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耶稣会的背叛(马丁神父著 向闻若瑟译)列表
·说 明
·摘 要 战 争
·第一部分 指 控
·I. 教宗的反对意见
·II. 试 验 田
·III. “白衣教宗”与“黑衣教宗”
·IV. 教宗的屈辱 ——尼加拉瓜人民
·V. 基本不服从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III. “白衣教宗”与“黑衣教宗”
III. “白衣教宗”与“黑衣教宗”
浏览次数:29 更新时间:2025-1-7
 
 

在某种意义上,1981年仲春召开的会议承载着全球各地同时进行的数千次咨询会议的印记。在法式双扇门后面,七个人正在开会。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文件夹,里面装满了文件,在每人的手肘处,放着一个装满水的壶,壶里漂浮着一块冰。任何偶然瞥见这一幕的人都会认为,这些聚集在一起的人正沉浸于一种安静而专注的讨论,这种情形是各类咨询会议所特有。但这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参加的聚会,甚至隔着紧闭的门玻璃也无法窥视。

 

会议室位于教宗宫殿的三楼,坐落于梵蒂冈山丘之上。公文包为红色天鹅绒制成,上面金色印有三重冠和钥匙徽章。在门外,一名秘书和两名身穿传统制服的瑞士卫兵负责防止任何潜在入侵者进入。坐在会议桌前的是神圣罗马天主教会的教宗和六位最有权势的枢机主教,他们推动和震撼着梵蒂冈,就像梵蒂冈强大力量的缩影。他们讨论的主题是耶稣会的生死存亡:换句话说,是关于由阿鲁佩神父领导的这个修会是否应被允许继续存在,还是应根据三位教宗反复表达出的意愿重新组织和审议,或者最终被若望·保禄二世正式解散。

 

从理论上讲,教宗不必与任何人会面就能就此事做出决定。从原则上讲,他有权这样做,他拥有所有必要的权限。其他领导者,包括同他参加会议的六位枢机主教,都是由他任命的,他是教会主要领导人中唯一一位一经当选就直接从天主那里获得权力——教宗权力——的人。

 

然而,如同权力常有的情况一样,理论和原则是一回事,而现实则是另一回事。每位教宗必须拥有足够的权力来承担并行使赋予他的职能。如果他放弃了其中任何一点,这些权利无疑将被他人篡夺并加以利用。

 

例如,在1981年初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首次意识到历经数世纪积累而成的大量权力集中在耶稣会总会长手中。这种力量在罗马及全球范围内都极为强大,并广泛受到认可,以至于担任耶稣会总会长的人也被非正式地称为“黑衣教宗”。这里所指的“黑”并不带有任何威胁意味,仅仅是对这一事实的简单承认:作为一名耶稣会士,这位极具影响力的总会长始终身着黑色宗教服饰,与传统白袍圣父形成鲜明对比³

 

附注³

在罗马,还有一位高级官员被称为“枢机教宗”,他是领导极具权势的信仰传播部(现称为万民福传部)的枢机主教,该部门的开支巨大,吞噬了梵蒂冈年度预算的一大部分。有观点指出,这里的“红”指的是财政赤字。实际上,这是罗马人对金钱总是赋予某种权力这一真实事实的承认。

 

在这次会议上,另一个例子应当被提及。如果他们能够如愿以偿,至少有三位与若望·保禄二世同桌的枢机主教将向教宗展示一堂关于罗马权力的课程。所谓“罗马性”就是指这种特殊的权力方式。

 

显而易见,一位希望成功的教宗必须具备至少两样东西: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卓越的“罗马性”。“罗马性”基于一个基本原则:耐心等待可以掌控世界(Cunetando regitur mundus)。如果你能比他人更长久地等待,你就能够统治他人。“罗马性”的基本要素包括行动中的克制以及各种表达形式上的节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般的力量。良好的时机感加上耐心、不屈不挠且排除情绪波动的气质,以及对最终成功几乎是救世主般的信念,被视为至关重要。

 

很少有人天生具备这些才能。那些最为纯正的“罗马人”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学习这些技能。尽管若望·保禄二世拥有强大的意志力,但他并未真正达到“罗马性”,而时间是他唯一缺乏的财富。

 

无论是在波兰还是尼加拉瓜,他们都未能使局势得到改善。

 

在那次会议上,教宗身着白袍坐在主桌前,宛如一位充满活力与激情却又被迫压抑的人,他的能量似乎随时可能爆发。在六十一岁时,这位首位波兰教宗是一位迅速崛起的人物,充满了进取精神,并以其个人魅力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

 

凭借宗座权威作为后盾,许多人不禁要问:在你的教会中,哪位主教?他将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无论是否具备“罗马性”,卡罗尔·沃伊蒂瓦都是一位谨慎之人。毫无疑问,当他注视着坐在左右两侧、身穿鲜红教服的六位枢机主教时,他明白他们每个人的立场,不仅是在耶稣会的事务中,更是在天主面前。这就是他的全球性宗座战略。

 

教宗右边的椅子上坐着信理部枢机主教Ratzinger拉青格),他是,负责在广阔而多样的教会世界中监督天主教教义的纯洁性。他是一位面容甜美、睿智而不简单的巴伐利亚人,职业是神学家,得到了教会知识分子的充分信任。五十五岁的他满头白发,是与会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位。若望·保禄二世知道,信理部会永远全力支持教宗的意志

 

同样,他也确信传信部的枢机主教——负责在非洲和亚洲基督徒中推广天主教的人士,也会如此支持他。这位传信部负责人是一名意大利裔的巴西人,看起来比同事们年长,举止优雅:有人称赞他如鸽子般温和,却又像蛇一样狡猾。这或许是因为他的同僚们从未怀疑过他的真实来历。尽管风格直接简单,但传信部负责人以其在讨论中的精准发言而闻名,总能投出令人震惊的问题。

 

当天会议室内最后一位支持教宗的是神职部枢机主教,这位枢机主教负责管理全球天主教教区的神职人员事务。

 

在其余三位枢机主教中,有一位虽然不必明确表示反对教宗的立场,但他显然也不会坚定地支持教宗。

 

其中一位主教是圣部枢机主教,负责监督所有天主教主教,他是一位“罗马性”的高手。六十八岁的他,面容坚毅而机智,有可能被选为教宗。他知道如何为自己的支持索取代价。如果他能够在其他问题上施加影响,他就能倾其所能地支持教宗。

 

另一位作为梵蒂冈所有男、女修会及宗教团体的宗教监察员,是一位意大利裔阿根廷人,他极有可能会反对若望·保禄二世。他与多位身处要职、不希望教宗动摇他们利益的人士关系密切,并且与一些重要人物关系密切。这些秘密联盟不希望教宗取得任何重大成就,尤其对这位教宗怀有强烈的敌意。从精心梳理的发型到洁白无瑕的法式袖口,再到奢华精致的金色袖扣,宗教监察员的外表展现出一位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的高级神职人员形象。

 

