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随我。】(若10:27)
当真理和谎言在对良心发生作用后,其间的区别在于:
真理可以让良心清晰坚定的说 “我信”。
而谎言最多只能让良心说 “可能”。
是以,还在支持贝尔格里奥的诸位天主子民们,如果你对他所言所行的真实反应也仅仅是“可能”,这就证明你的良心还在发生警告的作用。
如果你已经是在坚定的跟随他,那至少也仍然可以用道理来说话,前提是你还能够用理智和逻辑进行客观的思考,还可以去用天主教的正统教义,用圣经中的清晰教导和诫命,来比对现代梵蒂冈的异端。
若你发现自己不能在教义、圣经和当今教会内的异端这两方之间做出调和统一,那你是不是也该客观、理智、平静、认真的思考一下你的选择是不是真的错了?为了你灵魂的安全,为了你永恒的利益。
● ● ● ● ● ●
只有知道真相,你才可能离开谎言。
只有离开谎言,你才可能抵达天乡。
坚持圣教传统,抵抗现代主义异端。
稳站磐石之上,守护罗马慈母教会。
教宗若望十二世,约 930/937 年 - 964年5月14日。本名屋大维,自955年12月16日起直至964年逝世,担任罗马主教和教皇国的统治者。
他与图斯库卢姆伯爵有亲戚关系,该家族是一个强大的罗马家族,主宰教皇政治超过半个世纪,他在十几岁或二十出头时成为教皇。若望十二世的教宗任期,因其任职期间的堕落和世俗而臭名昭著。
960年,他与南方的伦巴第人发生冲突。由于无法轻易控制罗马,他向德国国王奥托一世寻求帮助,并将他加冕为皇帝。但他不久就与奥托闹翻了,但在奥托成功废黜他之前就去世了。
屋大维是斯波莱托的阿尔贝里克二世的儿子,阿尔贝里克二世是自封的罗马王子。
公元 954 年,阿尔贝里克在去世前不久,在圣伯多禄大教堂向罗马贵族宣誓,下一个教宗职位的空缺将由他的儿子屋大维填补,此时屋大维已经加入了教会。父亲去世后,在没有任何反对的情况下,他在 17 至 24 岁之间继承了父亲的罗马王子之位。
注:(当时的罗马共和国由阿尔贝里克二世统治,这意味着那时的教宗阿加佩图斯二世无法在罗马和教皇国行使任何世俗权力。贝伦加尔二世和奥托一世争夺意大利王国,这让阿尔贝里克二世得以完全控制罗马和阿加佩图斯二世,教宗那时基本上只能管理教会内部事务。)
955年11月,教宗阿加佩图斯二世也去世了,时任多米尼卡圣玛利亚教堂执事的枢机主教屋大维于955年12月16日当选为教宗。
他采用了若望十二世使徒的名字,这是第三位在就任教宗时采用王号的教宗(由于其身兼国王和教宗两个职位,所以可以采用王号)。第一位是若望二世(533-535年在位),第二位是若望三世(561-574 年)。从一开始,对于世俗问题,新教宗就以屋大维的名义发布指令,而对于所有与教会有关的事务,他则以若望十二世的教宗名字发布教宗诏书和其它材料。
若望很快发现,他无法像他父亲那样轻松的控制强大的罗马贵族。大约在同一时间,意大利国王贝伦加尔二世开始攻击教宗的领土。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罗马的政治阴谋和贝伦加尔二世的权力侵害,约翰于 960 年派遣教宗使节去见先前被封为贵族的德国国王奥托一世,请求他的帮助。
奥托同意了若望的邀请,于961年进入意大利。贝伦加尔迅速撤退,奥托于962年1月31日进入罗马。在那里,他会见了若望,并宣誓他将尽一切努力保卫教宗: “教宗若望大人,我,奥托国王,向你承诺并宣誓,以圣父、圣子、圣神、赋予生命的十字架木和圣人的遗物之名,如果我奉上帝的旨意来到罗马,我将尽我所能提升神圣罗马教会和你的统治。你绝不会因我的意愿或教唆而失去生命、肢体和你所拥有的荣誉。未经你的同意,我绝不会在罗马城内举行任何对你或罗马人有影响的诉讼或制定任何法规。圣伯多禄的任何领土在我手中,我都会交给你。无论我把意大利王国托付给谁,我都会让他发誓尽其所能帮助你保卫圣伯多禄的土地。”
