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无法解决受教义变革影响的所有信仰和神学讨论问题。这些观点包括救赎的教义、区分教会奥体与教会灵魂的理论、信仰与善意的区别以及教规的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当前普世教会政策的一些明显后果,尽管这些后果是人们不愿讨论的17。正如君士坦丁堡牧首阿提那哥拉斯(Athenagoras)所公开宣称的那样:“在联合运动中,不是从一个教会走向另一个教会,而是所有教会向共同的基督18”。如果这就是普世主义的本质,那么天主教会就不能再试图吸引人们到自己身边;它只能与其他教派一起走向一个中心,一个在自己之外的中心,就像它也在所有其他教派之外一样。勒布尔热瓦主教(Mgr Le Bourgeois)明确指出 : “在实现合一之前,没有哪个教会能声称自己是耶稣基督的唯一的教会19”。
在一篇与《罗马观察报》总政策相悖的文章中,查尔斯-博耶神父20(Charles Boyer S.J.)表示,皈依天主教的人数减少是由于社会放弃了以天主为中心的观念,以及当代人对“人类之城”的向往,但他也将此归咎于普世主义21。据称所有的教会或多或少都是一样的,改变信仰者被谴责22。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避免批评错误,并避免清楚地阐述真正的教义23。并建议其他教派保持自己的身份,因为最终会出现教会自发共融的情况。虽然博耶神父将这些错误主要归咎于非天主教教派,以此限制其论证范围,但事实上,他所说的话也削弱了天主教新普世主义的本质。
如果皈依天主教不再被视为从一种事物到另一种截然不同事物的转变,不再被视为事关个人生死之大事,那么皈依天主教的人数就会减少。如果皈依天主教不会带来任何本质上的改变,那么皈依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而那些迈出这一步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做是浪费时间。生活在一个宗教混杂的国家,我有机会发现,如今从新教皈依天主教的人常常认为他们所做的改变是徒劳的,是错误的。法国大作家朱利安-格林Julien Green坦率而痛苦地说,在今天的情况下,他不会成为一名天主教徒:既然两种宗教之间除了名称之外已不再有任何区别,为什么还要放弃一种宗教而改信另一种宗教呢24?我知道有一些犹太人皈依了天主教,但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结束和收回传统教义之后,他们又回到了犹太教堂。另一方面,今天也很难改变信仰,因为回到新教往往不会有什么不同,就像改变信仰也没有什么不同一样25。
备注:
17. 荷兰一个普世教会机构的主席说: “教会的合一不再意味着回到今天存在的天主教会,而是所有教会朝着基督教会应有的方向发展"。《国际教会联合会》,第281期,1967年2月1日,第15页。
18. “在这一联合运动中,不存在一个教会走向另一个教会的问题;而是所有教会都走向他们共同的基督的问题”。《国际教会联合会》,第 311 期,1968 年 5 月 1 日,第 18 页。
19. “在实现合一之前,任何教会本身都不能声称自己是耶稣基督的正宗教会”。《国际教会联合会》,第585期,1983年4月15日,第20页。
20. 曾任罗马宗座格里高利大学校长。[译者注]。
21. 《官方公报》,1975 年 1 月 9 日。
22. 这一术语现在用来指号召人们加入天主教会,正如传教士一直所做的那样。
23. 这符合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梵二会议开幕时宣布的政策。见第 40 段。[译者注] 。
24. 引自Itinéraires,第 244 期,第 41 页。
25. 丘尔(Chur)主教告诉梅莉塔-布鲁格(Melitta Brugger)博士,从1954年到1964年的十年间,他的教区有15万灵魂,接收了933名新教徒,但在随后的十年间,只接收了318名新教徒。卢加诺主教说(1975 年 1 月 17 日),他无法判断皈依人数下降是好事还是坏事。在梵二会议之前,美国每年约有170,000人皈依,现在这个数字大大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