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二十世纪天主教会变革研究(正在翻译的初稿)列表
·目录
·作者间介
·第一章 危机
·2. 否认危机
·3.次要基督教的错误
·4.危机在于未能适应
·5.调整教会适应世界的矛盾。
·6. 进一步否认危机
·7. 教宗认识到了方向的迷失。
·8. 危机的伪积极性。虚假的宗教哲
·9. 进一步承认危机
·10. 对危机的积极解释。错误的宗教
·第二章 历史概述: 教会的危机
·12. 教会的危机:耶路撒冷(公元5
·11. 进一步错误的宗教哲学。
·13. 尼西亚危机(公元 325 年)
·14.中世纪的偏差。
·15. 路德派分裂的危机。基督教理想
·16. 基督教理想的进一步广度。其局
·17.路德教义否认天主教原则。
·18. 路德的异端邪说,续。诏谕《主
·19. 独立原则与教会中的弊端
·20. 为什么案例论没有在教会造成危
·21. 法国的革命
·22. 独立原则。信仰的权威。
·23. 法国大革命时期教会的危机。
·24. 庇护九世的《时代谬误纲要》
·25. 时代精神:亚历山大-曼佐尼
·26. 现代主义危机 第二次教义大纲
·27. 前天主教危机与第三次教义大纲
·28. 《人类通谕》(1950年)
·第三章 梵二大公会议的筹备
·29.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筹备情
·30.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自相矛盾
·31. 梵二大公会议自相矛盾的结果,
·32. 梵二会议自相矛盾的结果、续。
· 33. 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的目标。
·34. 梵二的目标 司铎职务
·35. 对梵二会议乐观的期望。
·36.蒙蒂尼枢机主教的预测。他的极
·37. 灾难性预测。德日进著作中存在
·38. 梵二开幕词 世界的对抗。教会
·39. 开幕词 梵二文本和含义的模糊
·40. 开幕词。对待错误的新态度
·41. 拒绝大公会议的筹备工作。破坏
·42.大公会议的纪律法令框架继续被
·43. 打破纪律法令框架的结果。是否
·44. 教宗在梵二采取的行动 《教会
·45. 教宗在梵二采取的进一步行动。
·第四章 大公会议的议程
·46.大公会议在第四届会议闭幕词中
·第五章 后大公会议时期
·47. 拋开大公会议。大公会议的精神
·48. 拋开大公会议。大会会议文本的
·49. 梵二会议后的新诠释学。语义变
·50. 梵二会议后新的诠释学,继续,
·51. 梵二会议后的特点。变革的普遍
·52. 梵二后时期,续。新人。牧灵宪
·53. 教会不可能发生彻底的变革。
·54. 教会里不可能有彻底的变革,续
·55. 对历史悠久的传统教会的诋毁。
·56. 对诋毁传统教会的批判
·57. 对初期教会的错误看法。
·第六章 梵二后的教会。保禄六世
·​58. 教会的神圣性。一个护
·59.教会的大公性。反对。教会作为
·60.梵二后教会的合一。
·61. 教会在等级制度中的不统一。
·62. 教会因 "人类生命 "通谕而分裂
·63. 教会继续因《人类生命》通谕而
·64. 荷兰教会分裂。
·65. 放弃权柄。保禄六世他的信心
·66. 历史上的相似之处。保禄六世和
·67. 治理与权柄。
·68. 放弃权柄,续。法国的教理问答
·69. 保禄六世的性格。自画像。枢机
·70. 在梵二后的教会中,“是”与“
·71. 放弃权柄,续。教廷的改革
·72. 对罗马教廷改革的批判。
·73. 梵二变革后的罗马教廷。缺乏精
·74. 罗马教廷的变革,续。文化上的
·75. 放弃了权柄的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76. 修订协议,续。
·77. 保禄六世的教会。他在 1974 年
·78. 保禄六世不切实际的时刻
·第七章 司铎职分的危机
·79. 神父的叛逃。
·80. 神父背叛的教规合法性。
·81. 改革天主教司铎职分的尝试。