若望随后将奥托加冕为皇帝,这是自近 40 年前意大利国王贝伦加尔一世去世以后,西方第一位加冕为皇帝的皇帝。教宗和罗马贵族在圣伯多禄的遗骸旁宣誓效忠奥托,并且不会向贝伦加尔二世和他的儿子阿达尔伯特提供援助。
十一天后,教宗和皇帝批准了《奥托尼亚法令》 ,根据该法令,皇帝成为教皇国独立的担保人,教皇国南起那不勒斯和卡普阿,北至拉斯佩齐亚和威尼斯。这是近 100 年前加洛林帝国崩溃以来首次对此类保护的有效保障。他还确认了教宗选举的自由,但保留了皇帝在教宗祝圣前同意选举的权利,同时保留了《罗马宪法》中限制教宗世俗权力的条款。
尽管教宗若望十二世因其世俗行为而受到谴责,但他也会设法抽出一些时间处理教会事务。956年初,他写信给德国的教皇使节威廉·德·梅因茨,敦促他继续在那里工作,特别是反对那些“摧毁上帝教堂”的人。他请威廉向他通报西法兰克和德国的情况。若望还写信给特里尔的新大主教亨利,授予他披肩并鼓励他过上良好的生活。
958年,他授予苏比亚科修道院特权,条件是:“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继承人的灵魂的益处,神父和修士们每天应当诵念一百遍《Kyrie-eleisons》和一百遍《Christe-eleisons》。每周三次,神父们应当向全能的上帝举行弥撒圣礼,以赦免我们自己和我们继承人的灵魂。”
962年2月14日,奥托离开罗马。离开前,他因为若望“一生沉溺于虚荣和通奸”,建议他放弃世俗而淫荡的生活方式。若望无视这一建议,越来越焦虑地看着奥托迅速将贝伦加尔赶出教皇国。他越来越害怕皇帝的权力,于是派使者前往马扎尔人和拜占庭帝国,组建一个反对奥托的联盟。他还和贝伦加尔的儿子阿达尔伯特进行了谈判。
若望的大使被奥托抓获,奥托派代表团前往罗马,探听若望背后发生了什么事。与此同时,若望也派自己的使节去见奥托,其中包括未来的教宗良八世,他试图向皇帝保证,若望正在寻求改革教皇法庭。
然而,在963年,奥托得知阿达尔伯特被允许进入罗马与若望进行会谈。在贝伦加尔被击败并被囚禁后,奥托返回罗马,并于 963 年夏天围攻罗马,他发现这里已经分裂。
皇帝的支持者们报告了阿达尔伯特抵达罗马的消息,并在约翰尼斯波利斯挖了壕沟,这是罗马的一个设防区,以城外圣保禄大教堂为中心。
若望和他的支持者则保卫了古老的利奥城,起初若望准备保卫这座城市,他全副武装地出现,成功将奥托的军队赶过台伯河。然而,他很快判定无法再继续守卫这座城市,于是带着教宗的金库,和阿达尔伯特逃往蒂伯尔。
奥托随后召集了一次会议,要求若望十二世亲自出面为自己辩护,反驳多项指控。若望则威胁要将任何试图废黜他的人逐出教会。奥托和会议毫不气馁,废黜了若望十二世,并选举教宗良八世接替他。
甚至在奥托离开罗马之前,罗马居民就发动了一场支持若望的叛乱,但被镇压,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然而,皇帝离开后,若望十二世率领一大群朋友和家臣返回,良八世不得不逃到皇帝那里避难。
964年2月,若望进入罗马,召开宗教会议,宣布他的废黜不合法。在残害了一些敌人后,他再次成为罗马的实际统治者。
他派施派尔的主教奥特加去见皇帝,试图与奥托达成某种和解,但尚未有任何进展时,若望十二世就于964年5月14日去世了。根据克雷莫纳的柳德普兰德的说法,若望是在罗马郊外通奸时死亡的,要么是中风,要么是死于对方丈夫的暴怒。
若望被葬于拉特兰教堂。教宗本笃五世不久后继位,但被良八世成功废黜。
若望十二世身兼罗马世俗王子和教会精神领袖的双重角色,他的行为更倾向于前者而非后者。在有关他担任教宗期间的现存著作中,他被描述为一个粗鲁、不道德的人。他的生活状况让拉特兰宫被称为妓院,罗马的道德腐败成为普遍耻辱的主题。他的生活方式与他作为世俗王子的身份相称。
连接至 “女教皇「琼」” 的传说:
奥诺弗里奥·潘维尼奥在巴托洛梅奥·普拉蒂纳 有关教宗的书的修订版中,添加了一个详细的注释,指出教皇琼的传说可能基于若望十二世的情妇:“潘维尼乌斯在普拉蒂纳关于教皇琼的记述的一个注释中指出,若望十二世的淫乱行为可能导致了‘教皇琼’故事的产生。约翰十二世有众多的情妇,其中一位名叫琼,她在教皇任职期间在罗马具有最大的影响力。”