在那张桌子上,仅次于教宗的最有权势之人是梵蒂冈枢机主教国务卿。国务卿在几乎所有事务上都站在教宗的对立面。若望·保禄二世身材魁梧、体格健壮,而国务卿则显得矮小瘦弱,是一位来自意大利北部的枢机主教,戴着眼镜,脸颊凹陷。他身形消瘦,因此得名“骷髅”。他的皮肤苍白如纸,仿佛毫无血色,与嘴唇和耳朵的红晕形成鲜明对比,这让人感觉在37年梵蒂冈外交生涯中,他始终面对着刺骨寒风。

 

国务卿是他这一代人中唯一一位与苏联及其卫星国领导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枢机主教。尽管与这位教宗所主导的与斯拉夫人谈判相比,国务卿与苏联的关系显得较为微不足道且未涉及重大冲突,但巧妙运用罗马教会的影响力,仍可将看似微小的联系转化为重要的外交途径。此外,国务卿认为,这位教宗统治下的危机已迫在眉睫。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并非由教宗发起,而是由在场的一两位枢机主教提议召开的,目的是在“罗马性”微妙的语境中对教宗关于耶稣会的计划进行“澄清”。即便当教宗以一份10分钟的“澄清”声明开场时,前任耶稣会总会长彼得罗·阿鲁佩(Pedro Arrupe)似乎亦然在场,仿佛是那第八位无形的参与者。这位73岁的巴斯克人,身形消瘦,鹰钩鼻,是与会七位人士的共同熟人。然而,他们对他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些人视他为极为重要的盟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对手。教宗陛下也逐渐意识到,对他必须保持警惕。

 

在阐述对耶稣会的标准时,若望·保禄二世主要强调了忠于教廷和传播正统天主教教义的重要性。当教宗结束发言后,宗教监察员表达了他的看法。不出所料,他的观点与教宗的立场相对立。事实上,教宗所指出的耶稣会的某些问题,在其他许多宗教团体中也普遍存在,包括男修会和女修会:方济各会、加尔默罗会、多明我会、玛利诺传教会神父、爱尔兰科伦坡传教会神父等。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于拉丁美洲的主教们身上,甚至在整个教会内部都屡见不鲜。

 

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宗教监察员提出了两个最显著的例子。墨西哥库埃纳瓦卡的前主教塞尔吉奥·门德斯·阿尔塞奥(Sergio Méndez Arceo)在周日布道时以举拳向共产主义国际致敬,并高呼“我是马克思主义者!”而他尊敬的同事、巴西圣保罗的枢机主教伊瓦里斯托·阿尔恩斯(Evaristo Arns)则抓住每一个机会猛烈抨击严苛的资本主义,赞扬财富再分配的理念,以缓解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

 

此外,还有那些法国主教们坚持将卡尔·马克思的诞辰列入教会官方礼仪日历,与圣人和教会殉道者的纪念日并列庆祝。而加拿大主教们则利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分析来研究社会问题,这又该如何解释?

 

宗教监察员相信,坐在他旁边的同事、所有主教的领袖——圣部枢机主教,能够证实他的观点。然而,宗教监察员可能误解了圣部的态度。

 

宗教监察员或许认为圣部枢机主教尚未决定在这场争论中哪一方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但实际上,这种解读并不准确。圣部枢机主教不选择支持宗教监察员是有其充分理由的。

 

继国务卿之后,圣部枢机主教可以被视为梵蒂冈教廷最具影响力的枢机主教之一。他负责管理主教圣部(Congregation for Bishops),并在全球范围内(除传教区外)的主教任命中拥有决定性影响力。在传教区,这一职责则由传信部(Propaganda Fide)负责。此外,圣部枢机主教还曾担任圣座拉丁美洲委员会主席,在此职位上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圣部枢机主教与若望·保禄二世持有共同的信念:认为必须拯救拉丁美洲免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且公开宣称的马克思主义者与耶稣会、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和玛利诺修会的神父及修女之间几乎没有区别。两年前,圣部枢机主教曾表示:“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拉丁美洲正在发生的事情将决定教会在下一个世纪的命运。”

 

不,圣部枢机主教不会接受宗教监察员的隐含邀请。拉丁美洲左翼主教们是在他掌控主教任命之前就已经被任命的。现在,圣部枢机主教保持沉默,这并无所谓。这并不重要。宗教监察员已经完全准备好为耶稣会辩护,认为耶稣会士在完全服从于教会主教的情况下行事,而这些主教,无需提醒在场的人们,是十二位宗徒的继承者。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Vatican II)强调了主教团在教会治理和领导信徒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宗教监察员的观点,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耶稣会,也不是那些像宗徒一样管理各自教区、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主教们。

 

对于宗教监察员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将3,567名主教团成员与圣座隔开的鸿沟。宗教监察员避免直接提及若望·保禄二世;但没有人期望他会这样做。所有人都明白他指的是什么。根据他的分析,教会的治理和训导权威应当正常且定期地在教宗和主教团之间分配。教宗陛下应该允许会议集中讨论这一真正的问题:即罗马教廷与主教之间的缺乏凝聚力、分歧和不团结。

 

无论如何,耶稣会不应成为其他犯下更严重错误者的替罪羊,因为他们在普世教会中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尽管宗教监察员的立场坦率且与教宗的观点存在本质上的矛盾,但其表达方式仍然符合罗马的传统。没有手势,没有举手,声音也没有提高。其他六位与会者也表现出同样的冷静。没有任何不安的动作,没有情感波动,椅子上没有僵硬,没有深呼吸,没有咬唇,也没有皱眉。最坏的情况是,有人可能会快速瞥一眼说话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当然,也没有关于发言顺序的讨论。

 

在这样的会议上,罗马传统占据主导地位,它用无形的手指指向信理部枢机主教,这位站在教宗右边的职业神学家完全理解自己作为天主教教义纯洁守护者的角色

 

信理部枢机主教提醒他尊敬的同事们,引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Vatican II)对主教团的描述。他引用了该大公会议的相关文件:主教团“必须始终且必然与其首领共同存在,这位首领在主教团中保持其作为普世教会最高牧人的地位,即基督的代表”。

 

换句话说,信理部枢机主教强调,将主教团描述为与罗马教宗相分离的观点是一种错误的区分。事实上,没有罗马教宗,主教团便无法存在。

 

相反,唯一真正的区别在于教宗与主教团之间的关系。主教团必然包括罗马教宗,而教宗可以在特定情况下独自行动。然而,没有教宗的领导,主教团无法独立运作。因此,那些与罗马教宗存在分歧的主教,实际上也是与整个主教团存在分歧。宗教监察员刚刚向他们保证,这种分歧确实存在且广泛。信理部枢机主教确信,圣部枢机主教会履行其职责,毕竟,他有责任确保主教们遵守秩序并保持一致。

 

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展示,展现了“罗马性”中罕见的权力博弈。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既没有胜利的微笑,也没有失败的沮丧。事实上,信理部枢机主教尚未结束他的发言。

 

