地人革达勒雅(Gedaliah)为犹大太守和监督。革达勒雅为人和善,机警而大方,且与耶肋米亚厚交。在他贤明审慎的领导下,残余的居民和逃民很快地恢复了平静,而度着有秩序的公民生活。但是三个月之后,却为一位野心家而又与哈孟王巴哈里斯(Baalis)有连系的人所杀害(公元前586年九月三十日),这样连这一点复兴的希望也落了空(耶40-41章);一部份居民和稍有声势的人因畏惧巴比伦王的报复和惩罚,不顾耶肋米亚的忠告,强迫先知和他们逃至埃及(耶42章;43:7)。
(八)耶苛讷雅王的被释放:犹大王耶苛讷雅被掳的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耶25:31,列下25:27作二十七日,可能是君王上谕的公布和执行相差二日),巴比伦王厄威耳默洛达客(Evil-merodach)即位元年,将犹大王耶苛讷雅由狱中放出,恢复了他的自由(耶52:31-34)。
耶苛讷雅的被释,时在被掳后三十七年,即公元前561年三月三十一日,约在厄威耳默洛达客登极后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