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新的普世主义倾向于脱离以超自然为前提的宗教领域,转而进入世俗领域,从而越来越多地以联合国组织支持的人道主义国际主义为模式来实现宗教统一。世界基督教联合会也承认这一点,并承诺致力于“争取人权的胜利,而不是在真理问题上的相互分歧54”。在第四届意大利全国传教士大会上,巴列斯特雷罗Ballestrero枢机主教提出了将发展作为传教活动目标的概念,他说,“传教的概念已变得更加丰满,因为传教在今天被理解为对人类的进步:传教士正是通过沿着人类进步的道路前进,来宣扬信仰的55”。人类在这世上命运的实现,已不再被视为引导人类回到,那赐予人类能体验神圣事物的天主;而是人类理性的全部力量的全面展现,它仍然是来自神圣话语的一束光,但只被承认为在纯粹的自然中运作”。这种趋势可以从现代文明所采取的每一步中看到,因为现代文明充满了技术精神和统治地球的愿望。
在十七世纪,坎帕内拉的神学已经强有力地表达了尘世完美的理想,但他的神学是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上:基督教有能力恢复整个人类,并开创一种自然无法实现的尘世完美。坎帕内拉关心的是驳斥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政客的指控,即国家尘世的福祉与基督教律法不相容。他试图证明尘世的完美是基督教的成果。尽管如此,他的“神学世界观”仍然保留了基督教所必需的以神为中心的观点;所有的世俗权力都要服从宗教权威,实际上是服从教宗的权威,这样才能引导世俗权力走向超自然的结局。坎帕内拉的愿景暗示,通过将人类引向基督,将人类走向统一,基督既是世界的自然之光,也是超自然之光。实现这种统一的途径是通过皈依天主教会,而不是通过完善自然之善。因此,他关于传教神学的伟大论著《回忆录Quod Reminis-centur》提出,将地球上的所有宗教引向他说的“叠加的”宗教,即一种从上而下启示并植入人们心中的宗教。
备注:
54. RL 1972,第 887 页。
55. O.R.,1982 年 9 月 23 日。
56. “仅仅是自然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