他继续说道,耶稣会的情况在性质上与主教团有根本不同。主教团是由天主设立的,而耶稣会则是由教宗创立的,他们的存在和忠诚都依赖于教宗。根据圣座的说法,耶稣会目前处于一种叛乱状态。正如一位教宗可以创立这些规则,另一位教宗同样有权制定新规则或在必要时终止其存在。关于耶稣会的规定或可能的解散正是此次会议的主题。

 

宗教监察员对教宗提出的挑战,试图阻止会议并绕过耶稣会的问题,被巧妙地化解了。然而,在讨论中尽管有几次中断,国务卿最终取得了胜利。国务卿的方法比宗教监察员的方法更为间接。

 

国务卿提醒他尊敬的同事们,他曾陪同现任教宗与苏联谈判代表阿纳托利·阿达姆辛(Adamshin)进行了两次会谈,最后一次是在1981年。

 

教宗向苏联保证,团结工会的领导人不会以任何形式违反1962年的《莫斯科-梵蒂冈协定》。

 

国务卿无需向听众解释,在1962年晚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派遣枢机主教尤金尼奥·蒂塞朗(Eugenio Tisserant)前往会见俄罗斯大主教尼科迪姆(Metropolita Nikodim),后者代表了尼基塔·赫鲁晓夫领导的苏联政治局。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非常渴望了解苏联政府是否会授权两名俄罗斯东正教会成员参加定于同年10月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蒂塞朗与尼科迪姆的会面在法国梅茨主教保罗·约瑟夫·施密特(Paul Joseph Schmitt)的官邸举行。在那里,尼科迪姆传达了苏联的正式答复。

 

只要教宗保证两件事,他的政府就会满意:第一,此次会议不会谴责苏联共产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第二,教廷未来将始终遵循不进行此类官方谴责的原则。尼古拉伊姆得到了这些保证。随后,这一事务由耶稣会枢机主教奥古斯丁·比亚(Agustin Bea)代表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进行协调,直到最终协议在莫斯科达成,并在罗马完成,这一过程成为接下来二十年内圣座政策的一部分。

国务卿隐含的问题对在场的所有人来说如此明确,以至于无需用言语表达: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如何能够在不明确谴责苏联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代表的情况下,指责耶稣会支持拉丁美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共产主义游击队?

 

换句话说,在其教宗任期内,他如何能够遵守《梅茨协议》及他对阿达姆辛(Adamshin)所作的承诺,而不违反这些约定?

因此,国务卿的信息非常明确。他深知,在不违反任何协议的前提下,可以对耶稣会偏离天主教教义的行为进行谴责。然而,他希望保护耶稣会士。教宗陛下会在这一关键时刻放弃斗争吗?或者会选择妥协?

 

显然寄希望于后者,国务卿继续强调,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Arrupe)刚刚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任何天主教徒,更不用说耶稣会士,都不应依赖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分析来决定其立场。

 

国务卿并未特别强调,阿鲁佩总会长在1980年12月30日至1981年4月4日之间等待了三个多月才发表该文章,也未提及他已被告知此次极为保密的会议将审议的问题。国务卿对耶稣会的辩护至此结束。他随后的行动必须表明其意愿和能力,即将这场争论直接引入教宗的战略领域,从而提高事态的严重性。

 

国务卿提醒在场的所有人,作为教宗陛下的国务卿,他的职责要求他与苏联及东欧集团各国政府保持友好关系,即使这些关系是非正式的。当然,在最佳情况下,这些关系是秘密进行的。然而,这比其他政府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要好得多。为了维持这种关系,他必须避免罗马教廷对苏联及其盟友的任何公开批评。国务卿的警告、辞职威胁以及明确的公开反对态度非常清晰,其他人也明白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有理由不希望引发国务卿的辞职或被解职。尽管如此,国务卿向教宗陛下和尊敬的同事们保证,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最终决定权仍在于圣父。

 

然而,迄今为止,国务卿及其办公室在指导和协调团结工会(Solidarnoś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在物质支持上,尤其是在处理这一复杂问题的过程中。

 

在座的各位都了解国务卿在通过中立渠道、梵蒂冈控股公司或外国金融机构(其中梵蒂冈拥有主导控制权)向日益枯竭的团结工会基金输送梵蒂冈银行资金方面的操作。凭借其在梵蒂冈的关键职位,国务卿成为梵蒂冈经济事务委员会(PECA)的核心成员,该委员会负责做出所有重要决策。

关于资金流动的问题,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如同大多数前任教宗一样,并不熟悉梵蒂冈银行在外国金融机构和控股公司中错综复杂的网络。

 

严格来说,国务卿有权否决任何资金的调动。

 

然而,如果教宗的计划得以推进,团结工会将需要大量额外的资金支持,而不是减少现有的资金援助。

 

此外,国务卿还有另一点需要补充。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与圣父在资金问题上的合作揭示了一个潜在的危险。

 

意大利政府继续对米兰安布罗西亚诺银行(Banco Ambrosiano)的丑闻进行调查,这一事件震惊了国际金融界。无论结果如何,安布罗西亚诺银行及其董事罗伯托·卡尔维(Roberto Calvi)均与团结基金的重要管理者有着密切关联。

 

当然,国务卿坚信,这些事件最终不会损害罗马教廷的声誉,也不会影响教宗为他深爱的波兰所作的努力。没有人会怀疑他对罗马教廷和圣父最高利益的忠诚。

 

正是基于这种精神,国务卿早前对耶稣会的评论也体现了这一点。然而,即使是“罗马性”也难以接受国务卿在谈判桌上向教宗提出的大量政治和金融威胁。

 

对于传信部枢机主教而言,以其一贯的直率和说服力,似乎当前正是推动变革的有利时机。他以令人惊讶的坦率表示,现在是时候讨论一个比东欧政治复杂性或耶稣会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关系更为熟悉的话题。轮到他们讨论教会委托给他们管理的非洲和亚洲传教区的情况了

 

为此,传信部准备了一份报告;该报告的副本装在红色大马士革皮革文件夹中,在会议前已被在场的每个人仔细阅读。

 

这份报告迅速而详细地总结了印度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时所出现的严重偏差。

 

传信部枢机主教的摘要仅涉及耶稣会教义中对神职人员的意义、洗礼、圣体圣事以及教宗在教会中的首要地位和权威的歪曲。

 

随后,他进一步讨论了教会关于永生、天堂与地狱、祈祷的价值、补赎和悔改等基本真理的瓦解;弥撒和得救的意义也变得面目全非。

 

传信部枢机主教在其评论中表现出更为激进的态度,似乎没有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耶稣会要篡改和扭曲这些最珍贵的基督教信仰?据称,耶稣会士自己也在谈论“文化适应”和“本土化”。然而,其结果却是印度天主教徒群体经历了有组织且不断发展的去基督教化过程,而这一群体曾经是约三百万信徒的繁荣天主教社区。

 

传信部枢机主教以同样平静的语气回答了他自己提出的问题。印度的耶稣会士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因为他们及其罗马上级持续遵循耶稣会士皮埃尔·泰雅尔·德·夏尔丹(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注:德日进)神父的教导。

