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变化是通过改变礼仪来实现的,所有的圣礼都受到了某种影响,但在这里,我们想讨论的是圣礼本身意义上的实际变化或拟议中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一个一致的倾向:主观因素被夸大,而圣礼的本体论重要性相应降低。圣礼的古典定义是一种能产生超自然效果的标志,虽然实际上这一定义并没有被废除,但标志的价值被强调,而本体论的内容被贬低,从而使圣礼成为接受圣礼的人生活中主观事件的象征。
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圣礼,因为每一个被造物都是圣言的反映,而且圣礼这个词可以广义地理解为神圣的标志。但除了这种圣事性之外,基督教还承认严格意义上的圣事,即天主用来作为产生和代表超自然现实的标志的某些事物、行动或话语。
因此,圣礼成为圣事的两个要素是:传达给人类的超自然现实,以及这种超性现实在某种仪式中的象征意义。显而易见,如果摒弃了超自然领域的本体论现实,那么剩下的象征意义就只是人在接受圣礼时的体验,即接受者的主观变化。象征依然存在,本体论现实却已离去。在这种情况下,圣礼就会落入纯粹的心理学领域,成为像旧约中使用的那些象征,或者仅仅是唤起和表达信仰的场合。
在所有圣礼的新仪式中,这种超性和本体论元素的减少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将仅限于洗礼圣事、圣体圣事和婚姻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