·82. 唐·马佐拉里对天主教神职人员
·83. 普世司祭职和按立圣职
·84. 对“司铎是一个和其他人一样的
·第八章 教会与青年
·​ 85 梵二后教会在青年问题
·86. 青年人的特性 – 对欢乐人生的
·87. 保禄六世对青年的演讲。
·88. 教会中的青少年主义,续。瑞士
·第九章 教会与妇女
·89.梵二后的教会与女权主义
·90. 对女权主义的批判。女权主义就
·91. 女性主义神学。
·92.教会的平等主义传统。妇女的从
·93. 天主教传统中妇女的从属地位。
·94. 捍卫教会关于妇女的教义和实践
·95. 天主教对妇女的提升。
·96. 道德沦丧。
·97. 端庄的哲学–天生的羞耻感
·98. 个人耻辱。赖希
·99. 主教关于性行为的文件–枢机主
·第十章:身体崇拜与补赎
·100. 现代身体崇拜和教会。
·101.梵二如是说: 体育竞技运动是人
·102. 将体育运动作为兄弟情谊的激
· 103. 实践中的身体崇拜。
·104. 补赎精神与现代世界。减少禁
·105. 新的补赎规定
·106. 补赎改革的起因。
·107. 补赎与服从
·第十一章 宗教和社会运动
·108. 放弃政治和社会行动。
·109. 天主教保守派的消失或转变。
·110. 教会在意大利离婚和堕胎运动
·111. 意大利的教会与共产主义。19
·112. 法国教会与共产主义
·113. 虔诚的基督徒
·114. 对立面的削弱。
·115. 《和平于世》中的原则和运动
·116. 论基督教社会主义 – 托尼奥
·117. 蒙图克拉尔神父的教义与教会
·118. 从马克思主义选择到解放神学
·119. 对“十七人会议”文件的评判
·120. 某些基督徒的选择,续。 弗拉
·121. 研究弗拉戈索主教的学说。
·122. 支持“十七人”的解放神学。
·第十二章 学校
·123. 梵二后教会的学校。
·124. 天主教学校的相对必要性。
·125. 天主教教育大会 1982 年 10
·126. 天主教对天主教学校的排斥。
·127. 现代教育学 教义问答
·128. 新颖的教学法
·129. 梵二后天主教教义中的邪恶知
·130. 教导与权威. 教理讲授。
·第十三章 教理问答
·131. 教理问答的解体 1977年主教
·132. 教理问答的解体–阿鲁佩神父
·133. 教理讲授的解体–勒杜先生、
·134. 意大利教理问答的革新与空洞
·135. 罗马教理讲授者与教宗的会面
·136. 《新编教理问答》与教宗若望
·137. 新编的教理问答不是教理问答
·138. 恢复天主教的教理问答。
·第十四章 修会
·139. 梵二后教会中的修会。
·140. 原则的改变。
·141. 梵二革新根本性的转变。
·142. 梵二后改革中的修会美德。贞
·143. 贫穷与顺从
·144. 修会对服从的新概念。
·145. 罗斯米尼关于修会服从的教导
·146. 服从会规与修会团体生活
·第十五章 皮浪主义
·147. 论证的神学背景。
·148. 教会中的皮浪主义。枢机主教
·149. 贬低理性 — 沙利文,创新者
·150. 贬低理性,继续 — 帕多瓦神
·第十六章 对 话
·151. 梵二后的“对话”与讨论主义
·152. 对话哲学。
·153. 对话的适当性。
·154. 对话的目的 – 保禄六世、非
·155. 对话是否总能带来丰富内容。
·156. 天主教的对话
·第十七章 动员主义
·157. 现代哲学中的动员主义。
·158. 对动员主义的批判。乌戈-福斯
·159. 教会中的动员主义。
·160. 动员主义与转瞬即逝的世界。
·161. 新神学中的动员主义。
·162. 末世论中的动员主义。
·第十八章 信仰的美德
·163. 拒绝自然神学–枢机主教加隆
·164. 信德的神学美德
·165. 对无尽探索信德的批判。莱辛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46.大公会议在第四届会议闭幕词中的总结。与圣庇护十世的比较。教会与世界。
46.大公会议在第四届会议闭幕词中的总结。与圣庇护十世的比较。教会与世界。
浏览次数:192 更新时间:2024-8-15
 