事实上,尽管德日进神父及其著作在1960年被罗马教廷正式谴责,但他近四十年来一直是耶稣会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

正如传信部枢机主教向其尊敬的同事们所指出的那样,根据官方谴责的措辞,德日进的著作“充满含糊不清之处和严重错误,以至于亵渎了天主教教义”。因此,正如传信部枢机主教所言,如果耶稣会继续追随德日进的思想,他们必然与教会福祉相悖,这一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传信部枢机主教不仅赞同1960年对耶稣会士德日进的正式谴责,也支持1981年圣父对整个耶稣会的批评。

 

起初,耶稣会士们似乎有意减少他们的工作,以突出宣传已建立的德日进的思想与当前耶稣会活动之间的联系。以一种看似无意引发争议的语气,询问巴黎塞夫勒中心的哲学和神学学院(Centro Sevres di Parigi)如何计划在6月13日组织一场庆祝德日进诞辰百周年的活动。根据耶稣会提供的信息,这一活动得到了罗马宗座学院的祝贺,并获得国务卿和耶稣会总会长的批准进行的

 

圣部枢机主教的建议是:所有相关人员最好为德日进的灵魂举行弥撒,而不是试图解读他含糊不清且危险的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采取行动

 

教宗的指示则更为直接。教宗确信,国务卿会将圣座对计划中的庆祝活动的反对意见通知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神父

 

圣部枢机主教还有一两个问题需要澄清。这份谴责性的报告是在一年半前,即1979年10月送达梵蒂冈的。他敬重的巴西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枢机主教维森特·舍勒(Vicente Scherer1903 - 1996)在报告中详细描述了该市耶稣会安奇埃塔学院(Collegio Anchieta)的情况。

 

根据舍勒枢机主教的报告,学院使用了马克思主义教材,并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了马克思主义原则。此外,告解圣事和圣体圣事则因被视为过时而受到嘲讽

 

圣部枢机主教好奇地问道,那份报告后来发生了什么?耶稣会学院是否继续沿着原来的道路前行?为什么总会长阿鲁佩神父(Father Arrupe)没有纠正这些严重的错误?圣部枢机主教继续大声表达他的疑问。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耶稣会士卡普里勒神父(Father Caprile)在罗马出版的《天主教文明》(Civiltà Cattolica)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根据卡普里勒神父的观点:问题在于罗马天主教会禁止天主教徒加入共济会,违者将被逐出教会。他在文章中写道:这一禁令实际上已形同虚设,共济会对任何天主教徒都是开放的。这种公然挑战教会权威的行为,显然是对教廷关于道德问题决策的严重破坏

卡普里勒神父怎么可能在总会长的默许下,毫无顾忌地发表如此具有争议性的文章?这两种令人困惑的现象显然是针对国务卿的。众所周知,国务卿与《天主教文明》杂志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众所周知,国务卿截留了舍勒枢机主教那份谴责性的报告,并将其束之高阁

信理部枢机主教认为这是一个解决悬而未决问题的良机。不仅在罗马、拉丁美洲和印度发生了令人不安的事件,而且这些事件几乎总是以耶稣会为中心。摆在枢机主教们面前的红色丝绒手提箱中,有大量文件记录了耶稣会士的活动:他们的教导、讲道和行为不仅偏离了教会的正统教义,甚至公然违背了教廷对关键问题的明确立场

根据这些文件,信理部枢机主教可以列举出十几位欧洲杰出的耶稣会士,超过二十位美国耶稣会士,至少二十五位来自拉丁美洲,以及来自印度、日本、菲律宾、爱尔兰和英国等其他国家的约十二位耶稣会士。所有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坚持所谓的“斗争”必须得到支持。

信理部枢机主教总结道,整个局势已经失控。圣父必须果断采取行动。

宗教监察员再次尝试影响讨论的结果,以支持耶稣会的立场。他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误解。阿鲁佩神父(Father Arrupe)公开承认,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以来,耶稣会已经发生了变化。

他给出了这一变化的理由:教会本身也经历了变革。在大公会议之后,天主教徒逐渐认识到教会是“天主的子民”,而不仅仅是一个等级制度。教宗保禄六世采纳了这种新的教会观,并将其纳入教会的新神学体系。神学家和主教们对这一新观点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耶稣会士,如同主教们一样,只是在倾听并响应“天主的子民”的声音。

他们的敌人们,自然会指控他们为马克思主义者;然而,实际上他们是新教会观念的倡导者。

 

宗教监察员向圣父保证,在教会的一些偏远地区,如波兰,关于教会本质的新天主教思想尚未完全渗透。但这只是时间问题。

教宗陛下、信理部、圣部和主教们都积极参与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并接受了这一新的教会观。既然如此,耶稣会士推进这一理念的行为又怎能受到指责呢?

宗教监察员强调:“只有他们的敌人才会将耶稣会对‘天主的子民’的关注误解为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认可。”

 

再次提及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时,宗教监察员将讨论引向了信理部枢机主教擅长的领域。信理部枢机主教感谢尊敬的兄弟澄清了这一由阿鲁佩神父(Father Arrupe)在耶稣会中推广的关键理念。

然而,问题在于,许多耶稣会士和主教似乎忘记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关于“天主的子民”的教导:即这个“子民”不应受他们本能或马克思
或其他任何人的社会理论所引导和指导,而应遵循罗马教廷及与教宗共融的主教们所确立的教义和道德法则进行指导

耶稣会士显然忽视了这一点,对于如此严重的疏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再次,国务卿介入了信理部枢机主教与宗教监察员之间的争论。他再次提醒在场的所有人,他在关于耶稣会的决策问题提升到了更高层次。

 

是的,国务卿表示同意,必须采取措施来全面解决这一局势。教宗陛下通过其使徒之旅和波兰团结运动实验,旨在全面改善教会的状况。

 

然而,1962年《莫斯科-梵蒂冈协定》的问题依然存在。或许有必要指出,该协定实际上是罗马教廷与莫斯科之间先前协议的延续。

 

具体而言,这些对话可以追溯到1942年,在教宗庇护十二世在位期间。当时,梵蒂冈的蒙蒂尼主教(后来成为教宗保禄六世)直接与约瑟夫·斯大林的代表进行了会谈。这些对话旨在缓和庇护十二世对苏联独裁者及马克思主义的持续谴责。国务卿本人了解这些对话,并且还参与了1944年蒙蒂尼与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帕尔米罗·托利亚蒂之间的两次会晤

 

如果在座的各位尊敬的同事有需要,国务卿愿意提供有关这一问题的详细报告,包括从战略服务办公室(OSS1944年8月28日的JR-1022报告开始的相关文件

显然,国务卿在参加会议前已经仔细核对了所有参考资料,并预料到了可能面临的反对意见。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这些信息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庇护十二世陛下当时是否知晓这些会谈和协议?”