● 关于这个女教宗的记述,最先见于让·德马伊的年谱,但最流行的和有影响力的版本是13世纪末奥帕瓦的马丁的《教宗和皇帝的大事记》的内容。
大多数的传说指她是一个有才华的女人,在情人的指示下乔装成男人。由于她的能力,在教会内逐层晋升,最终被选为教宗。但有一天她在骑马时,诞下一个孩子,从而显示出她的性别。大多数版本说她不久即去世,原因是被愤怒的暴民打死,也有说是自然死亡,而她的继任者则将她的事迹隐瞒。
女教宗的记录最早来自属道明会的德马伊写于13世纪初的梅斯编年史。他没有提及女教宗的名字,而有关事件则发生于1099年。他的同袍波旁的史蒂芬将德马伊的故事转载至自己作品中。不过,相关传说最广为传颂的版本来自13世纪后期由波兰的道明会会士奥帕瓦的马丁所著的《教宗和皇帝的大事记》第三校订本。
女教宗的名字首先出现于此版本,她被称为“约翰·安格理克斯”或“美因茨的约翰”。日期亦从11世纪改为9世纪,在位于教宗良四世和教宗本笃三世之间,即公元850年代。根据该大事记所述:若望·安格理克斯,出生于美因茨,任教宗两年七个月四天,死于罗马,之后宗座从缺一个月。相传若望是女人,小时候以男装打扮被情人带到雅典。在那里,她学习各样的知识,精通的程度无人能及,其后到罗马教授文科,学生和观众不乏大师。
她的言行和知识在城中得到高度评价,更被选为教宗。任教宗时,她怀了同伴的孩子。她不知孩子将于何时出生,在从圣伯多禄大殿到拉特朗的游行中,她在一条名为神圣之路的巷子里产子,但该条位于罗马斗兽场和圣克莱门特教堂间的路现在已改称为“回避街”。
她去世后,有人说她被葬在同一地方。后来的教宗总是转身不向着该条街,许多人认为这样做是因为憎恶女教宗产子的事件,亦不把她加到教宗名单上,是因为她的女性性别和事件带来的扰乱。
大事记的另外一个版本指,在被发现真正身份后,她没有死去,但被关起来和被废黜,她做了很多年的忏悔。她的儿子后来成为奥斯提亚主教,并于她死后将她埋葬在其教堂。其他的手稿提到女教宗的女性名字为琼安,但所有这些手稿均迟于马丁的著作。
从13世纪中叶起,传说得到广泛传播,并为人们所相信。道明会利用女教宗琼安的故事说教和传道。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有不少引用女教宗故事的文字。薄伽丘于1353年的著作提及女教宗。
14世纪后期,锡耶纳主教座堂订制一系列的教宗半身像,其中包括一名女教宗,命名为 Johannes VIII, Foemina de Anglia,放于良四世和本笃三世之间。在16世纪及以后,各种新教作家以女教宗琼安的传说编写反天主教的书籍。
现代的学者指女教宗琼安只是中世纪的传说。根据《牛津教宗词典》,人们普遍相信这个传说数百年,甚至天主教界亦然,但指出“没有现存证据证明在相传的时期内有女教宗在任”,并指出“无法将女教宗的任期放入该段时期当中。”
1601年,教宗克莱孟八世宣布女教宗的故事并不真实。锡耶纳大教堂里的著名女教宗半身像,亦被换为圣匝加像。
17世纪,中叶新教徒历史学家大卫·布隆德尔认为女教宗琼安的故事可能起源于一个针对教宗若望四世的讽刺。布隆德尔通过详细分析传说的记载和声称的时期,证明此传说不可能发生。
● 关于教宗若望十二世就聊到这里,诸位无需对其人做出评论,天主已经裁决了他。我们只需要明白“教宗”不是神,只是人。并且由于这个位置的崇高权力,历史上有很多人纯粹是为了利益而想方设法得到了它。
本系列文章是鉴于当今巨量的天主教徒因为“服从教宗”这个概念,而被梵二的现代主义异端所害,是以用“历史上的问题教宗”这个主题以正视听。
作为天主教徒,我们最基础的原则不是服从教宗,而是服从天主。当教宗的行为违背天主的真理时,如果你坚持闭眼不看真理,只是靠着每天强制自我洗脑而去跟随那些假权威。那么,最终你一定会离开天国正道,进入永苦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