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若望福音》序言的写作开始,一直到罗斯米尼Rosmini时代及以后,天主教神学一直致力于这样一种思想,即宗教真理是由一种启迪每个人内心良知的光芒所赐予的。圣言作为自然之光,它使我们能够认识到非基督教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但同样的圣言也使我们无法认为这些文化在获得救赎方面是自给自足的。
尽管如此,非基督徒秘书处负责人还是将基督教传教活动简化为“不是为了改变信仰,而是为了深化真理”的对话。我们读到,“为了按照天主的旨意成长,教会需要获得非基督教宗教所包含的价值观34”。这种思路并不新鲜;它混淆了文化与宗教,而真正需要的是仔细区分它们。这种观点认为,基督教隐藏在非基督教宗教的胸怀中,因此,更深入理解自然界的道就能揭示道成肉身和恩宠的超自然现实。例如,伊斯兰教被视为包含着基督教的种子,只需发芽和生长即可35。正如分离的基督徒的情况一样,这里所建议的道路不是皈依基督教真理,而是使蕴藏在所有宗教中的真理清晰化或成熟化。这种方法超越了大公会议的《教会传教工作法令》《Ad Gentes》,该法令指出:“由于天主的奥秘存在,在非信徒中发现的所有真理和恩宠的元素,都应清除错误的糟粕,归还给其作者基督......。因此,在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中,或在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中播下的一切美好都不会消亡,而是得到净化、提升和完善36”。
上述提到的非基督徒秘书处负责人罗萨诺Rossano主教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关于教会学问题,和另一个关于神学问题。他说,教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需要非基督教宗教的补充,这似乎否认了教会是为获得人的救赎而建立的充分手段。宗教与文化在这里被混淆了。文化是人类的产物,它们总是片面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都建立在同一基础之上,即人性;但宗教却不是这样,因为天主教不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是一种超自然的创造,无论人性如何深化,宗教都不可能从人性中产生。这里存在着一种宗教与文化的诡辩式混淆,掩盖了基督教的超性起源。在罗萨诺主教看来,教会不再被视为一个完美的社会,即一个拥有实现其目标所需的一切必要手段的机构;相反,它被视为一个不完美的社会,需要其他宗教的启示和价值观。文化不是宗教;因此,普世宗教,即天主教,不应被视为从世界所有文化中构建出来的东西。
从神学上讲,罗萨诺主教的观点破坏了教会的普世性,因为一个需要与其他事物相结合的教会,而不是向他人传教的教会,是很难声称具有普世性37。在米兰天主教大学的一门关于“革新”的课程中,意大利北部神学院教理神学讲师萨尔托里Sartori,也断言了天主教的这一缺陷或片面性,并说“他说:"天主教发现了它的片面性,她是普遍性中的一种收缩,她重新发现了她自己的基督教片面性所处的一切。38”。在这里,基督教不过是无限可能的历史形式之一,在这些形式中,普遍的自然宗教得以表达,其超自然的主张被吸收并自然化。
备注:
34. OR.,1971 年 1 月 15 日。
35. 耶路撒冷拉丁宗主教的代牧默尔-卡普奇(Mer Capucci)在 1982 年 9 月 11 日接受意大利瑞士电视台采访时说,所有人都是教会之子,教宗不区分伊斯兰教徒和基督徒。
36. 同样的文字也见于《普世教会信条》第 17 条。“宗教 “是 ritibus 的正确译法,而教会文件的版本通常将其译作 ”习俗"。
37. 在接受《天主教文明》采访时,斯皮亚齐神父说:"没有一个教会与基督完全相同的。因此,每个教会都需要接受这种向救赎主的向心运动"。O.R.,1982 年 1 月 27 日。
38. 参见《Vita e Pensiero》,1977年9月至12月,第74-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