国务卿承认,庇护十二世并不知情。然而,现实往往复杂而艰难,下属有时不得不在上级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以帮助实现共同的目标。

现在,显而易见的是,1942年、1944年和1962年莫斯科与梵蒂冈之间的协议属于罗马教廷的内部事务。同样地,当今教宗陛下与美国政府之间的私人对话和安排也应被视为教廷内部的机密事项。

唯有如此,耶稣会的努力才能真正应对社会和政治现实。他们不应被妖魔化为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被视为教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推动教会发展的宝贵力量。间接地,再一次,在没有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进行个人批评的情况下,国务卿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在许多人眼中,与美国政府打交道并不比与苏联马克思主义者交往好多少。在这种复杂的情境下,各方往往根据自身判断采取最适宜的行动。耶稣会士们不得不面对修会内共产主义已经泛滥的局面。或许他们的应对方法与其他方式一样具有合理性。”

然而,国务卿急忙补充道:“任何不当行为都必须得到纠正。毫无疑问,阿鲁佩神父及其他耶稣会领导人将在下次于罗马召开的全球总会上对内部事务进行彻底整顿。目前,相关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国务卿认为,通过耐心等待,所有问题最终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事实上,他最不需要的就是进一步的分裂和干扰。

实际上,国务卿重申了他的提议,并再次强调了潜在的后果。这种双重策略最终吸引了圣部枢机主教参与讨论。他的主要动机是树立一个负责任同事的形象。毕竟,如果现在对耶稣会进行全面取缔,将会在学校、神学院、传教团、大学和其他机构中引发一系列无法容忍的问题。

(取缔耶稣会)主教们将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挑战。此外,许多忠实地坚守岗位的优秀耶稣会士以及那些作为教宗和教会积极捍卫者的成员也将成为牺牲品。

教宗需要的是一场耶稣会的改革。正如国务卿所言,最好让事情按照宪法程序发展。应召集耶稣会成员举行他们的全球总会(General Congregation)。一旦领导人齐聚罗马,教宗将有合法手段进行干预,并说服他们通过立法推动改革。如有必要,可以考虑解除阿鲁佩神父的总会长。

正如国务卿所说,只要保持耐心,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信理部枢机主教对圣部枢机主教的调解表示不满,并指出:“教宗保禄六世曾两次尝试以与圣部枢机主教和国务卿建议相同的方式改革耶稣会。然而,这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当前的形势需要更有力度的行动”。在这场辩论中,教宗保禄六世的名字多次被援引,以支持耶稣会的立场。

国务卿询问,信理部枢机主教所说的“更为有力的措施”具体指什么?

信理部枢机主教明确提出了他的建议:“分阶段采取行动。首先,接受阿鲁佩神父的‘辞职’。其次,任命一位教廷特派员,负责监督下一届耶稣会全球总会对耶稣会进行实质性改革。”

正如这类会议中常常发生的那样,各方最好的选择是接受部分胜利。信理部枢机主教最初希望彻底解散耶稣会。而国务卿则主张采取不干涉或自由放任的政策。

信理部枢机主教所建议的两阶段行动方案是对这两种立场的最佳折衷。这是双方在当时所能期望的最佳结果。

会议室陷入一片寂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短暂地环视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每位枢机主教都点头示意。国务卿是唯一一位教宗凝视时间最长的人。当教宗最终站起来准备离开会议室时,他只留下一句话:“嗯,我当选教宗可是经过了八轮投票。就是这样!”

 

没有人知道该如何解读这句话。这是讽刺吗?还是在暗示他作为教宗的身份?或者是在警告,他能够在枢机主教团中获得足够的支持,从而在耶稣会问题上绕过国务卿和其他反对者?尽管教宗经历了诸多审议,并深谙罗马教会的复杂性,正如他自己曾说过的那样,他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度,在那里他曾习惯于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这次会议以一种令人不安的不确定性告终,给在场的枢机主教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有一件事是所有人都确信的。很快,耶稣会总会长彼得罗·阿鲁佩将收到关于此次会议的详细情况。他将了解所有讨论的内容。他会明白,这位教宗既不是像保禄六世那样因软弱而妥协,也不是像若望二十三世那样因远见卓识而对下属的阴谋视而不见。他会知道,目前对耶稣会的正面攻击暂时被搁置,这并非出于对阿鲁佩或耶稣会的尊重,而是因为这符合现任国务卿以及某些神职人员和主教的个人利益。

 

无论是否采取正面攻击,阿鲁佩,被称为“黑衣教宗”,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一样现实。教宗在处理耶稣会问题时,无论是从上至下进行改革,还是彻底结束其存在,都只是时间问题。无论如何,阿鲁佩始终坚信,他和他的耶稣会士比教宗更清楚什么对天主的教会最有利。

 

罗马的舞台似乎已经为一场巨头之间的战斗做好了准备。然而,一系列不可预知且决定性的事件震撼了这一舞台,上演了一场充满讽刺与悲剧的复杂剧情。

1981年5月13日,在那次教宗私人会议召开三周后,若望·保禄二世遭到职业杀手穆罕默德·阿里·阿加(Mehmet Ali Agca)用勃朗宁半自动手枪发射的两颗子弹击中。

由于误判,教宗被紧急送往罗马杰梅利医院(Gemelli Hospital),而不是专门为教宗设立的专用医疗机构。他接受了公共血库的血液输注;而原本为教宗准备的私人血液供应虽然保持待命状态,但最终并未使用。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遭受枪击后接连接受了两次重大手术,并因输血感染而患上了严重的肝炎。就在教宗的健康危机达到顶峰之际,华沙的维辛斯基(Wyszynski )枢机主教于1981年5月28日去世。维辛斯基不仅是教宗最亲密的朋友之一,也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支持者和导师。

当教宗遭到枪击时,正在美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卿立即返回梵蒂冈,以国务卿的身份接管了罗马教廷的日常运作。在1981年5月至6月这段充满不确定性和动荡的日子里,医学上无法确定教宗是否能够幸存。此后,经过近六个月的康复,教宗才逐渐恢复了他的全部活动。

 

回想起来,包括国务卿和总会长阿鲁佩在内的一些人认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教会事务的控制已经彻底丧失。他们并未等到教宗完全康复便主动重新掌握了权力。这是对国务卿和阿鲁佩在5月13日枪击事件后行为的最明显解读。

国务卿返回梵蒂冈后的首个公开举动之一,便是公然违背了教宗若望· 保禄二世在会议中表达的意愿:他向非信徒秘书处主任保禄·普帕尔(
Paul Poupard)大主教发出了热烈祝贺的信息,赞扬了德日进神父的作品与思想。这一举动正值巴黎天主教学院庆祝德日进神父百年诞辰之际。

在文告中,国务卿称赞“德日进的研究成果令人惊叹,其思想光辉在其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阿鲁佩几乎立即效仿,表现出明显的、近乎挑衅的对教宗若望·

禄二世意见和命令的忽视。他于5月30日发出了一封信件,在赞扬德日进方面甚至超越了国务卿的立场。

 

在另一个独立事件中,阿鲁佩展现了权力上的傲慢。在若望·保禄二世住院和康复的初期,作为拉丁美洲宗座委员会主席的圣部枢机主教主持了一次会议,讨论中美洲教会面临的状况。

 

