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后的教会迎合世界对年轻人的崇拜,也体现在对女权主义的支持上,女权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解放妇女、让她们与男人完全平等的计划。由于严格的教义原因,这种平等不可能达到圣职人员平等的程度,因为作为教义来源的传统一直排除这种可能性,而这种排除是神圣的实在法的问题。1965 年 12 月 8 日,梵二在致妇女的闭幕词中对她们在世俗生活中的进步持保留态度。它说:“妇女的天职将得到全面实现的时刻已经到来”,但这一天职是用传统的术语来描述的,即“关心家庭、热爱生活、让孩童从小感到陪伴与呵护。”
致辞勉励妇女“将你们父辈的传统传给你们的孩子”。教会在这一问题上的积极作用非常明确,因为教会“为提升和解放妇女、使她们与男子的基本平等在几个世纪的历程中熠熠生辉而自豪,尽管她们被赋予了女性独有的特点”。但梵二后的发展普遍超越了这些理念,支持妇女解放及平等的要求,而不是维护传统价值观。
正如其他信仰和道德教义一样,保禄六世在致英国圣公会主教1的一封信中有力地重申了不可能授予女性圣职,但正如我们所说的保禄六世教宗任期的特点2那样,女权主义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反对或遏制。
1967 年 10 月在罗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平信徒传教大会上,他们提出了其他一些教义上的错误要求(这些要求被罗马教廷的官方刊物掩饰为“关于平信徒感受的事实陈述”),此外,还表达了“一项严肃的教义研究,希望确立妇女在圣秩圣事中的地位”3的愿望, 在法国,有一个圣女贞德协会要求妇女担任圣职,而在美国,在主教没有反对的情况下,有一位活跃的美国修女,在全国大会上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美国时,该运动的傲慢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世人惊叹不已。当时,大会主席特蕾莎-凯恩修女突然质问最高教宗,声称妇女有权担任神职,并敦促基督徒停止向教会提供任何帮助,直到这一权利得到承认4。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妇女问题国际会议上,罗马教廷代表科尔德斯主教说,“天主教会现在为妇女对完全自由和人性化生活的渴求而欢欣鼓舞,这种渴求是妇女解放伟大运动的源泉”,他让人们明白,“在两千年的基督教历史中,这种完全人性化的生活常常被剥夺。事实上,还不能说妇女已经以造物主和基督所希望的方式被接受,亦即作为完全负责任的人5被接受”。女权主义的倾向在教会中再次以耸人听闻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在若望保禄二世访问期间6,巴伐利亚天主教青年协会的女权主义主席重复了这位美国修女的言论。
在这场运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革新者思想的两个要素:第一,采用女权主义术语;第二,诋毁历史悠久的传统教会。
若望保禄二世在向众多女性听众发表讲话时,采用了女权主义的历史观:“几个世纪以来,妇女是如何受到侮辱和虐待的7”,令人痛心。由于这些话似乎也在指责基督教时代,《罗马观察报》试图做出辩解8,将所谓的不公正和苦恼归咎于基督徒的失误,而不是教会。但这样做是无法回避问题的,因为在几个世纪以来,整个文明都是由教会的精神和规则塑造的,因此教会对普遍行为的责任是无法被合理地否认的,就像今天当整个社会都背离了教会并与之对抗时一样。试图为教会过去的任何过错开脱,但却又将危机归咎于教会,而危机的出现恰恰是因为现代世界抛弃了教会9,这种做法也很奇特的。
历史的真相不容许人们支持这种对教会的诋毁,事实上,人们必须予以反击。本世纪组织的第一个大型妇女运动是本笃十五世创建的“天主教妇女行动”:“时代条件的变化拓宽了妇女活动的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传教活动取代了过去妇女在家中从事的更为私密和受限制的活动”。
所有的古代文明都通过男性专制、他们打着神圣的名义逼迫妇女出卖肉体和或多或少的随意离婚来奴役妇女,只有基督教通过使婚姻神圣化并使其牢不可破,通过传授超性的男女平等,通过提高贞操和婚姻的地位,最后通过承认一个妇女(圣母玛利亚)是天主之母,将人类提升到一个自己从未想象过的高度,从而将妇女从可悲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在几个有争议的场合,罗马教宗捍卫了妇女在婚姻中永久和不可侵犯的权利,以反对男性专制。我不否认,在洛泰尔皇帝、菲利普-奥古斯都(他的妻子英格伯格曾发出令人难忘的呼喊:“邪恶的法国,邪恶的法国。罗马,罗马!”)、法国亨利四世、英国亨利八世和拿破仑的案件中,政治因素在次要层面上运作,起着支持或反对主要宗教问题(即婚姻不可解除性)的作用。但是,它们只是在次要的层面上发挥作用,而婚姻中两性平等这一强有力的原则始终被认为优先于它们。在罗马教会之外,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例子,表明神职人员以其道德力量奋起捍卫妇女权利的例子。
1. 资料来源:1971年8月21日。
2. 见第 65 段。
3. O.R.,1967 年 10 月 21 日。
4. I.C.I.,第 544 号,1979 年,第 41 页。
5. 《官方公报》,法文版,1980 年 8 月 12 日。
6. R.I.,1980 年,第 1057 页。
7. 《官方公报》,1979 年 5 月 1 日。
8. 《官方公报》,1979 年 5 月 4 日。
9. 见第 55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