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者与时代
「亚北底亚斯」是依拉丁Abdias音译的,依原文应作「曷巴德雅」,意即「上主的仆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除知他有这篇简短的预言留传后世外,其余一概无从考证。历来的学者只得由他这篇简短的预言内,推究他的为人与他出生的时代。
在旧约内有此名者,计有十二人,足见此名在伊民间颇为普通。圣师热罗尼莫依据犹太人的传说,以为先知即是伊撒尔王阿黑阿布(公元前873-854年)的家臣曷巴德雅(列上18:3-19),并谓他的坟墓与厄里叟及圣若翰的坟墓同在色巴斯忒(Sebaste),即旧日的撒玛黎雅城内,当时尚受人们的尊敬(P. L. 251097-1100)。另有一些学者,如德里兹市等,以为先知即是犹大王约霞法特(公元前870-849年)所派遣去教训百姓的曷巴德雅(编下17:7)。此外尚有些其他关于先知生平的臆说,因无所依据,故略而不提。
关于先知的时代问题,意见纷纭,可归纳为三:(a)在充军以前,约在九世纪与八世纪之间;(b)在充军前后,即公元587年左右;(c)在充军以后即五世纪之初;如此其间相差凡三百余年。通常用来为划定亚北底亚斯著作时代的依据,不外以下四点:(一)厄东与伊民间的仇恨;(二)在正经书目十二小先知书中的位置;(三)1-9节与耶9:7-22相互的关系;(四)11-14节所述的史事,究属何事。前两点不关重要,因为(一)两民族间的仇恨,自伊民出离埃及(户20:14-21)至玛加伯时代(加上10:5)从未稍减;(二)在正经书上中十二小先知书位置,玛索辣本与七十贤士译本互不相同。本书在玛索辣本内居第四位,而在七十贤士译本内却居第五位。从此可见十二小先知书的位置,不能断定时代的先后,为此学者都注重后两点。
关于北、耶二者孰先孰后的问题,与11-14节所述的史事甚相关连。主张11-14节所述的史事是发生在约兰(公元前849-842年)为王时代的学者,自然以亚北底亚斯先于耶肋米亚,因为约兰在位时,培肋协特人与阿剌伯人(在此族内亦包括厄东人)曾一度侵入耶路撒冷。参见编下21:16-17。近代大半非公教学者和一些公教学者,却以为11-14节所述的史事是指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失陷的事。但他们的主张又分为三派:(一)亚北底亚斯与耶肋米亚同时;(二)耶肋米亚先于亚北底亚斯;(三)但若将两处的文义与词藻详加比较,则亚北底亚斯似乎不能出于耶肋米亚,于是有人主张二书同出于一更古的神谕。然而这更古的神谕,究竟是本书中的那几节,主张这一说的学者的意见就更不一致了。
委耳豪森与附合他的一派学者以为10-14是追述已往的事,并且厄东已在开始遭受他昔日友邦的谋害,与玛拉基亚1:2-4所述的事迹正相暗合。玛拉基亚作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所以亚北底亚斯的著作时代,应在六世纪末和五世纪初。这一派学者所提出的时代背景颇为近代一般学者所赏识,它的最大缺点是对北、耶两书间的相互关系,没有称心的解释。对此问题,尚待学者们的细心研究。我们以为本书的著成时期是在充军之后,本书所暗示的史事是公元前587年耶京失陷之时所发生的事。日后耶肋米亚书的编辑者将本书几节插入了耶49章关于厄东的神谕里,由此发生了二书间的关系。关于其他的学说亦有公教学者拥护,在此我们不过只说出我们所拥护的意见而已。
二 内容与分析
亚北底亚斯全书只有二十一节,篇幅虽短小,意义却深长。全书结构条理井然,以上主报复自己百姓的仇敌厄东为主题,然后加以引伸,终以最后的胜利作结。
全书共分三段:1节为题名与小引。2-9为第一段:傲慢的厄东将不免浩劫。10-15b为第二段:厄东遭受浩劫的原因。15a-21为第三段:对万民的审判与伊撒尔的复兴。
题名与小引(1节):亚北底亚斯的神视:上主已派遣一位使者到万民间,号令万民奋起与厄东交战。
第一段 厄东将不免浩劫(2-9节)
厄东必成为人间最可轻贱的(2节),虽然她自负不凡,有高山峻岭作保障,如鹰在星辰间高结巢穴,但也必有一天要从那里跌下(3-4节),所有的财宝必被人搜尽(5-6节),友邦与心腹齐来暗加谋害(7节),终于智穷才尽,只有任人宰割(8-9节)。
第二段 厄东遭受浩劫的原因(10-15b节)
厄东对自己兄弟之邦,残暴不仁(10节),趁火打劫(11节),幸灾乐祸(12-13节),不但不与兄弟甘苦与共,反而助桀为虐(14节),到头必有恶报(15b节)。
万民受审,伊撒尔复兴(15a-21节)
上主的日子临近了(15a节),在这日子内,厄东与万民都要饮上主义怒的苦酒,在昏昏沉沉中尽被消灭(16节)。然而熙雍山上的劫后余生,雅各伯家的遗民必如燎原之火(17节),烧毁厄东(18节),并吞劲敌,收复失地(19节),漂流在外的伊民必将归来,开疆拓土(20)节。在熙雍山上审问厄东:于是王权终归上主(21节)。
三 结论
这篇神视式的预言虽然很短,但在旧约中却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以一篇仅21节的神谕而自成一书,在旧约经典中,独占一位置的,只有亚北底亚斯书,诚如圣师热罗尼莫所说的:称他为小先知,是以分量估计的,并非以其意义」(P. L. 251100)。
先知首先预报厄东的灭亡,这是因为她骄傲自大,过分地虐待了自己兄弟之邦犹大。厄东是加入了联盟来侵害犹大的,所以先知预言将来消灭厄东的必是她的联邦。同时这些联邦曾加害过犹大,所以也免不了要受天主的审判。继而先知谓犹大虽犯罪叛离天主,为天主借外邦民族的手所惩罚,但犹大终属天主的百姓,虽经浩劫而必留孑遗。这几经灾难洗炼出来的遗民,常视为天主的理想百姓的象征,而厄东因为常与天主的百姓作对,因此也成了天主百姓仇敌的化身(依63:1-6)。在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失陷以后犹太民族仇恨厄东的情绪更为激昂,在他们的著作内,常有所表示,如则25:12;35章;哀4:21-22;咏137:7等处所用的字句,真可谓对厄东恨入骨髓。固然,我们不能否认,有时作者用「厄东」一名当作一种借用的隐语,来影射那实际上消灭犹大的巴比伦帝国。但何以作者要用厄东而不用其他民族的名字?岂不是因为犹太民族对厄东的仇恨无以复加,只有以她来代表自己民族所深恶痛恨的仇敌?厄东成了伊民仇敌的化身,这名称当然有一番神秘的意义,故此常出现于末世论或默示录体的文献内。在末世论或默示录中伊撒尔既指为天主神国的国民,而厄东亦即指为天主神国的敌人。北15a-21节一段内,充满了末世论的意味,故此在这段中的厄东并非只指厄东民族,而亦指天主神国一切的仇敌。参阅依63:1-7;耶49:7-22;则35:12-14;35章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