显然,此次会议旨在解决尼加拉瓜教会的问题,特别是耶稣会士和其他神父在桑地诺马克思主义政府中的角色;然而,天主教会在整个中美洲地区普遍面临困境。

 

令圣部主教担忧的问题同样困扰着若望·保禄二世:中美洲宗教团体的神父正逐渐转变为社会工作者和政治活动家。这种对传教职责的偏离常常被一些看似无害的表述所掩盖,如“方法多样性”或“文化适应”。然而,事实是,这些国家的宗教人士正在成为左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盟友。

 

阿鲁佩被列为会议的参与者。如果他能够明智地认识到自若望·保禄二世成为教宗以来所面临的复杂局势,他本可以找个生病或不在罗马的借口,派遣一名低级别的耶稣会官员来履行形式上的出席义务。然而,阿鲁佩似乎决心亲自挫败圣部枢机主教的倡议。

 

作为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为他的参与设定了若干条件。他要求提前查看会议议程,并坚持邀请熟悉中美洲六国情况的专家证人。在讨论中,他成功主张会议应包括更多来自宗教团体的神父和修女,因为这些人员占中美洲“使徒”神职人员和工作人员的70%。

 

正如圣部枢机主教所知,阿鲁佩被选为罗马最强大、最负盛名的宗教团体和修会领袖委员会——即主要修会上级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uperiors of Religious Orders and Congregations)的主席。

 

阿鲁佩被亲切地称为“唐-彼得罗”(Don Pedro),被视为一位领导者、启发者、先驱和保护者。

 

此外,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在宗教团体与修会中,仍然燃烧着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最热烈的变革与世俗化之火。阿鲁佩召集的专家和证人一致认为:教会正通过新的“方法多样性”来适应中美洲城市不断变化的文化

在那次会议上,圣部枢机主教遭受了显著的失败和羞辱。“多样性”原则得到了认可。耶稣会士和其他修会神父在尼加拉瓜桑地诺政府中的存在被视作一种必要且暂时的现实。所有实际问题的根本原因被归咎于资本主义和教会(即罗马和教宗)的干涉。

阿鲁佩在这次会议中取得了胜利,但他似乎忘记了或从未了解过一句罗马格言:“枢机主教是软弱的朋友,但却是可怕的敌人。”这句格言提醒人们,与教会高层的关系需要谨慎处理。

1981年7月下半月,当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恢复了足够的体力,医生允许他进行一些活动时,他决定无论如何要解除阿鲁佩的职务,无论采取何种方式。

这一决定使阿鲁佩在梵蒂冈教廷和拉丁美洲教会中积累的敌人们获得了优势。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包括圣部、信理部、传信部、神职部,以及强大的拉丁美洲神职人员,如哥伦比亚麦德林大主教阿尔翁索·洛佩兹·特鲁希略(Alonso López Trujillo)和一些年长、保守且反对阿鲁佩的耶稣会士,都参与了这一决策过程。因此,阿鲁佩必须离开。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欣然接受了这一决定。事实上,当他得知国务卿和阿鲁佩的行为后,教宗的反应是强烈的。作为对这一情况的进一步回应,他决定不通知宗教事务部长关于解除阿鲁佩职务的决定。这相当于一种侮辱:宗教事务部长是直接负责所有宗教团体神职人员行为的枢机主教,特别是对阿鲁佩的监督。此后,若望·保禄二世在其余生中从未就此问题向这位枢机主教提出过任何要求。

然而,国务卿和阿鲁佩是教宗的目标。教宗迅速对国务卿的过失进行了典型的罗马式惩罚。梵蒂冈新闻室和官方报纸《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作为国务卿的个人和专属领域,被教宗命令发表一份官方声明,纠正对德日进的赞扬,并重申1960年的谴责

这一侮辱行为因此公之于众。

在罗马教会的传统中,教宗的行动不仅是对国务卿的公开警告,尽管是间接的,也向阿鲁佩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紧接着,教宗采取了更为直接的行动:命令国务卿执行针对耶稣会的第一个决定——解除阿鲁佩作为耶稣会总会长的职务

在国务卿还未来得及执行这一命令之前,又发生了一件充满讽刺意味的意外事件。

 

阿鲁佩访问了菲律宾。不清楚是由于这次旅行的疲劳、国务卿对他即将被迫退休的私人评论影响,还是其他剧烈的身体努力,抑或是73岁老人常见的自然疾病,8月7日在他从罗马机场下飞机时突发脑出血。大脑中的血栓导致彼得罗·阿鲁佩右侧瘫痪,并丧失了语言能力。

根据耶稣会的章程,在这种情况下,一名总务长将暂时接管总会长的职务。在此事件中,由美国籍的文森特·奥基夫(Vincent O'Keefe)接任。奥基夫是阿鲁佩亲自选定的继任者。他曾因1978年在荷兰报纸采访中提出关于天主教道德的自由主义观点而引起教宗若望·保禄一世的愤怒;现在他正式接管了耶稣会的领导权。

 

在这场正在进行的争斗中,双方都毫不怀疑,如果阿鲁佩无法康复,耶稣会将根据其章程中的条款宣布总会长完全丧失履职能力。

 

阿鲁佩将被迫辞职;罗马将召开一次由耶稣会各级负责人参加的全球总会(General Congregation);奥基夫预计将被选为新的总会长。

 

鉴于几乎可以肯定阿鲁佩不会康复,从一开始预后就不乐观。奥基夫和他的其他总务助理多次尝试修复阿鲁佩傲慢行事所破坏的一些关系。然而,无论他们多么努力,都无法接近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甚至无法接触曾经是阿鲁佩盟友的圣部枢机主教

 

9月5日,阿鲁佩从萨尔瓦多·蒙迪医院出院,并被送回位于耶稣会总部的住所。

 

耶稣会新闻秘书让-克劳德·迪奇(Jean-Claude Dietsch)向媒体表示,阿鲁佩的康复预计需要“几个月”。然而,这显然只是一项公关辞令,类似于当时在罗马和耶稣会内部流传的对“唐-佩德罗”的一系列溢美之词和表面文章。耶稣会的高层们似乎在拖延时间。

 

到9月底,情况已经明朗:尽管阿鲁佩不会立即去世,但他将无法完全康复,也无法再继续领导耶稣会。

 

在这一背景下,两位巨头——“白衣教宗”与“黑衣教宗”的对峙愈发明显。若望·保禄二世在距离罗马三十公里的卡斯特尔·甘道夫教宗别墅中恢复健康,他因阿贾的枪击而虚弱不堪;随后又经历了多次手术和严重肝炎,使他的身体更加衰弱。他每天都收到关于他心爱的波兰希望之子“团结工会”命运日益严峻的报告,同时失去了来自维辛斯基枢机主教的建议和精神支持。

 

而彼得罗·阿鲁佩则躺在罗马耶稣会总部的床上,因中风而瘫痪,他显然知道周围发生一切,却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阿鲁佩的特别顾问委员会对此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正忙于寻找获得教宗许可召集一次大会以选举新总会长的最佳方式。他们并不知道教宗望·保禄二世的决定,这体现了教宗保密工作的成功。