 


整个大公会议的闭幕词实际上是保禄六世在 12 7 日第四次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讲话,因为他在 1935 12 8 日发表的讲话只是礼节性的。与教宗在会议期间发表的个别讲话相比,这次会议的主导精神显得更加清晰。闭幕词比会议文件本身更能反映教宗保禄六世的想法。闭幕词中洋溢着乐观的气息,将其与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开幕词联系在一起:主教们达成的协议是 "了不起的",闭幕会议是 "惊人的"。教宗总结中的各个部分都融入了可以称之为整体的乐观色彩;大公会议 "故意非常乐观"

教宗不能不注意到、也不能不提及的阴郁因素,却沐浴在乐观前景的光芒之中。因此,他对世界现状的诊断最终是积极的、公开的。教宗承认,天主教的人生观已被普遍颠覆,并认为 "在世界各民族的伟大宗教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和衰落"。这里或许应该有一个例外,至少就伊斯兰教而言,它在本世纪经历了新的发展和士气的高涨。教宗在讲话中清楚地认识到,现代人普遍倾向于内在性,而对任何别有用心或超越性越来越感到厌倦。然而,教宗对现代精神的动摇做出了这一精确的诊断之后,却将这一切仅仅停留在描述的范围内,而没有看到危机在原则上与天主教信理的根本对立,天主教信理从根本上说是超越性的。

圣庇护十世在他的通谕《牧者》中得出了与保禄六世相同的结论,并承认现代人的精神是一种独立精神,这种精神将整个世界引向人类自身,并以人类自身的神化为目标。但圣庇护十世也认识到,这种世俗性具有基本原则的特征,因此,他直截了当地提出,请人们注意这种对立,这客观上意味着,除了个人的幻想或愿望之外,世俗精神必然会与天主教的原则发生冲突,因为天主教的立场认为现世来自天主并为天主服务,而世界的观念则认为现世来自人并为人服务。

因此,两位教宗对世界现状的判断是一致的,但在价值判断上却有所不同。正如圣庇护十世引用圣保禄36的观点 (他即是那敌对者,他高举自己在各种称为神或受崇拜者以上,以致要坐在天主的殿中,宣布自己是神。) ,认为现代人把自己当作神,并要求得到崇拜,保禄六世也明确表示 :“使自己成为人的天主的宗教,遇到了把自己当作神的人的宗教(因为它是这样的宗教)"。然而,教宗保禄无视这种对抗涉及对立原则的事实,认为由于大公会议的召开,这种对抗并没有产生冲突、斗争或诅咒,而是教会对人类的需要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新的关注。针对有人提出的反对意见,即教会向世界妥协,实际上几乎是在追随世界,这就偏离了自己的以天主为中心的路线,而向以人为中心的方向,教宗回答说,教会这样做不是偏离世界,而是转向世界。

  在这一点上,人们会问自己:转向世界是为了加入世界,还是为了吸引世界加入教会?教会宣扬真理的义务确实源于她对人类施以仁爱的职责。倘若教义的纠正与仁爱分隔开来,倘若人们忘记了既有严厉的仁爱,也有温柔的仁爱37,那么教义的纠正有时就会变得畸形。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避免为了仁慈而歪曲真理,如何在现代人以人类为中心的轨道上接近;但这不是加强给人的以人为中心和行动,而是为了逆转以人为中心的行动。现实并不存在两个中心,只有一个中心,而且还有外圆。我不确定保禄六世在他的演讲中是否说得足够清楚,基督教人文主义只能起到工具性的作用,因为真正的仁爱不能接受(哪怕是暂时接受)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所认为的终极目标:人的胜利和神化。

  这种说法的不严谨还表现在它采用了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即 "要认识人,就必须认识天主"。根据天主教教义,对天主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通过自然途径获得的,另一种是只有超自然启示的。同样,关于人也有两种相应的知识。但是,如果不作这些区分,就断言要认识人就必须认识天主,要认识天主就必须认识人,这并不能确立天主教在这一问题上所表述和承认的两种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建立了一种恶性循环,在这种循环中,人们的心灵既找不到认识人的有效出发点,也找不到认识天主的有效出发点。关于人与天主的整个论证思路可以延伸到爱与认识的领域。事实上,教宗说,为了爱天主,人必须爱,但他没有提到,是天主使人变得可爱,而人之所以有义务去爱人,是因为人同样有义务去爱天主。

  综上所述,大公会议闭幕词的核心在于教会与世界的新关系。在这方面,大公会议闭幕词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文件,对于任何希望研究大公会议变革和大公会议基本趋势性质的人来说都是如此。这些发展与来自大公会议期间并存但截然不同的其他发展趋势混杂在一起。现在,我们将在后大公会教会复杂、混乱和模糊的纠结中追溯它们的发展历程。

 

 

译者注:

35 议会的最后一天

36 《得撒洛尼后书》,2:4

37 "严厉的仁爱,以及温柔的仁爱"


上一篇:第四章 大公会议的议程
下一篇:第五章 后大公会议时期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