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一旦教会的教导办公室发表了意见,就没有意见分歧的空间,教会内部的分歧可能会被认为是合法的公众舆论。人们试图通过区分特别教导权和普通教导权来解决这个问题,后者被认为永远不会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神职人员和教友都对此持质疑态度。即使少数人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持非正统的立场,但一旦官方宣布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就应该放弃这种立场,因为从那时起,这种观点就不再是任何人都可以持有的自由观点了。但事实上,正如我们所注意到的,各国主教会议继续把已经作出决定的问题作为悬而未决问题,如废除独身主义、教派交流共融等。在 1981 年举行的瑞士教区间论坛上35,经主教们同意,在整个梵二后时期一直存在争议的、罗马教廷已经作出决定的所有问题再次被列入议程。教宗驻瑞士的大使根本没有参与会议,这一事实再次表明瑞士教会在分裂前就宣称具有独立性。
主教们声称自己在于罗马教廷的关系中享有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是虚幻的,因为主教们末能权衡和筛选别人强加给他们的非正统提议,从而削弱和损害了自己的权威。他们作为主教个体的权威受到了影响;我已经提到过我收到的一位瑞士主教的来信,他被要求纠正某项教义的滥用,他在回信中说:“作为一名主教,我是绝对无能为力的”。他接着说,“当今教会中的事情已经安排的如此之好,以至于主教的呼吁不仅会受到嘲笑,也会被忽视36”。
他们作为主教团的权威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一群人如果个人觉得自己没有权威和责任,最终就会觉得他们也没有集体的权威和责任。这种倾向已经表现在主教们将问题提交给专家委员会的做法上,而这些专家委员会往往根本不是专家,然后主教们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专家意见的束缚,就像在夏洛事件中发生的那样37。
备注:
35. 论坛的举办是为了取代瑞士主教提议召开、但罗马教廷不允许召开的全国主教会议。
36. 主教们过去也曾被忽视和攻击过,但那是教会外的人,而不是教会内的人。
37. 见第 133 段。