 

因为在梵蒂冈风起云涌的大厅里,秘密总是在那些活着的人耳边飞舞,而真正的秘密却是稀有之物。然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怒不可遏;他不希望任何人拆解他的计划。

 

当他到来时,这两位巨头之间的最后一次重大对峙显得既尖锐又引人入胜。在这种情况下,从罗马教会的角度来看,国务卿所遭受的惩罚或许是最大的,因为在若望·保禄二世最脆弱时刻,他愚蠢而直接地违背了圣座的意图,与阿鲁佩勾结共同参与了对他的叛逆。因此,若望·保禄二世决定通过国务卿向阿鲁佩和耶稣会投下重磅炸弹。

 

10 月 5 日清晨,国务卿的小身影穿过梵蒂冈的铜门。他穿过几百米长的圣伯多禄广场,来到圣斯皮里托5号,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躺着阿鲁佩的耶稣会总部门前。

他带着教宗的信件前来拜访总会长,获得了进入的许可后,他走上楼梯,来到阿鲁佩的房间,靠近他的床边。站在这位瘫痪的老者身旁,他朗读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信件内容:“我本想与您一起筹备总会......”然而,5月13日刺客的子弹和8月7日阿鲁佩的中风彻底破坏了这一计划。

 

因此,我决定任命一位个人代表……”实际上,这封信意味着彼得罗·阿鲁佩将永远离开耶稣会总部,并解除奥基夫作为副总长职务以及未来被选为新总会长的一切希望。

 

若望·保禄二世的权力控制并未结束。教宗的私人代表和耶稣会临时负责人是枢机主教耶稣会士保禄·德扎(Paolo Cardinal Dezza , S. J.1901-1999)。他已近80岁,几乎失明,是一位在高级学术领域享有盛誉的权威,曾是经验丰富的罗马教会大师,记忆中保存着无数的事实与数据。德扎早在40年前便已在庇护十二世的教宗任期内崭露头角。他曾担任教宗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一世的告解神师

 

一位耶稣会士讽刺地评论道:“教宗正在展示他的神圣力量,对德扎说:‘拉撒路,出来吧!’”

 

尽管德扎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但他拥有比许多年轻人更为精湛的技能和更为坚定的决心。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任命了50岁的撒丁岛人朱塞佩·皮塔乌(Giuseppe Pittau)作为保禄·德扎的助手。

 

 

皮塔乌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并曾被阿鲁佩任命为日本东京索非亚大学的校长。事实上,若望·保禄二世在前一年2月访问日本时已经认识了皮塔乌

阿鲁佩和奥基夫的被解除职务,以及“教宗在耶稣会的个人代表”的任命,加上对若望·保禄二世下一步行动的不确定性,引发了美国耶稣会省的恐慌。这些会省区一直遵循阿鲁佩所引领的道路。甚至在德扎正式就任之前,他们就已经向他发出了强烈的质询信。问题包括:耶稣会的章程状态如何?是全部还是部分暂停?当前的法律地位是什么?教宗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是否合法?您是否有权解散会省或替换省会长?您能否开除耶稣会士?全球总会是否已被无限期推迟?我们何时能选举新的总会长

 

10月26日,保禄·德扎发出了一份详细的电传回复。他向美国耶稣会保证,关于《章程》的问题无需担忧。然而,全球总会的召开被推迟了,“以便进行更充分的准备”。

 

10月30日,德扎正式接管了耶稣会的管理;他主持了一场共祭弥撒,并在耶稣会教堂发表了讲道。在讲坛上,他给出了另一个更为令人不安的理由,解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推迟全体大会的原因:“圣父认为应等待新的《教会法典》颁布”。这一解释立即引发了更大的忧虑。

 

在新的《教会法典》中,耶稣会是否将失去其特权?‘或许会被置于地方主教的管辖之下?或许新法律将禁止耶稣会士继续他们的活动?’这引发了恐慌。然而,德扎却保持冷静。

 

附注

实际上,新《教会法典》于1983年1月25日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颁布。耶稣会的《章程》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耶稣会管理事务的干预,对国务卿和宗教监察员而言如同毒药与苦艾,但对于阿鲁佩及其同僚来说,这是一种侮辱和道德上的摧残,完全出乎意料且令人震惊。一位耶稣会律师评论道:“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完全不合逻辑的攻击。”

 

1981年,在耶稣会的26,622名成员中,大多数人期待教宗采取某种措施来纠正他们之间存在的混乱。 然而,对于全球的“前瞻性思考者”和耶稣会建制派而言,绝不可能想象大多数人会欢迎教宗的干预。事实上,新的《教会法典》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3年1月25日颁布的。

 

附注

一些关注当前局势的观察者认为,位于管理层以下的大多数耶稣会士(如教区神父、普通教师等)将支持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行动。

一位住在罗马的耶稣会士评论道:“世界上大概只有8%的耶稣会士能把手放在心上说:‘谢谢你,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这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敢于直接干预耶稣会的运作。现在,在干预期间,他有责任坚持下去,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不幸的是,现实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耶稣会的领导层和“重量级”知识分子们表现得像一个排外且自主的俱乐部成员,他们宝贵的自由突然被一只粗鲁且看似非法的手夺走。这种反应充分反映了耶稣会内部服从精神的恶化。

 

毕竟,教宗并非不朽的”,这是那时候人们常说的一句安慰的话。

在像耶稣会这样的组织中,建制派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在公开场合占据主导地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五千多封抗议信如潮水般涌向耶稣会,皆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行动表示谴责。

在西德,又十八位耶稣会士,包括当时著名的神学家卡尔·拉内(Karl Rahner),致函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声明他们无法识别“上主之手在这一行政措施中的存在”。他们对阿鲁佩神父的不信任感到“震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态度“反映了我们的经验,这告诉我们,即使是教会最高权威也无法避免错误”。

随后出现了通过不服从进行报复的威胁。“教宗仅在教廷批准的《章程》范围内高于耶稣会。因此,教宗陛下的干涉使我们对耶稣基督和教会的基本忠诚受到质疑。”

换句话说,如果教宗陛下违反了《章程》,我们将感到有理由不服从教宗陛下的指令。

显然,正如另一位罗马耶稣会士所指出的,阿鲁佩神父并未受到任何审讯或指控。“最近针对耶稣会的行动涉及(枢机主教)巴乔Baggio和(枢机主教)洛佩兹·特鲁希略López Trujillo 向跨国公司及其在天主教主业会(Opus Dei)的盟友屈服的问题。”

事实上,耶稣会士们在大量的纸张上倾泻了无数墨水。检查员、神学教授和活动家们纷纷撰文,表达了他们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通过德扎—皮塔乌团队进行干预的“愤怒”,以及他们如何“努力克服这种愤怒”。

在耶稣会的出版物中,无论是社论还是信件,都充满了对教宗、梵蒂冈、“制度化”教会的批评,甚至扩展到对美国政府和经济体系以及大多数自由世界的攻击。

这一事件标志着教宗否定了对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自由解读。正如西方俗语所说,“
博爱(注:自由主义)成为了一只鞋里的石子”。这被视为一种企图改变耶稣会方向的努力。

