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我们一直在考虑的教义变革是,所有教会都应团结在基督的教会中,而不是天主教会中,通过向着一个超越所有教会的中心迈进。
拟议改变不同基督徒之间团结的基础,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非基督宗教,并改变传教活动的概念。非基督徒也应成为宗教上结合人类的一部分,但就非基督徒而言,正如非天主教的基督徒一样,合一不是源于他们皈依基督教,而是源于对非基督教宗教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从而使所有人最终都会在所有宗教信仰所依据的更深层次真理的基础上团结起来。
吉恩-吉顿(Jean Guitton)发展了这一观点29。他认为,多样性是好的,没有人需要放弃任何东西。然而,很明显,有些多样性源于真与假之间的矛盾,非基督教宗教中的某些错误应该被抛弃。但吉顿似乎认为,天主教没有具体的教义可以推进,它只应帮助人们加深对隐含在所有宗教经验中的价值观的理解。因此,对穆罕默德教徒而言,皈依意味着成为更深入的穆斯林,对犹太人或佛教徒也是如此,依此类推。现在,人们已经普遍放弃了改变人们宗教信仰的努力,也就是说,特定的宗教活动已经放弃,而召唤人们加入天主教会则被视为可悲的劝人改教行为。
虽然没有放弃将传教活动定义为“引导人归向基督”的传统模式,但梵二会议关于宣教的法令接受了这种新颖的观点,并根据目前的世界状况“一种新的人类状况正在由此产生30”为其辩护。这一变化使传教失去了理论上的正当性,这是又一个倾向于抛弃天主教独特的神圣地位的例证。分离的基督徒之间的合一应该是通过向基督迈进来实现的,基督因所有信徒的洗礼而居住在他们的灵魂中。因此,合一运动在某种程度上仍具有超自然的性质。但是,如果非基督徒与基督徒合一的基础不是超越自我、走向基督,而是通过加深自己的信仰,那么基督作为合一的原则,似乎必须以某种方式存在于人类灵魂的深处;然而,这样说就是否认超自然,或将自然等同于超自然的恩宠。因此,救赎原则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内在于人性之中,并且可能表现在所有人身上31。(译者注:根据这种思想,法国主教们在1983年出版的《主日弥撒小册子》,在万圣节邀请大家“与各种信仰的人一起祈祷”。)
保禄六世对此事并不完全清楚。在我们前面提到的他与吉恩-吉顿(Jean Guitton)的谈话中,他说:“只有一个教会才是汇聚的轴心,所有教会都应团结在一个教会中32”。但是,在教会中结合,并不完全等同于作为已经存在的东西加入教会,而教会自己就会带来了所讨论的合一。当保禄六世从信仰说到慈善时,他说:“但慈善促使我们尊重一切应有的自由33”,他没有说明良心和自由都不是自给自足的,天主教是建立在真理而不是自由的基础上的。
备注:
29. 《官方公报》,1979 年 11 月 19 日。
30. 《Ad Gentes》,1。“一种新的人类状况正在由此产生”。
31. 根据这种思想,法国主教们在1983年出版的《主日弥撒小册子》,在万圣节祈祷: “与各种信仰和不信仰的人一起祈祷”(vec les Saints de toutes croyance et incroyances)。
32. “只有一个教会才是汇聚的轴心,所有教会都应团结在一个教会”。
33. “但仁爱促使我们尊重一切应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