 

主要修会上级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uperiors of Religious Orders and Congregations)——即阿鲁佩曾担任无可争议主席的机构,在被多明我会总会长文森特·德·库埃松戈尔 (Vincent De Couesnongle) 接替后,耶稣会的言论、耶稣会士的评论此起彼伏,计划向梵蒂冈提出强烈的抗议。


如果教宗能够解除阿鲁佩的职务,他同样可以解除任何其他修会负责人的职务。

保禄·德扎朱塞佩·皮塔乌向耶稣会发送了一份文件,提出了他们所谓的“更新”的一些初步且相对模糊的指导方针时,反对的声音再次震耳欲聋。

 

芝加哥和马里兰州耶稣会省的上级们用极其激烈的言辞表达了他们的愤怒。

芝加哥省的一位著名耶稣会省会长,这位早已因强烈反对教宗和“制度化”教会而闻名的人,对恢复严格的年轻耶稣会士宗教培训这一想法嗤之以鼻:“我们不能回到修道院的生活。”

与此同时,耶稣会对老德扎神父最温和的评价是,他已经过时了。他那些震惊的同事们给他起的最温和的绰号是“哥萨克”。

与此同时,一些经验丰富的耶稣会士,尤其是那些经受过更多风浪的人,深知如何在这种最痛苦的情况下找到某种安慰。

他认为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虽然出于截然相反的原因,但都会在不实质性改变现状的情况下缓解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之间的“困难”。

 

乍一看,从教宗的角度来看,选择德扎似乎是最佳的。他的年龄、与庇护十二世的关系、作为严格遵守宗教规条的背景、对圣座的忠诚、以及担任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一世的告解司铎的角色,这一切都预示着他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皮塔乌是保禄·德扎所选的人,并且据说是若望·保罗二世在日本访问期间结识的朋友。然而,若望·保禄二世并没有意识到,他选择了两位无论多么愿意,都无法按照他的期望来处理耶稣会事务的人。

 

在其暮年,德扎是一位忠诚至极的耶稣会士,堪称罗马精神的化身。事实上,他仿佛通过每一个毛孔都吸收了这种精神。对他而言,像罗马教廷这样的机构,其主要目标是在以“政治”现实为主导的环境中,遵循赋予罗马教廷稳定外貌的“仪式”和“形式”。

 

正确的措辞、必要的意图声明以及对信仰和道德公式的正式重复,这些都是实现和解与和平的关键要素。相反,任何明显的协议、反叛、不服从或独立的迹象,在他看来都是无用且愚蠢的。

 

耶稣会的忠诚与罗马教廷的控制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组合。在保禄·德扎的分析中,整个耶稣会并不存在任何问题,根本不可能有问题。

 

保禄·德扎甚至无法想象需要对耶稣会上级和知识分子的道德及神学视角进行改革。

 

如果耶稣会士与教宗之间出现“困难”,那是因为某些人违反了公认的形式,犯了“政治”上的错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罗马眼中,权威即权力,任何真正的权威都应如此。简而言之,有些人未能理解耶稣会与教宗及外部世界关系中的最高“政治”价值。

 

因此,对于保禄·德扎以及绝大多数杰出的耶稣会上级而言,他们的团体在信仰教义、对教宗的服从誓言和教会道德教学方面并不存在真正的问题或困难。

 

保禄·德扎的真实任务是确保耶稣会表现出一种团结一致的形象,以获得外界的认可,从而重新赢得其威望,并能继续前行,而不必再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造成的“困难”感到不安。

 

通过遵循罗马教廷的形式和习俗,耶稣会士变得可以被接受。保禄·德扎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也就是说,在圣座面前,他们因为遵守规则而“表现出色”;在公众面前,因为他们享有梵蒂冈的显赫地位;在世界各地的耶稣会士中,因为在罗马的高级会士在梵蒂冈担任重要职务。

 

这种全方位的良好形象正是保禄·德扎的目标和理想。总之,德扎的解决方案是重建关系,而不是解决耶稣会内部的问题。

 

“罗马性”擅长营造良好的形象。

 

朱塞佩·皮塔乌则来自与德扎不同的背景。他并非意大利人,而是撒丁岛人。他在日本担任视察员,在那里,接替了彼得罗·阿鲁佩的职务,并在阿鲁佩的指导和启发下工作了十五年。

 

正是“梵二精神”使他们走向了极端。至于那些更传统的耶稣会士,他们反对耶稣会的发展方式,只是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分享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的神学。

 

另一方面,阿鲁佩、德扎和皮塔乌,以及耶稣会的所有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共同步调一致地推进后大公会议的新神学。

 

因此,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所面临的任务是要小心翼翼地恢复耶稣会的美丽形象。教宗要向所有耶稣会士展示德萨和皮陶的指示,强调罗马的传统教义。耶稣会的会长们要举行会议、学习小组、省级大会、内部讨论等,以显示他们对教宗号召的热切关注。

 

罗马的上级应从每位地方省会长那里收到关于各项事务进展的详尽报告。

 

对于那些威胁到耶稣会可见团结的最严格传统主义者的异议,必须加以抑制、孤立,并使其远离公众视线。

 

如果其他措施都失败了,因为维持表面的统一对保禄·德扎和朱塞佩·皮塔乌的“改革”至关重要,那么那些一贯持不同意见者将不得不被悄然地从耶稣会中分离出去。连续性是保禄·德扎所追求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保禄·德扎确实强调了与彼得罗·阿鲁佩及其领导之间的“连续性”。他在执行教宗赋予的使命时,依赖于阿鲁佩任命的那些处于权威位置的人的帮助,尽管在这些人的领导下,耶稣会的情况每况愈下。

 

对于国务卿和其他理解保禄·德扎浪漫情怀和思维方式的人感到惊讶的是,教宗特使并未对那些负责耶稣会政治和神学问题的管理者采取任何行动。这些问题曾激怒了三位教宗,并导致若望·保禄二世直接干预耶稣会的管理。

保禄·德扎朱塞佩·皮塔乌的领导下,如同在阿鲁佩时期一样,并没有要求耶稣会士必须遵守教会关于教宗无误性、堕胎、同性恋、离婚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教义。

然而,他们比阿鲁佩更加强调,要求那些在修会中持有极端的天主教教义异议者暂时保持沉默,直到耶稣会能够再次选举自己的总会长,从而结束教宗直接干预这一不幸事件。在此期间,
保禄·德扎开始了一项非常谨慎但细致的搜索,以寻找合适的下一任总会长候选人:

 

某位因自身成就而备受认可,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凭借品德值得信赖,对“罗马性”、教宗和枢机主教具有深刻理解的人。

某位在宗教上无可挑剔的人;某位具备领导能力,性格与耶稣会精神相符,能够在这位波兰教宗的艰难岁月中有效引领该修会。


上一篇:II. 试 验 田
下一篇:IV. 教宗的屈辱 ——尼加拉瓜人民可以接受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